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卷二 萬丈高樓平地起

作者:赴醉人
第221章卷二萬丈高樓平地起

  商人嘛,利益當先。

  只要有足夠的利益,你很快就能發現他們究竟是一副怎樣的嘴臉。

  當下,長孫家的便問道:“王掌櫃,不知道這樣的紙張,有多少?”

  “只要有錢,要多少有多少。”王德全說道,“不過,基於友好合作,互惠誠信的原因,第一次交易每一刀紙需要十文錢的押金,而且,只收現錢,不做折算。”

  這些都是他們商議過的。

  李承乾的目的是什麼?

  賺錢麼?

  好吧,有賺錢的想法,但李承乾更主要的目的還是爲了盤活大明王廷的商業。

  說白了,大明王廷需要商人來行商。

  畢竟,大明王廷自身物資匱乏,而且赤水源的這些土著,暫且來看還真不是做生意的料。

  這樣一來,這些商人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長孫無忌的小聰明,反而在這個時候幫了李承乾一把。

  怎麼說呢,長孫家想從這筆生意裏獲利,那定然得把這些物資處理掉。

  怎麼處理?除了開店,能怎麼處理?

  賣給李承乾?

  李承乾不會要的!

  東西到了他的地頭上,他還能擔心這些東西飛了不成?

  他爲什麼要讓伊原錫早早的修建這麼多房子,而且還在不停的修,不就是爲了這些商隊準備的麼?

  逼着他們開店賣貨套現,否則這筆生意,你沒法做。

  當然,他們也可以去信長安,讓長安送錢過來,可那個時候,估計有些人家都已經在長安市面上做起了紙張的生意了。

  做生意嘛,當然是要搶個先。

  “我們帶來的現錢不多。”長孫家的說道,“不知可否用糧食這些來折算?畢竟大家都知道,大明王廷缺少這些。”

  “不行。”王德全直接搖頭道,“也不要問我爲什麼,我也不知道,這是殿下交代的,紙張的生意,只能現銀結算,有現銀這生意咱就做,沒現銀,那就等有現銀了再做。”

  “可我們都是帶着衆多物資來支援大明王廷的啊!”長孫家的繼續說道。

  王德全一臉驚訝地說道:“支援一詞從何說起?莫非你們打算送給我大明王廷不成?若是如此的話,那老夫得替我們殿下好好感激感激諸位了。”

  這……

  衆人也是一通無語。

  一開始,他們的確是以爲這筆生意必虧。

  可現在大家想法不一樣了啊。

  能賺錢,幹嘛不賺?

  見衆人這般,王德全說道:“好了,諸位也用不着煩惱,大明王廷雖然窮,但尚且用不着諸位支援。

  我們殿下說了,諸位能來大明王廷做生意,便是對大明王廷最好的支持了。

  紙張呢,後天就會在酒樓對面的長明商行進行發賣,明碼標價,每刀六文,一百刀爲一令,五百令起售,諸位還是想想需要採購多少吧?”

  衆人聞言,馬上算了起來。

  好傢伙,算上押金的話,少說也得要八百貫錢。

  這讓大家一時都啞火了。

  誰也沒帶這麼多的現銀啊!

  他們還只當來大明王廷是賠本賺吆喝,哪兒知道,這裏真的有大生意可做。

  “可我們沒帶那麼多現銀啊……”有人沮喪地說道。

  眼瞅着到嘴的肉喫不上,這讓衆人都有些心煩意亂的。

  王德全笑道:“大家不都帶了不少物資麼,開店賣了便是,東西都賣完了,自然也就有錢了。”

  衆人聞言,立馬懂了。

  這是要大家在這裏把生意做下去啊。

  正在這時,有人進來對王德全小聲地說了些什麼,聽完後,王德全爽朗地笑道:“好消息,已經有人提前定下了五百令紙,後天長明商行開業之際便能裝車發貨。”

  “誰啊?這麼快?”有人好奇地問道。

  王德全搖了搖頭,道:“那我就不知道了,是殿下那邊來人吩咐的,好像也是長安來的人。”

