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卷三 商人才是最敏銳的!

作者:赴醉人
第271章卷三商人才是最敏銳的!

  對於李承乾而言,他最怕的就是大家開始鬆懈下來。

  這對於大明王廷來說,太過於危險。

  所以,他一手策劃了這一次的衝突,就是爲了士族能出手禁絕糧食的出口。

  很好,士族那些人,是真的配合。

  就在這時,王德全派回來的人也終於到了。

  他是快馬狂奔,一路上換馬不換人,這才緊趕慢趕的回到了日月山。

  當然,比起大唐朝廷,他還是慢了些許,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如今的大明王廷還有着諸多的不足。

  “殿下,王掌櫃的信使到了,就在大帳之外。”劉三進來說道。

  李承乾當即點頭讓他將人帶進來。

  人是帶進來了,可這人,卻是擡進來的。

  信使正要起身施禮,李承乾一擺手,道:“不用多禮,把王掌櫃的信交由我,你且下去好好休息。”

  看得出來,這傢伙定然是馬不停蹄的從長安趕回來,已經累癱了。

  信使從懷中取出一封信,交由劉三後,看着劉三將信交給了李承乾,這才鬆了口氣。

  “送他去巢醫正那裏,好好調養一番。”李承乾說道。

  說着,李承乾打開了王德全的信。

  說實話,不用看他都能猜到大致的內容。

  只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那些士族居然一把火燒了百萬石糧食!

  這是他沒想到的。

  “殿下,王掌櫃信裏都說了啥?”李勤儉問道。

  其實大家都猜到了一些,無外乎就是跟這次大唐禁止糧食出境有關,否則王德全不會這麼着急忙慌的送信回來。

  李承乾把信丟過去,說道:“自己看吧。”

  他在看到信後,就已經斷定了百萬石糧食被毀之一炬就是士族搞的鬼。

  其目的,就是向他反擊,只是他也沒想到,這一次士族倒是捨得下本錢。

  “這……大唐的擔憂好像也不是沒有道理。”看完信後,李勤儉說道。

  其餘人也是點了點頭。

  李承乾笑道:“你確定看明白了?”

  “啊?”李勤儉一愣,又把信拿回來看了一遍,“沒什麼疏忽啊,天災難測,大唐此舉站在大唐的立場上,沒問題啊。”

  搖了搖頭,李承乾說道:“虧你還和士族鬥了這麼多年,伱就沒看出這場大火有些蹊蹺?

  幾天之內,各地糧食入京,結果當晚就起了大火?有沒有這麼巧?”

  衆人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大火能有啥蹊蹺?

  “殿下的意思,莫不是說這場大火的目的就是爲了禁止糧食出境?”李勤儉反應了過來,說道。

  普西偌不敢置信地說道:“不會吧,那可是百萬石糧食,真要喫的話,夠我大明王廷喫一年多的,省着點兒,兩年也不是問題……有了這百萬石糧食,我大明王廷至少兩年不用爲糧食擔憂。

  與其一把火燒了,禁止糧食出境,還不如直接賣我們好了,熬過了這兩年,我們也未必還需要大唐的糧食。

  以往,我只聽說吐蕃會這麼糟踐糧食,啥時候大唐也開始這麼糟踐糧食了?”

  他是不敢相信的,那可是糧食啊,一把大火說燒就燒了,這得多缺心眼?都跟吐蕃那些缺心眼有得一拼了。

  “難道是因爲紙張?”一直沒說話的王玄策終於開口了,“所以士族在警告我們?”

  聽他這麼一說,蕭鉞這些漢人瞬間就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

  當即捶着桌子說道:“這些該死的士族,是真的狠!這可是糧食啊,百萬石糧食,說燒就燒了,這是多少人辛辛苦苦一年的勞作纔有的收成!”

  他自從上任了德陽令之後,也有了幾分憂國憂民的神色,聞言那叫一個氣憤。

  其餘人也漸漸回過味了。

  對於大唐的士族,他們還是有所瞭解的。

  之前就是那些傢伙,不允許開榷場,到現在,榷場都還只是個有名無實的地方。

  李承乾卻是笑道:“人家這是告訴我們,糧食,他們有,可人家就是燒了,都不賣我們!”

