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在路上

作者:麻吉燎兒
第62章在路上

  燕長青和陳明亮商量是下午就到縣裏,反正這一趟以打探消息爲主,順便看看電子錶或者別的生意,只打算少帶點錢,只當先跑一趟去見識一番。

  本來姑姑兩口子讓燕長青不用再回大燕莊,讓燕二河回家交待一聲,不過燕長青執意要跑一趟。

  雖說自己賺到錢,平時辦事的時候家裏人也任自己折騰,但他們肯定擔心。

  一家子人都是安分守己的人,現在出了自己這麼個‘妖孽’,日子是過好了,可他們心裏肯定不那麼踏實。

  回去和他們慢慢說一下要出行的事兒,說清楚點更好。

  擔心是避免不了的,不過自己說,總比傳個話就跑幾百裏外好一點,少擔心一點也是好的。

  不就是跑一趟嘛,二十里路,小意思。

  於是午飯前,燕二河吭哧吭哧像犁地的牛,騎着自行車帶着侄子回了村。

  ……

  燕長青都顧不上去看發電機房的進度,先和爸媽爺爺說了要去江城的事兒。

  擔心是肯定的,不太想讓去,還好燕長青說的清楚:“要是能賺錢,跑幾天就能把買發電機的錢還上,然後就安心在家弄電的事兒。”

  家裏都想讓二叔跟着去,畢竟在他們眼裏,姑父和叔叔的親疏關係可不一樣。

  燕長青倒是無所謂,但是燕二河自己不願意去:“我姐夫他倆都是聰明人,遇到事不商量都知道咋辦,我去了幫不上忙,真遇到事兒說不定還拖累他們。再說去一趟路費可不便宜,我去啥也幹不了,白花那路費幹啥?”

  燕長青苦口婆心安慰家裏人:“沒事的,我姑父是個見機行事的人,你們別老覺得他不靠譜,想想他都捨得給我姑花錢買花廠指標,他能會不照顧我好嗎?再說我也不需要人照顧……”

  一直說到喫飯還在說。

  喫過飯就準備出發,背上一個小包裹,帶上二胡和戶口本,兜兜裏還裝了一把小鋼豆。

  帶二胡是準備趁有空把路費掙出來,小鋼豆是在油田學維修時候撿的廢棄鋼珠,數量不算少,所以不心疼在姑父家浪費的兩顆——都怪用力太大砸進了門框裏面,摳不出來了。

  本來燕長青是打算自己騎車回去的,自行車是姑姑家的,正好不用家裏人多跑一趟。

  但是燕大海不同意,堅持要送。

  燕長青想反對,想了想還是坐車吧!

  出了門老媽跟着往外邊送,依依不捨的。

  不過走沒幾步,就看到二娃站他家門外難過。

  燕長青一看就明白:“二娃,咋又捱打了?”

  二娃很堅強地一抹臉:“沒捱打,他們做飯慢……我等着着急,站外邊看看……看燈籠。”

  說着話擡頭張望,發現站門口也看不見村裏那唯一的燈籠,於是只能四十五度角的擡頭望天。

  不用猜都知道,上午大家都去鎮上,燕長青和二叔有自行車回來的早,別人都沒這麼快。

  這孩子多半是剛回來,餓了又開始鬧人,然後不出意料捱了打。

  二娃那一臉帶着點憂傷的堅強不屈,讓燕大海夫婦都忍不住笑了起來,頓時送別的氣氛都輕鬆起來。

  感謝二娃。

  ……

  到了鎮上陳有亮都準備好了。

  不過姑姑還要嘮叨一會兒,還檢查燕長青帶了什麼。

  陳有亮看見燕長青連戶口本都帶着,深表讚歎:“還是長青想的周到,有戶口本你說不定還能省個票錢。”