  聽他這麼說,大家知道了。

  尉遲家和魏家唄。

  這兩家不知道是之前就得到了風聲,還是真的撞了大運,他們帶來的清一水的都是現錢。

  這讓衆人那個羨慕啊。

  “王掌櫃,我們這麼多東西,就算開店發賣,怕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處理完的,要不伱跟明王殿下說說,一次少買點兒也是行的啊。”當即就有人問了起來。

  這麼多東西,怎麼可能說賣完就能賣完,別說在日月山,就算是在長安城也做不到啊。

  王掌櫃還是搖了搖頭,不過他卻是說道:“如果你們一家不夠,不妨幾家湊湊。額,對了,我聽我們殿下說,這城裏開設了一家錢號,好像是可以借貸的,不如你們去問問?”

  錢號目前是李勤儉在負責,他上任戶部侍郎以後,李承乾便停了他在將作監的工作,專門弄了一家錢號。

  當然,如今的大明錢號其實就是一個空殼子,整個錢號裏不過是幾千貫錢罷了。

  就這,還是大明王廷舉國之力給湊的。

  衆人一聽,當即就商議了起來。

  錢號嘛,那是得給利息的,而且錢號的利息,歷來就不低。

  如果有可能的話,大家都不願意去找錢號借印子錢。

  “王掌櫃,不知道這城裏可還有空餘的商鋪?”

  有人問了一句。

  緊要事兒,還是得把店鋪置辦起來。

  說到這個,王德全笑了,道:“上了街大家自己看便是,街上的所有商鋪,都是現成的,就差貨物和夥計了,只要有貨物和夥計,當即就能開門做生意。”

  街上這兩排商鋪可是伊原錫帶着兩千多人加班加點趕出來的。

  爲的不就是今天麼?

  衆人聞言,飯也不吃了,直接就上了街找起商鋪來。

  可他們也就是看,還真不敢打定主意。

  畢竟誰也不知道這麼一間店鋪要多少錢,大家兜裏那幾個散碎銀子,可還想着多買些紙張帶回去。

  “諸位是來看店鋪的麼?”恰在這時,一青年人上前問道。

  這青年是普西偌的手下,簡單點兒來說,就是戶部的。

  如今普西偌主戶部,商業稅收這塊自然就是他在處理。

  聽到青年人這般問,衆人本來不想搭理,誰知道青年人繼續說道:“諸位若是看上了哪間店鋪,只管說就是,明王殿下有明文下達,說是爲了答謝長安的商賈來大明王廷做生意,特意減免當年房租,諸位莫要有顧慮纔是。”

  爲了留下這些傢伙,李承乾也是煞費苦心。

  就連後世地產商開發新樓盤的那一套都用上了。

  不過,他這一套是真的好使。

  衆人一聽這青年人這般說,當即就愣住了,同時心裏還隱隱有些得意。

  這該死的優越感……

  “真的?”長孫家的問道。

  青年人一臉笑意地說道:“當然是真的,明王殿下還能騙人不成?”

  這話倒是事實。

  大唐太子要是言而無信,那就搞笑了。

  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說,明王的身份已經不是什麼祕密了。

  所以說,這話還是能信的。

  “走,去看看。”聽聞有這等好事兒,衆人也是喜笑顏開。

  當即就一個商鋪一個商鋪的看了過去。

  不多時,大家都尋摸了一個不錯的鋪面。

  而青年人也是有備而來,契約都隨身帶着的,只要有人看上了店鋪,當即就將契約拿出和他們當場簽訂了。

  到下午的時候,原本只有長明酒樓營業的街上,突然多出了二十來個鋪子,賣的東西也是五花八門。

  山谷裏的人聽說外城有商鋪開門了,不少人也是抱着好奇的心思出來看看。

  一時間,城外倒是熱鬧無比。

  而李承乾在城頭之上看着這一幕,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大明王廷的商業,總算是起步了。