  對於他來說,這把火是人爲的也好,是意外也罷,反正他就是把屎盆子扣在士族頭上了,至於證據,他需要什麼證據?

  他又不是大唐的官員,需要證據幹嘛?只要他能自圓其說便可。

  這一瞬間,衆人瞬間怒了。

  而這,也是李承乾的目的,閒來無事,給你們樹立一個敵人也好。

  仇恨有些時候能衝昏頭腦,但利用好了,也是一種動力。

  “那我們不能幹看着啊,既然他們都出手了,咱們也得有所反應纔是。”蕭鉞說道。

  年輕人嘛,最是容易衝動。

  李承乾卻是不緊不慢地說道:“不急,既然弄清楚了是怎麼回事兒,現在首要的問題,就是解決我們的糧食問題,他們不是喫定了我們離了他們的糧食就沒了活路麼?

  現在,最好的反擊就是讓他們看看,沒了他們的糧食,我們依然活的好好的。”

  敵人樹立了,立場擺正了,目標也有了,那麼接下來就是解決問題的時候了。

  這也是李承乾最在意的一個環節。

  “普尚書,如今戶部存糧有多少。”李承乾問道。

  普西偌說道:“如今戶部存糧還有十五萬石,長明糧鋪餘糧尚且還有三萬石。”

  “其餘糧鋪呢?”李承乾問道,“既然他們的糧食都進來了,那就是我大明王廷的,這個也得算上。”

  “日月山這邊,所有糧鋪加起來,應該還有個五萬石糧食左右。”李勤儉說道,對於這個,他要清楚一些。

  蕭鉞也跟着說道:“德陽城也還有兩萬石糧食。”

  聞言,李承乾笑道:“這麼算起來的話,我們目前還有二十五萬石糧食,倒也能支撐一段時間。”

  “殿下,你忘了,迎親的隊伍馬上就要回來了,陪嫁裏面可是還有十三萬石糧食的。”高純行賤兮兮地說道,“雖然說大唐禁絕了糧食出口,可這和親的嫁妝,他總不能攔吧?”

  李承乾一聽這話,頓時一拍桌子:“他敢!若是連這陪嫁的糧食都給本王禁了,那他們的送親隊伍哪裏來的就回哪裏去!”

  這事兒,他是真幹得出來,衆人聞言,也是一笑。

  這麼一算的話,他們還有將近四十萬石糧食,好像勉強也能支撐一段時間。

  “那接下來,戶部針對大唐的貿易,是不是要停一停?”普西偌說道,“既然他們禁絕糧食出境,我們是否要禁絕紙張出境?”

  李承乾笑了:“你真要這麼幹了,那就正中那些士族的下懷,他們就是想我們這麼幹!”

  “那我們怎麼辦?”普西偌問道,雖然他是戶部尚書,但對商業一道,着實沒有什麼建樹。

  “誰跟錢有仇啊?”李承乾說道,“賣啊,繼續賣,賣得越多,他們越頭疼。”

  王玄策點了點頭:“這倒是,微臣以前求學的時候,當真是一紙難求,當初要是有這種廉價的紙張,微臣又何至於……”

  剩下的話他沒說,當初他可就是爲了求學屈身於楊家,可也正是因爲屈身於楊家,他纔有了今時今日的地位。

  蕭鉞道:“對,咱就不鳥他們,什麼玩意兒,我就不信了,拿着錢還買不到糧食了。大唐雖然富庶不假,但天下這麼多國家,難不成都是靠大唐糧食活下來的?”

