第418章 治癒的希望
聽到孫桂枝的訴說之後。
齊樂逸還沒有開口,旁邊的武月、蔣瑩瑩和譚家成,臉上已經寫滿了驚訝。
這種病,實在是太奇怪了。
她們跟在齊樂逸身邊的時間已經不算短,見過的患者也不少。
可卻從未見到過,如孫桂枝一樣的病症。
而在奇怪的同時,武月三人同樣覺得慶幸。
她們心中非常清楚,想要成爲一名醫術水平很好的中醫,光有理論知識是不夠的。
就算把課本翻來覆去的看個幾十遍,也沒有用。
最重要的階段,在於上手診治。
只需要一次,就能明白,自己欠缺的到底是什麼,之後該怎麼做。
正所謂,說一千道一萬,不如上手試一試。
與此同時,跟在一名醫術精湛的老師身邊學習,就更能加快‘升級’速度。
更別提這位老師的患者還很多。
要換做那種門可羅雀的中醫院,哪怕抱有再多的熱情。
基本不出一年,就會與手機相伴,不是在玩手機,就是在玩手機的路上。
畢竟除了手機,根本沒有多少患者。
比如說永源鎮衛生院中醫館。
在齊樂逸第一次去的時候,安靜的可以當做自習室。
也正是因爲如此,武月三人深知,這種學習機會是很難得的。
所以她們的心態,也從剛開始的怨氣滿滿,到現在萬分珍惜。
而說完的孫桂枝,臉上沒有半點意外的表情。
因爲她在這幾名醫生的臉上,看到了和之前那些醫生一模一樣的表情。
本來她就沒有存多少希望,這次來,也只是抱着試一試的打算。
既然如此,也就談不上失望。
齊樂逸則仔細看了看孫桂枝的臉色,發現她面色虛浮晦滯。
精神狀態不佳,算得上是萎靡不振。
齊樂逸主動開口詢問:“你平時胃口怎麼樣?”
孫桂枝不明白這和自己病有什麼關係,但既然人家醫生問了,肯定要如實回答。
“還算可以,喫的不多,也不少,不會有太大的波動。”
齊樂逸道:“大便情況呢?”
孫桂枝道:“正常的,沒有便祕、拉肚子的情況。”
齊樂逸道:“你這病,持續多長時間了?”
孫桂枝道:“差不多快六年了。”
齊樂逸道:“那倒是很長了,咳嗽的時候,有沒有痰?”
孫桂枝道:“沒有,就是乾咳,對了齊醫生,這段時間,咳嗽比之前有些嚴重。”
這種變化,她是能感覺得出來的。
期間,她也不是沒有去各大醫院檢查治療過。
中醫、西醫都有,但一直不見好轉,要不然,也不會拖到現在。
說到這的孫桂枝,也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來,“齊醫生,到了冬天的時候,我特別的怕冷。”
“不是和正常人一樣的冷,就這麼跟你說吧,冬天的時候。”
“別人也許就穿兩件衣服就夠了,但我不行。”
她打了個比方,相信醫生應該能理解。
齊樂逸點點頭,“伱把舌頭伸出來我看看。”
孫桂枝沒有意外,中醫流程本就如此,她也看過不少,所以門清。
於是張開嘴巴,將舌頭伸了出來。
齊樂逸仔細一看,舌質胖潤,苔薄白。
“可以了,手拿出來。”
孫桂枝將衣袖往上提了提,露出手腕,放在脈枕上。
齊樂逸三根手指搭上去,這種病症實屬罕見,他也沒有遇到過。
所以極爲仔細。
孫桂枝不由的將心提了起來。
齊樂逸一邊診脈,一邊思索患者的話語。
治療這種病,不但要看患者本身,同時也要注重氣候,也就是所謂的天時。
夏至屬於是天氣最炎熱的時候,但這只是天空中炎熱。
而底下,則是陰氣始生。
所以又有,夏至—陰生的說法。
‘夏日陽氣潛內,腹中冷,物入胃,難消化’。
這說明雖然外面炎熱,但人體內部是不會因此而升溫。
相反的是因爲陽氣不足,從而導致腹中冷。
概括起來,就是‘陽外而陰內’。
跟人們常說的外剛內柔或是外柔內剛差不多。
齊樂逸在想,眼前的這位患者,有沒有可能是陽虛導致的咳嗽。
所以她咳嗽的毛病,往往在夏季發作,別的季節停止。
同時再考慮咳嗽的時間段,爲晚上。
《黃帝內經》有云‘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
平旦,是指太陽升起在地平線的時候,也就是早晨。
日中,就是中午。
其實總結起來,就是古人把氣溫分爲四個階段,和易經的‘少陽’‘太陽’‘少陰’‘太陰’一樣。
而患者的咳嗽發作在夜晚,是陰氣最重的時候。
到了天明的時候,太陰轉爲少陽,溫度漸漸升高,所以咳嗽至天明,便會停止。
想到這裏,齊樂逸心中基本已經有了結論。
再看的患者脈象,也符合自己的結論。
齊樂逸收回手。
孫桂枝見狀,立刻出聲問道:“齊醫生,怎麼樣?”
齊樂逸便道:“你這個毛病,是腎陽虛弱,寒邪伏肺。”
孫桂枝一臉懵,旁邊的孫秀芝也是一樣。
她們根本聽不懂,其實也不只是她們,不學中醫的,都不明白。
當然,兩人關心的也不是這個,而是這個病,到底能不能治療。
至於旁邊的武月三人,則是明白的,同時也很疑惑。
夏天天氣這麼熱,陽虛的人得到陽氣的補充,不是不應該發病嗎。
這就好像肚子餓的人,吃了飯,就該不餓了。
所以她們想不通,哪怕現在已經到了下班時間。
她們也不願意下班,只是想讓老師拖堂,好好的講一講。
齊樂逸自然願意,能多教幾個聰明好學的學生,以後也能爲中醫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於是齊樂逸也就不急着下班,而是給仔細的講了講。
其中有些地方,用比較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孫桂枝姐妹倆大概能明白。
特別是爲什麼會在夏天發飆,晚上咳嗽的原理也都說了一遍。
哪怕孫桂枝和孫秀芝聽在耳朵裏,猶如天方夜譚,覺得不可思議。
但仔細想想,還是有道理的,起碼在邏輯上,是說得通的。
至此,孫桂枝心中燃起幾分希望,眼前這位小醫生,還是有幾分水平的。
起碼說起病症,頭頭是道。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