  不過,由於他們此番帶來的東西,着實不是老百姓生活的常規物事,所以這生意,也是真的慘淡。

  雖然山谷裏不少人出去湊了個熱鬧,但能花出去錢的地方,着實不多……

  也就糧鋪,藥鋪這些貼近生活的商鋪,稍微有點兒生意。

  對此,衆人也預料到了,不過好在商鋪今年免租,左右沒有開支,大家也就這麼僵持着。

  不過他們也發現了,日月山的這些人不是沒錢,而是他們要買的東西,大家沒有。

  比如針頭線腦這些貼近生活的東西。

  問題是,誰帶那玩意兒啊?

  當天晚上,衆人就開始商量着後天長明商行開業的事兒。

  這生意是必須要做的,有錢賺的生意不做,那真的是活該天打雷劈。

  有了王德全的提醒,大家其實也安心了不少。

  一家人是拿不出那麼多錢,但這麼多家一起還湊不出來麼?

  只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當晚,李承乾就在給普西偌和李勤儉等人分佈任務,讓他們組織人手去那些商鋪裏採購。

  後天就要裝車發貨了,總不能真讓他們拿不出錢進貨吧?

  反正都是左手倒右手的事兒,李承乾倒也捨得。

  所以,到了第二天的時候,衆人就驚奇的發現,今天的生意比昨天好了不要太多。

  一天之間,每家店鋪都賣出去了上百貫的貨物,這倒是讓衆人欣喜不已。

  到了第三天,當長明商行正式開門營業的時候,那場面,叫做一個瘋狂。

  真的是扛着錢袋子往裏面衝。

  李承乾還是在城頭上看着這一幕,只不過今天,他身邊多了一些人。

  有尉遲寶林,有長孫衝,還有蕭鉞等人。

  “殿下,究竟是何物這般神奇,竟能讓他們如此瘋狂?”

  長孫衝有些不理解,他甚至還看到了自家的人也擠在長明商行門口。

  “你們這兩天就沒出去看看?”李承乾有些疑惑。

  長孫衝無奈道:“之前殿下不是說了麼,這兩天城外要接待長安的商隊,讓我們不要去酒樓添亂……”

  說到添亂兩個字,長孫衝更是無語。

  這都叫什麼話?

  我們什麼時候成了添亂的一羣傢伙了?

  李承乾摸了摸額頭,說道:“我說過麼?”

  他也記不得了,最近這麼忙,天天要說多少話,誰記得這些小事兒。

  長孫衝那叫一個無奈。

  算了,不扯了。

  “就是一些紙張,算不得神奇,對了,就是你們最近用的那種紙。”李承乾解釋了一下。

  聽到是這玩意兒,衆人頓時不感興趣了,有一說一,在長安他們用的紙,可比這個好。

  見他們這般反應,李承乾也懶得跟他們解釋。

  看了一陣,李承乾也沒興趣了,便離開了。

  長明商行之中,夥計說道:“別擠別擠,都有的,人人都有的。”

  就這價格,大家早就料到會是這般反應了,所以準備工作也是很充分。

  不到晌午,衆人便將自家買的紙張裝好了馬車,然後交代了各家的夥計後,便馬不停蹄的奔着長安而去。

  他們不知道的是,早在昨夜,王德全便已經拉着一批紙張先行了一步。

  既然李承乾說了,紙張零售價十文一刀,他自然要把這個價格貫徹下去。

  如果他不去長安坐鎮,這些傢伙真會賣十文?

  所以,他也是沒有辦法,不得不走這一遭。

  至於大明王廷這邊,他們倒是不擔心,生意繼續做着唄,反正就幾個夥計罷了。

  就在商隊離開之後,王玄策回來了。

  雖然王玄策如今任職禮部侍郎,但工作還是在山外的營寨之中,其主要目的,還是治理營寨之中那些剛剛歸順大明王廷的牧民。

  “出什麼事兒了?”見王玄策回來,李承乾問道。

  王玄策說道:“沒有,是賀魯派人來表示再次歸降,如今就在我們營寨西邊一百里的山裏。”

  “日月山外面那個營寨?”李承乾問道。

  王玄策點了點頭,說道:“是的。”

  “這傢伙,有點意思。”李承乾說道,“行了,不用管他。”

  “那他歸降?”王玄策問道。

  李承乾搖了搖頭:“不用理會他,你最近那邊的工作如何?”