  “還別說,賺着他們的錢,再從其他地方買糧食,估計那些老頭要氣死。”高純行也是笑道。

  契苾何力更是笑道:“大不了,末將帶着大軍出去搶就是,如今大明王廷控弦之士已達三萬,真要到了大明王廷危急存亡的時候,臨時招募,也能湊個將近十萬的大軍,了不起末將帶着大軍就食於敵。”

  “最近日月山來了不少吐蕃和西域的商人,他們對我大明王廷的一些物什也是相當感興趣,微臣回頭就去接觸接觸。”李勤儉也說道。

  一瞬間,大帳的氛圍頓時又輕鬆了下來。

  普西偌和伊原錫又有了當初日月山一窮二白之時的那種感覺。

  很玄妙,但很舒坦。

  拋棄了退路,好像也就那麼回事兒。

  對於衆人的這種反應,李承乾很滿意。

  這纔是他想看到的。

  “既如此,大家就去忙。”李承乾笑道,“活人還能讓尿憋死?實在是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本王就依契苾將軍所言,帶着大明王廷數十萬人,見誰不順眼就搶誰,總歸還是有個活路的。

  數十萬餓死鬼,不管誰見了,估計都得慌!”

  衆人聞言,哈哈大笑。

  當然,他們都清楚,李承乾是不會這麼幹的。

  跟了李承乾這麼久,李承乾是個什麼人他們還是知道的。

  不管遇到怎樣的麻煩,他好似都有迎刃而解的辦法。

  這就是李承乾帶給他們的信心。

  之前衆人只是覺得,如今有了大唐作爲後盾,他們都有了一條退路。

  現在,大唐這面後盾靠不住了,雖然有些惋惜,但也並沒有絕望。

  這算啥?在場的,幾乎都是當初跟着李承乾從無到有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用李承乾的話來說,什麼樣的困境咱沒遇到過?

  怕他作甚?

  衆人散去後,李承乾卻是笑了。

  挺好,這樣的氛圍,纔是真正成就王圖霸業的氛圍。

  至於什麼退路,滾他孃的蛋。

  要什麼退路?有退路的人,都捨不得拼命。

  到了下午的時候,劉三又來了。

  “殿下,慕容孝雋的使者來了,一同來的還有九十九名親兵。”

  一聽他這話,李承乾笑了。

  之前和李勤儉等人商議的事兒,成了。

  “這事兒讓王玄策去處理,不要什麼狗屁倒竈的事兒,都讓本王來處理。”李承乾擺了擺手,就給打發了。

  劉三聞言,當即又離開了。

  如今大明王廷說到底,還是沒有步入正軌,否則的確不需要什麼事兒都讓李承乾親力親爲。

  官員雖然安排了一些,但大家終究都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經驗還是欠缺的。

  而在日月山外城,各家的掌櫃正聚在長明酒樓喝酒。

  衆人的情緒都不高。

  長安那邊禁絕糧食出境,對他們的影響也不小。

  “說說吧,該怎麼整?”長孫家的問道。

  程正昊搖了搖頭,說道:“能怎麼整?朝廷不允許糧食出境,我們能怎麼着?”

  衆人聞言,又是搖頭。

  “關鍵是,沒有了糧食,長明商行的那些物什還賣不賣?”有人說出了心中的擔憂。

  之前,長明商行和他們的交易都是直接以糧食結算,這下沒了糧食,他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

  有人問道:“你們去問過麼?”

  “問過了。”有人道,“商行的夥計說了,有糧食就發貨,沒糧食就等糧食到了再發貨。哎,這朝廷究竟在想什麼,大明王廷和大唐,有區別麼?”

  抱有這種想法的,可不單單是大明王廷的那些官員,其實,很多人都抱有這種想法。

  “慎言!”不過,他這話一出口,馬上就有人說道,“朝廷自有朝廷的顧慮,妄議朝政,可不是我等該做或者能做的。”

  “可這一天要損失多少,你知道麼!”那人當即不滿道。

  關鍵是,他們都是各家的掌櫃,爲家族賺錢,就是他們的職責。

  而在另一個包廂,黃嵩這些涇陽系的商賈也聚在了一起。

  他們不比那些大家族,家裏的糧食發賣完了後,最近都是從大唐境內收購糧食運送過來的,這一下子糧食不準出境,讓他們也爲難了。

  “這樣一來,生意難做了。”有人說道。

  “要不我們也回去吧,這大唐一禁絕糧食,大明王廷估計是要亂了。”

  黃嵩卻是不這麼看,搖了搖頭:“我一直計算着,就我們來了之後,前前後後至少有三十萬石糧食進入了日月山,也就是說,哪怕大唐禁絕了糧食出境,可在短時間內,大明王廷還是不會出現糧食危機的。”

  “那你是什麼意思?”

