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卷一 嘚瑟的李世民

作者:赴醉人
第64章卷一嘚瑟的李世民

  對於李世民而言,他提及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是那麼簡單。

  一個皇帝,一言一行,都恐有深意。

  見文武百官都對這手套倍加推崇,李世民終於露出了笑意,問道:“不知諸卿可知這手套來自何處?”

  這話一出,滿朝文武都懂了。

  在場的,有幾個不知道這東西是誰弄出來的?

  長明商鋪!

  長,長樂!

  明,高明!

  這名字都貼臉上了,誰人不知道?

  說起這事兒來,房玄齡也好,魏徵也罷,誰沒有唏噓一聲,廉頗老矣?

  他們怎麼也沒想到,李承乾居然是用這種方式破的局!

  當時他們還想讓崔家人來稱稱李承乾的斤兩,結果,斤兩沒稱出來,崔家自己倒是搭進去了。

  如今,在長安勳貴圈子裏,涇陽崔浩都成了一個笑話。

  此時,大殿上,崔氏的官員一個個尷尬不已,這事兒鬧得……

  “陛下。”房玄齡說道,“此物乃西城長明商鋪所售,聽說是從涇陽而來。”

  對於李承乾在涇陽的事情,其實大家都知道,但這種事兒沒法明說,畢竟明面上李世民已經下發了聖旨,李承乾是替天子巡狩天下,體察民情去了。

  聽到房玄齡回答,李二很是滿意地笑了笑。

  不管怎麼說,兒子有本事,當爹的嘚瑟一下,這不過分吧?

  “此物既能造福百姓,又能利於軍中,當賞。”李世民極爲滿意地說着。

  他這幾句話,把滿朝文武都聽愣了。

  不是,你認真的?

  李二當然是認真的,李承乾不能賞,那是沒辦法的事,但是長明商鋪可以賞啊!

  對於涇陽發生的一切事情,真當他李二不知道,不,他知道的清清楚楚,甚至,他都讓百騎司把楊林三家人的老底都刨了出來。

  賞不了李承乾,那就給他加點砝碼,至少讓楊林幾人知道李承乾的分量。

  商人重利而忘義,至少他是這麼認爲的。

  只要一想到自己那雙繡了金邊的手套,李二就覺得這兒子還行。

  不在長安就不在長安吧,反正那小子的表現,到現在爲止,他還是滿意的。

  之前他還擔心李承乾在涇陽吃了崔家人的虧,到時候連帶着皇室的面子都給丟盡了,結果證明他想多了。

  人家不過略施小計,崔家就吃了一個悶虧!自己順帶還發了一筆!

  要知道,剛收到這消息的時候,李二那叫一個高興,當晚還特意把李承乾釀出來的酒給整了一杯,雖然辣嗓子,但他愣是故作豪邁的給嚥了下去!

  能讓這些士族喫癟,李二想想就高興!

  哼,連我兒子都鬥不過,你們憑什麼跟我逼逼?

  至於說危險?

  他還真不在意,他難道不是一刀一槍殺出來的?

  “就賞長明商鋪一塊匾額,上書利國利民。”李世民說道,“望他們不負厚望,切莫行見利忘義之事,多行利國利民之舉,如此一來,當是商人之楷模!”

  羣臣傻眼了,這他媽的老子給兒子站臺啊!

  有這塊牌子掛着,誰還敢不開眼的去招惹長明商鋪?

  但你要說反對吧,他媽的找不到理由啊……

  就連魏大噴子都啞火了。

  不說別的,人家賣的東西真要擡愛一些,也不是當不起這四個字,而且,每年爲朝廷貢獻的稅銀那也是實打實的。

  賞賜一塊牌匾,還真不算逾越。

  這他媽沒得噴啊!

  關鍵是,在朝的誰家不是長明商鋪的大客戶?

  要論起享受,還不是他們這些人享受了,你總不能幹端起碗喫飯,放下碗罵孃的事吧?

  這多少有點兒不要臉了……

  當然,不要臉的人也不是沒有,比如我們的崔大人,聽到這話稍微愣了下神就站了出來,躬身道:“陛下不可,商人重利而忘義,如此厚賞,過了。”

  真要說起來,整個朝堂估計就他們崔家不是長明商鋪的大客戶。

  沒辦法,人家長明商鋪點名了,賣誰都不賣崔家人……

  所以說,崔大人說這話,底氣還是足的!

  “崔大人此言差異。”孔穎達捧着個笏板站了出來,“商人重利不假,但也絕非是每個商人都是如此,我大唐商人千千萬,難道說皆是如此?

  陛下此舉,爲天下商人樹立了一支標杆,也讓天下商人明白,只要用心做事,不迫害百姓,朝廷並不會輕賤於他們,有何不可?”

  他說完,又是一羣人連珠炮似的你一言我一語。

  對於他們來說,賞個牌匾就賞了,真要把李二逼急了,他賞個更大的,你怎麼着?

  崔大人看了看大殿上其他士族家的人,希望他們幫忙說句話。

  結果,所有人都躲避着他的目光,擱那裝木頭。

  大哥,咱別鬧,不說別的,我們可都光顧了的……

  人家只是不賣給你崔家,可沒說不賣給我們啊。

  我們實在不好意思開這個口啊。

  最終,獨木難支的崔大人只得悻悻的坐了回去。

  其實他也知道,他沒辦法改變什麼,哪怕士族一起上,也沒辦法改變什麼。

  說到底,左右不過是一個牌匾罷了,你還能真的跟李世民玩辭官那一套?

  這事定下來後,李世民又說道:“涇陽縣令崔明遠,在任期間盡職盡責,吏部可有紀要?”

  誰也不知道,李世民怎麼突然就提起了崔明遠,不過既然問到了,高士廉站了出來,他今年剛進吏部尚書,對於官員的考覈本就是他的職責範圍。

  “回陛下,涇陽縣令崔明遠,吏部考覈連續五年中上。”

  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五年,苦了他了。如此官員,吏部爲何不檢拔?”

  “這……”高士廉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是他們不檢拔麼?是人家崔明遠不幹好不……

  “擬旨,擢升涇陽縣令崔明遠爲洮州別駕……”

  這纔是李二真正的目的。

  對於崔明遠這個人,他最近也仔細瞭解過,雖然也是士族官員,但的確是一個一心爲民辦事的好官。

  尤其是之前他在崔浩府上,對崔浩等人說的那番話,當是深得他心!

  對於檢拔崔明遠,大家沒意見,哪怕是崔家人這會兒,也都有股子與有榮焉之感。

  當然,這也是李二刻意爲之。

  皇帝嘛,一言一行皆有深意。

  PS:這章寫得真累,從今往後,官員大調動了哈,實在找不到貞觀五年洮州別駕是誰,找了一晚上,腦門兒都找疼了……

  這兩天沒人崔更,要不今天就兩更得了,累啊。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