  坐車可不看年齡,是看身高的,燕長青現在坐車全看售票員心情好壞,正常他要買半價票,不過從鎮上去縣城的車他坐的次數多,混了個臉熟,遇到熟悉的售票員多數時候不用買票。

  燕長青帶戶口本是另有原因,不大方便給姑父說。

  主要吧,姑父這人雖然長相還行,但是氣質不大好,臉上還受過傷,有疤痕。

  帶戶口本是防止萬一到了大城市,遇到熱心人或者負責的治安員們,可以證明自己不是被拐賣的。

  這絕對不是多此一舉,因爲燕長青擔心的,是他上輩子曾聽姑父親口說的,當時他帶的是還是自己親兒子。

  所以面對姑父的誇獎,燕長青只能微笑。

  在姑姑的依依不捨,老爸的擔心,還有黑皮蛋表弟帶着仇恨妒忌眼紅委屈的複雜目光中,燕長青和陳有亮倆人坐上了去鎮上的車。

  ……

  到了縣城一下車就開始打聽去江城的車。

  結果當時就傻了眼,沒車。

  不是現在沒車,是壓根沒有從縣城直達江城的車。

  想去可以,先到青林市,再從那裏去坐車——青林市屬於玉西省,纔可能會有去省會的車。

  而且去青林市的車因爲跨省了,車少,只有上午下午各一趟,現在下午的車已經發走,沒車了。

  實際上這還是因爲去年,青林由縣改成了地級市,桐樹縣這邊才加開了一班車,不然只有上午纔有車。

  也別以爲有兩班車就一定發,只是名義上的,坐車人太少也會變成一班車,甚至不發車。

  陳有亮也沒招兒:“要不咱們去國道上看看,能不能攔到過路車,就算貨車也行,今天咱們最好能到青林,不然趕不上明天青林去江城的車。”

  他的擔心是有道理的,這年頭跑得遠一點的客車一般都是早上發車,青林市名字叫市,但實際上還是縣,還是在本省地圖邊緣地帶,去省城的車就算有,很大可能也是隻有一班車。

  如果他們明天才坐上去青林市的車,按現在的龜速客車情況,根本趕不上當天去江城的車。

  只不過燕長青看看姑父那獨特的氣質,暗自搖頭:“估計不大行,現在路上貨車怎麼敢拉不認識的人,除非有熟人介紹。”

  陳有亮本來只是隨口說說,他也沒覺得過路的車好攔,想了想帶着燕長青朝外走:“那去我弟家,看看他認識不認識什麼人。”

  陳有亮的弟弟叫陳有明,本來接他老爸的工作是在鎮上棉花廠上班,不過這人有文化會辦事,上班沒多久就調來了縣城棉花廠,而且還混成了坐辦公室的。

  聽說大哥要出去辦事,他問了兩句,見大哥不耐煩,也沒多說,跑廠裏打了幾個電話。

  還好最後一個電話打完臉上露出了笑容:“行了,有一輛青林來送貨的大卡車,回去帶的東西不多,後面能擠倆人問題不大。”

  ……

  真的是擠兩個人。

  車上拉的是編織袋和醫藥以及食品,還有幾袋子不知道什麼的東西,也不知道怎麼零零散散湊了這一車貨物。

  因爲拉的貨物有些零散,所以後面裝貨時特意留了一個位置,是預備給押車的人坐的。

  如今的大貨車上路,除了司機還有押車的,通常兩到三個人,基本不大可能只有一個司機開上車就跑的情況。

  頭鐵的情況肯定也有,但是社會教育人,通常比較深刻,一去不回的車和人,在這年頭並不稀奇。

  多了兩個人,車上的位置就變得擁擠起來。

  大卡車是燕長青拉發電機的那種,五噸車,駕駛室就駕駛位和副駕駛位,不像以後的大卡車,駕駛室裏面有位置還能睡覺。

  燕長青和一個押車人擠在副駕駛位上,陳有亮和另一個押車人擠在後面。

  這點可以理解,因爲就算通過人介紹坐車的,畢竟不認識,拉貨的人還是外地來的,不可能放心讓他們倆人都坐後邊。

  假裝坐車,實際上是來往下扔貨物的,這年頭不算少見。

  條件有點艱苦,不過可以克服。

  能找到車已經很幸運,反正坐什麼車都要給人家車費。

  燕長青只是擠一點,陳有亮就比較辛苦。

  押車是要看着防止人扒車的,不會讓人躲裏面,都是在車斗最後邊坐着。

  最後邊也是最顛的地方,加上車跑起來風呼呼的,滋味可想而知。

  雖然才七十多公里的的車程,但這會兒時間有點晚,車比較趕時間,所以顛簸是難免的。

  好處也是司機比較趕時間,一路上都不停。

  其實停不停的也不重要,有一段路實在太差,車後面有貨也有人,根本不敢開快。

  大車走着,像是七尺壯漢在羞答答地扭秧歌,配上鑼鼓都能去十五的集市上表演。

  燕長青一路都聽着司機和押車的聊天,那倆人也和他聊過幾句,不過他只說是和姑父是探親的,也沒多說。

  天黑的有點早,然後司機明顯有些擔心,直到又走了一會兒,燕長青明顯感覺駕駛室那倆人都放鬆了許多。

  司機的話解開了他的疑惑:“進青林地界了,這邊路比較熟,不用那麼快了。”

  實際上壓根沒減速,反正加速減速的,速度都差不多。

  感謝“流月1988”打賞,多謝各位大佬支持!!

  。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