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卷四 不遜於大唐?

作者:赴醉人
第411章卷四不遜於大唐?

  澆河郡,長孫衝難民營。

  如今,他的難民營可謂是熱鬧非凡。

  儼然已經成爲了一座小城邦。

  聚集的難民至少三萬有餘。

  從他難民營的規模來看,澆河郡的大戰對這些老百姓的影響也不可謂不大。

  這其實也正常,只要戰火一起,受影響最大的就是普通人。

  自從長孫衝從澆河城外回來後,也開始帶着難民營的難民開始修築城牆。

  他很清楚,要在大明王廷有所作爲,就一定要做點兒什麼。

  至少,要表現出自己能做什麼。

  而他帶着難民營修築城牆,目的可就多了。

  “小公爺,長安有急信送來。”就在長孫衝視察營地的時候,家裏的親信急急忙忙跑了過來。

  長孫衝聞言沒有接過信,反而是瞪了一眼親信,不滿地說道:“本官說了多少遍,在大明王廷沒有小公爺,沒有小公爺!你們聽不明白是吧!”

  雖然剛來之前,李承乾把長孫衝他們帶來的那些親信都堵在了冰河之上,但這麼長的時間,長孫無忌怎麼可能不安排幾個家裏的嫡系前來輔佐長孫衝。

  再加上長安的那些勳貴,尤其是送了自家兒子前來的,誰在大明王廷沒有買賣,想要給自家兒子安插兩個自己人,對他們來說還真不是什麼難事兒。

  這種情況,李承乾哪怕知道,也只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對他來說,大明王廷最缺的就是做事的人,有這些傢伙幫忙,對他來說,也不是什麼壞事。

  “小郎君,是長安的急信,從日月山轉來的。”親信聞言,立馬改了個稱呼。

  長孫衝這才接過信,簡單的檢查了後便看了兩眼,當即就笑道:“就這點兒事兒,阿耶多心了,殿下何等雄才,豈能看不明白這裏面的道理。”

  信裏的內容自然是李元景自立王庭的事兒,長孫無忌沒利用八百里加急,加上長孫衝目前人也不在日月山,所以才耽誤了這麼長時間。

  但自從上次李承乾表明了心跡以後,大家也就都明白了,回長安只是早晚的事情罷了。

  所以,李承乾怎麼可能會容忍他的王朝之中會出現一個國中之國?

  “阿耶多慮了。”長孫衝笑道,“回信阿耶,不用多慮。”

  “好的。”親信聞言,立馬說道,說完看了看正在忙碌的衆人,有些好奇道,“小郎君,我們在這兒修建城池是不是有些浪費啊?”

  “浪費?”長孫衝聽了他的話,看了看自己最近的傑作,笑道,“你不懂,這一戰結束,澆河郡甚至整個吐谷渾都可能盡歸我大明王廷。

  按照殿下當初規劃赤水源的方案來看,築城是肯定的。

  這時候,我們剛好有人手,何不嘗試着試一試。

  有些事兒,你沒做過,別人憑什麼會相信伱能做好?

  最重要的是,我們築城,還有兩個好處。”

  “還有兩個好處?”親信有些好奇。

  長孫衝笑道:“對,一是殿下那邊肯定還需要人手,之前送過去的人,對於殿下的計劃來說,肯定不夠。

  所以,我們現在其實是在幫殿下培養熟練工,這是其一。

  其二,我仔仔細細的研究過殿下在大明王廷的所有作爲,雖然不知道殿下的意圖是什麼,但我很清楚,殿下不願意平白無故的養着這些人。

  哪怕是讓他們做些微小的事兒,殿下也希望這些人體現出他們的價值。

  這和大唐的賑災是不一樣的。

  你也可以理解成殿下特別由衷於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作爲臣子,我們自然要和殿下保持一個節奏。”