  “進展還算順利,不過很多人都想遷徙到日月山來,他們還是覺得營寨那邊太過危險。”說起這個,王玄策也有些頭疼,“還有,可能是因爲聽說慕容順想要投唐之後,最近想要投奔我們大明王廷的部落也是越來越多,甄別工作也是越來越不好做。”

  “遷徙到日月山來是不可能的。”李承乾直接拒絕道,“你告訴他們,只有對大明王廷立有大功的人才允許遷徙到日月山外城,至於如何立功,他們明白的。

  對了,本王之前說可以讓他們孩子進入大明國學進學的事情,進展得如何?”

  王玄策爲難道:“也還在審覈中,主要是大家都想把自己孩子送到大明國學進學,人數實在太多,審覈起來頗爲麻煩。”

  “行了。”李承乾擺了擺手,道,“本王當時就跟王進說過,名額是沒有限制的,具體怎麼審覈你兩人隨便,咋還整出這麼多事兒?

  我們是爲了安撫人心,又不是爲了選狀元,要那麼嚴格的審覈作甚?

  就這樣,你回去,就挑最先報名的,先送來一半,否則你一直這樣拖下去,別人還以爲你是在敷衍他們。”

  王玄策有些猶豫,道:“那畢竟是大明國學啊,殿下。”

  “本王難道不知道那是大明國學?”李承乾怎麼也沒想到,王玄策居然是個死腦筋,“你告訴我,我們爲什麼要讓那些孩子進入大明國學?

  你真指望他們在國學裏面進學幾年後,就能出將拜相?

  我們讓他們進入大明國學的本質,是爲了安撫那些牧民,是想讓他們知道,在對待他們的問題上,我們儘量做到了公平,平等。

  至於說那些孩子進入了大明國學,能不能學到東西,這不是最重要的。

  我們的當務之急,也從來不是這個。

  要是處理不好那些牧民和我們大明王廷的關係,那纔是最要命的。”

  “微臣明白了。”王玄策說道。

  當然,說是這麼說,他還是不明白。

  這個玩意兒沒法解釋。

  知識在他們這些人眼裏,是神聖的。

  求學的機會更是來之不易的。

  像李承乾這樣隨意將求學的機會直接拋出去,這是他不能理解的。

  畢竟,當初他求學的時候,可沒這麼簡單。

  見王玄策這反應,李承乾就知道,這傢伙還是沒懂,當下也沒過多的解釋,說道:“你先去忙吧。”

  說實話,對於王玄策這般,李承乾還是有些失望的。

  按理說,王玄策其實是最應該懂得這些的人。

  看樣子得抽時間好好給這些傢伙上上課了。

  高官得坐之後,這些傢伙的心態,有些飄了。

  不過飄歸飄,對於李承乾的交代,王玄策還是聽進去了。

  哪怕不能理解,但不妨礙他執行李承乾的交代。

  回到營寨後,王玄策當即就找到了當初大家爲自己孩子登記的報名表,就如李承乾所說,直接勾選前面的一大半人,並且當天就發了告示,還派了專人去通知被勾選中的人準備去日月山大明國學進學。

  這一下子,就讓衆多的牧民欣喜若狂,等了這麼久,總算等到了一個結果。

  而那些沒有被勾選中的人,也不失望,只要有了第一次,總有第二次的。

  換句話說,只要還有希望,大家都不是太過於擔心。

  看到衆人這般反應,王玄策才些微懂了些李承乾的意思。

  當然,懂得依舊不通透。

  至於王進,早就弄好了,只是王玄策這邊沒有弄完,他也不好提前弄上去。

  爲官之道便是如此。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