  黃嵩笑道:“你們不覺得這一次於我們而言是一個機會麼?”

  “機會?什麼機會?”楊姓商人說道,他就是當初在涇陽出了李承乾宅子,就準備跑去崔家告發的那個傢伙。

  “我有一個想法,不知道你們敢不敢,這次要是做成了,不單單能賺錢,可能還有些別的好處。”黃嵩說道。

  有人不耐道:“你就直說你有啥想法好了。”

  “我想拿着所有家當,去買糧!”黃嵩道,“而且,我聽說日月山的錢莊有借貸業務,我也準備去試一下,籌集最多的錢,去買糧。”

  衆人一聽,頓感這個傢伙瘋了,楊姓商人更是直接站了起來:“你想從大唐偷偷將糧食運過來?那要是被抓到了,搞不好就是個抄家滅族的重罪!”

  “誰說去大唐買糧食了?”黃嵩沒好氣地說道,“我打算去吐谷渾,或者吐蕃,西突厥也行,當然,最好還是吐谷渾。”

  “吐谷渾有糧食賣你?”有人搖了搖頭,“你想什麼呢?大明王廷缺糧食,那是因爲之前連年雪災,吐谷渾就有糧食了?”

  黃嵩道:“你是不是搞錯了一個問題,吐谷渾沒糧食的是那些窮人,那些達官貴族,你什麼時候見他們沒糧食?

  涇陽前些年什麼樣子你不知道?你是餓了一頓肚子,還是有哪天家裏揭不開鍋了?

  我們一介商賈尚且如此,那些吐谷渾的達官貴人家裏難道沒有點兒存糧?

  你想什麼呢?

  不管是什麼樣的災難,遭難的永遠都是老百姓!達官貴族啥時候遭過災?

  而且,哪次遭了災不是那些達官貴族有錢人,出來開設粥棚施粥的?”

  這話很現實,但又很真實。

  千百年來好像都是如此。

  除了改朝換代或者被皇帝盯上了,那些達官貴人還真就沒遭過災。

  一瞬間,衆人愣住了。

  這他媽好像是條路。

  “我想過了。”黃嵩說道,“若是這一次我們能幫着大明王廷解決糧食危機,那麼未來我們在大明王廷做生意,絕對有諸多便利。

  想想李勤儉,想想王德全他們,他們昔日和我們有什麼區別?

  這是一次機會,哪怕不足以讓我們和他們一樣,但也絕對能讓我們在這大明王廷徹底立足。”

  聽他這麼一說,衆人動心了。

  正如黃嵩所言,這確實是一個機會。

  “那要不我們去找找李勤儉?”有人說道。

  商人啊,都他媽是人精!

  他倒不是說要找李勤儉尋求什麼便利,而是要通過李勤儉把他們的行爲傳到李承乾的耳朵裏。

  做好事不留名,那圖個啥?

  雪中送炭,不就是爲了讓你念我個好?

  “先說好,這次雖然是個機會,但風險也不小,你們先想好,有哪些人準備跟我一起幹。”黃嵩說道,“不強求,願意幹的就留下,不願意乾的,喝完這杯酒,咱好聚好散。”

  說完,黃嵩便將酒杯給舉了起來。

  其餘人也是立馬起身,一飲而盡。

  挺好,這一次,沒一個人退縮的。

  主要還是李勤儉他們那些近乎於榜樣一樣的存在立在那裏,讓他們看到了一絲希望。

  如果能跨過那個階層,哪怕是拼了命,他們都想試試!

  這可是子孫後代都會受益的好事兒!

  “既然大家都決定了,那就各自先去籌錢,我現在就去請李侍郎,晚上,還是這個地方,痛飲!”黃嵩見狀說道。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