  有些時候,你不得不承認,這些高門大戶培養出來的人還真沒一個庸才。

  既然有了自己的目標,長孫衝很快就展現出了他應該具有的政治天分。

  有些事兒,只要他做了,早晚會落到李承乾的耳朵裏的。

  而且,他和李承乾什麼關係啊,表親,說到底,他們的這種關係,比李二和長孫無忌的關係還要親近。

  這段時間,他閒着沒事兒,又把李二的發家史研究了一遍,他發現,如今的他們,和昔年的李二他們,是何其的相似。

  這個發現,讓他興奮異常。

  李承乾說得沒錯,沒有一個人不想強爺勝祖。

  哪怕是他也是如此,就算他從小最敬佩的人就是自己的阿耶,可如今,他最想超越的人,也是他的阿耶。

  “對了,我明日要帶一些人去澆河城,你待會兒替我準備一桌酒宴,晚上去請邱縣令赴宴。記住,客氣一些,這裏不是長安,沒有人賣你國公府的面子。”正準備離開時,長孫衝又吩咐了一句。

  他既然決定在大明王廷開始自己的政治生涯,那就要擺脫他小公爺的架子。

  換做以前在長安,一個小縣令,也配他請喫飯?

  ……

  而在澆河城,怨軍大營中。

  李承乾正在和伊原峯、趙巖、万俟璞等人議事。

  “殿下,要不我們明日動點兒真格吧。”普祿勃齊說道,“這段時間我們雖然每日都有攻城,但總覺得定城王和達延芒結波似乎已經摸透了我們的心思,城頭上時不時的連個守軍都沒。

  再這麼打下去,末將怕他們會猜到我們的意圖。”

  這段時間,他們的攻城頻率雖然高,但也就是遠程攻擊,實打實地說,他們根本就沒真正對澆河城造成過哪怕那麼一次威脅。

  當然,這事兒其實也正常,就算讓他們動真格的,就他們最多六千兵馬,也無法真的對澆河城做什麼。

  李承乾聞言,沒有說話,而是陷入了沉思。

  一旁,万俟璞見李承乾不說話,當即就說道:“殿下,是時候該動真格的了,要不讓末將帶人衝一次,我們攻城這麼久,定城王他們連支箭都沒還擊過,整天就是我們射射射的,一開始大家倒是興奮得狠。

  但隨着城頭上時不時的連個人影兒都沒,再這麼打下去,我怕影響兄弟們的士氣。”

  “你是怕影響你的士氣吧!”趙巖打趣道,“他們不還擊是對的,雖然他們的箭矢勉強也有這樣的射程,但殺傷力微乎其微,人家又不傻,怎麼可能浪費箭矢。

  最關鍵的是,我們根本沒有對他們造成實際的威脅,人家爲什麼要和我們一起犯傻?”

  “你們說得都有道理。”李承乾琢磨了一下,說道,“但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是攻城麼?

  不,我們的目的從來就不是攻城,說到底,我們的目的只是爲了拖住達延芒結波他們就行了。

  至於達延芒結波他們的反應,這事兒也正常。

  一開始,我們擺出了攻城的架勢,他們嚴陣以待很正常。

  但隨着我們攻城的次數越來越多,他們肯定也意識到了什麼。

  這就好比狼來了的故事,一次兩次可以騙人,但次數多了,自然就騙不到人了。”

  說着,他還把狼來了的故事跟大傢伙分享了一下。

  “殿下的意思是說,他們現在已經知道了我們攻城都是做樣子的了,所以索性不防範了?”万俟璞聞言,一臉驚喜地說道,“那這是好事兒,既然他們認爲我們一直都在上演狼來了的故事,那我們索性將計就計,學故事裏的狼一樣,真的衝一次,剛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你啊。”李承乾聞言,都笑了,“永遠都只知道打打殺殺,狼來了終究只是一個故事,是故事,就一定有人爲的成分。

  你憑什麼認爲,在我們的這個故事裏,就一定是你在扮演狼的角色?而不是達延芒結波他們?”

  “殿下的意思是,達延芒結波他們是故意這麼做的,就是爲了露出破綻引我們攻城?”趙巖立馬就懂了李承乾的意思。

  不過李承乾搖了搖頭,說道:“這個本王不知道,也許是的,也許不是的,但這對我們來說,重要麼?

  不重要的。

  別忘了,不管他們的目的是什麼,我們的目的自始至終就不是攻城!

  既然不是攻城,何必冒險?”

  他需要知道達延芒結波他們的部署麼?

  不需要的,他又不是一個貪心的人,別說現在不清楚,就算他清楚達延芒結波他們真就是犯傻了,他也不會去冒險。

  對他來說,拖住達延芒結波的這幾萬兵馬,就已經是勝利了,何須冒險。

  “可那要是被達延芒結波他們察覺到了我們的意圖呢?”普祿勃齊問了一句。

  李承乾卻是笑道:“察覺到了就察覺到了唄,你們啊,還是太擔心了,就達延芒結波自己挖的那些壕溝,能難住我們,就難不住他們了?

  這傢伙,腦門兒也是被驢踢了,顧頭不顧腚,我們進不去,難道他就出得來不成。

  行了,這事兒……”

  “殿下。”李承乾話都沒說完,尉遲寶林掀開簾子就衝了急急忙忙地進來,“河州那邊的消息,龜茲王攻城了。”

  一聽到他這話,李承乾也顧不上說什麼了,當即就站了起來,用拳頭砸着自己的手,說道:“好!好!好!”

  一連三個好字,不難看出李承乾的激動。

  “這麼來說,牛進達定然是已經揮兵奔伏俟城了!”

  其餘人一聽他這麼說,都愣住了。

  牛進達揮兵伏俟城?

  哪來的兵?

  關鍵是慕容伏允居然敢揮兵攻打河州,這他孃的也太瘋狂了吧。

  “殿下,這消息會不會……”伊原峯有些不敢相信地說道,“慕容伏允沒那麼大的膽子吧?”

  “呵呵。”李承乾聽他這麼說,笑了笑,“你還是太小看慕容伏允了,只要有足夠的利益,別說攻打河州,就是屠了河州他都敢。

  說到底,一切不過是利益罷了。

  而且,你想想,那是哪裏,那是河州啊?

  想打河州,你覺得得從哪裏出兵?”

  “清水川?”趙巖當即一愣,“趙王反唐了?”

  “看,你都這麼想了吧。”李承乾笑道,“這就是人家的目的,至於趙王,呵呵,大家都知道他是被人算計了,就看他如何解釋了。”

  “等下。”普祿勃齊好像想到了什麼,說道,“殿下剛剛說牛進達揮兵直奔伏俟城了?哪來的兵?”

  “河州的守軍啊。”李承乾笑道,“如果河州的守軍不出兵,龜茲王怎敢攻城?”

  說着,他就簡單的將他對河州那邊的部署,跟大家講解了一番。

  一羣人聽完,都愣住了。

  感情,李承乾不單單在澆河郡,哪怕是在大唐,他都有安排的。

  只是這一環扣一環的,着實讓他們感到驚訝。

  “那牛將軍爲什麼不直接揮兵南下和契苾將軍他們會合?”伊原峯有些疑惑。

  很顯然,現在伊原峯他們那邊的戰事更加膠着,這時候要是有一支生力軍支援的話,一定會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趕狗入窮巷從來都不是最好的選擇。”李承乾說道,“河州守軍被調走了一大半後,兵力只有不到一萬,就算投入到澆河郡的戰場上,其實能起到的效果也微乎其微。

  而且,他們也沒辦法和徵西軍做到最完美的配合。

  最重要的是,你真以爲慕容伏允不會防着清水川?

  如果本王估計得沒錯,不管是南下還是西進直奔伏俟城,慕容伏允都做了安排。畢竟那老東西甚至都安排了人突襲河州,怎麼可能不防着河州守軍南下?

  既然南下無法取得實際性的戰略目的,那爲什麼不試試伏俟城那邊?”

  最重要的理由,李承乾沒說,那就是他不能指揮河州守軍揮兵南下支援契苾何力。

  這纔是最關鍵的。

  所以,河州守軍除了西進直取伏俟城,好像也沒第二條路。

  只是慕容伏允永遠也想不明白這個道理罷了。

  他永遠都是把大唐太子和大明明王劃了等號,但他哪裏知道,大唐太子是大唐太子,大明明王是大明明王。

  這麼說可能有些繞口,但事實就是如此。

  對於這兩個身份,李承乾分得很清。

  有些時候,別看就這麼點兒小事兒,但就這麼點兒小事,卻以他的身份來說,隨時都有可能因爲這點兒小事兒而滿盤皆輸。

  “殿下,就如今的局面,我們應該做些什麼?”趙巖適時地問了一句。

  李承乾想了一下,說道:“這樣,寶林,你現在就派人通知契苾將軍、奚潼、叔孫海和達步屈他們,就說本王已經派兵圍了伏俟城,隨時都可破城。

  大戰打到現在,一直沒有突破性的進展,是時候放一個利好的消息鼓舞一下士氣了。

  同時,告訴契苾將軍,伏俟城被圍的消息可以宣揚出去,不管是慕容伏允,還是拓跋釗,哪怕是澆河郡的那些流民,都可以讓他們知道。”

  “末將明白了,這就去安排。”尉遲寶林一聽就懂了。

  這是打算打心理戰了。

  此消彼長之下,可能就是大明破敵的契機。

  “你們也是,回頭就將這個消息通知下去,讓全軍都高興高興。”

  尉遲寶林一走,李承乾又對伊原峯幾人說道。

  幾人也是心領神會。

  打到現在,的確需要一個好消息來刺激一下大傢伙了。

  “高純行,順便也將消息傳回日月山,日月山這段時間應該也承受了不小的壓力,剛好,將消息傳回去,也讓他們有個盼頭。

  這一仗,可不單單是我們的壓力大,普尚書他們的壓力也不小,是時候讓他們看到希望了。”

  李承乾在後世的時候,經常聽說一個上市公司因爲一個利好的消息而股票大漲,也會因爲一個壞消息而股票暴跌。

  這會兒,他就是在套用這一套理論。

  雖然不知道實際效果如何,但總是值得試一下的。

  左右沒啥成本。

  而且,如今的確是需要讓大家看到一個希望了。

  畢竟這一仗打到現在,也已經幾個月了,要是一直這麼耗下去,看不到一丁點兒希望,他也擔心本就沒什麼底蘊的大明王廷瞬間土崩瓦解。

  有了這個利好的消息,不管怎麼說,大明王廷上上下下都還能多堅持一段時間。

  而現在,就看誰堅持得更久了。

  “末將等這就去通知大家,讓大家高興高興。”伊原峯等人見李承乾沒有別的吩咐了,當即就躬身告退。

  而他們一走,李承乾又在堪輿圖上研究了起來。

  說到底,他其實也不知道牛進達到哪裏了,說是在圍攻伏俟城,那也只是他隨口一說,但肯定是進了吐谷渾腹地,這絕對沒錯。

  “劉三他們走了多久了?”研究了一會兒堪輿圖,李承乾突然問道。

  剛剛寫完文書的高純行,聞言算了算日子說道:“到今天已經十多天了。”

  “他們這一路可不容易,也不知道他們那邊怎樣。”

  李承乾說着,也是一臉的擔心。

  說到底,他們那邊也是關鍵。

  “殿下不用擔心,我們聯繫了阿史那泥孰的族人,他們會掩護王侍郎他們的,而且,劉三他們各個都是身經百戰的勇士,一定會順利完成殿下交代的一切。”

  “希望如此吧。”李承乾搖了搖頭,頗爲遺憾地說道,“說到底還是我大明王廷如今的實力不濟,要是再給本王一年時間,本王何必如此事事算計,哪怕是西突厥,西域諸國一起來那又如何,本王一樣能橫推了他們!”

  “殿下已經做得夠好了。”高純行心裏都無語到了極點,你這一年做的事兒就夠誇張了,很多人一輩子都做不到這樣,你還有什麼好遺憾的啊?當然,想是這麼想,嘴上卻還是說道,“微臣一直堅信,殿下總有一天,定能橫掃這西域,將大明締造成一個完全不遜於大唐的帝國。”

  聽他這麼說,李承乾笑了笑,倒也沒有多言。

  不遜於大唐?

  呵呵……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