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農聖許秋瀾

作者:未知
所有人明眼人都知道,那是大明聖捧出來的標杆。 甚至有人,故意編排,造謠生事,污衊兩人之間有不正當的關係,可沒幾天就被淹沒在時代浪潮中了。 時代在進步,無論是苟延殘喘的遺老遺少,還是別有用心之人,但凡想要拖後腿者,都敵不過這大勢滾滾碾壓,最終粉身碎骨,道消神滅。 大明聖手段狠辣不假,出手便打壓了三大道統主流,逼死了兩脈聖者魁首,使得兩脈元氣大傷,陷入低迷。 縱然是禪宗祖庭少林寺,亦是不敢擡頭,一口氣出動四大聖佛爲先鋒,日日夜夜誦讀佛經,超度亡靈,據傳險些將他們累死,至今都沒有出頭,依舊做着免費勞力。 可就是這樣的狠辣手段之下,那些反對的聲音,卻是越來越少。 可以想見,隨着時間的推移,不說完全消弭,但至少明面上,再也無人會隨意編排置喙大明聖。 究其根本原因,還是這位大明聖的手段,不僅只是會殺人,更是人大部分人滿意。 現在,儒家已經嚐到了甜頭,拋開王守明這位新晉聖境大能不說,單單是以往儒家弟子認爲只能做教書先生,讀書寫字般侮辱性的差事,如今卻是甘之如飴。 何解? 教化之道根本——開智! 開民之智,開萬靈之智,開天地之智也! 現在,只是初步階段,已經有儒家鴻儒大德預見到,大明聖下一步,就將是準備開萬靈之智。 如何開? 用大明聖的話來說,那就是文化入侵。 以人族文化,教化異族,感化億萬生靈,從根本上改變異族的思想。 試想,如此大功績,儒家得了,豈會不高興? 若非之前被打壓的狠了,儒家弟子現在,恐怕對大明聖已是感恩戴德了! 所以,對於衆聖殿下達的各種宣傳任務,儒家是積極配合。 只要打下了異族地盤,衆聖殿就會支持儒家,創建純粹的儒家書院。 當然,也只限於異族境域之中,神州人族正統疆域,永遠不得建立此類書院,這是衆聖殿鐵律,亦是大明聖親自下的聖諭。 儒家之人不是沒想過,等儒家元氣恢復,可以借異族之力,再反攻人族本土。 可在衆聖看來,這不過是癡心妄想。 萬民開智,新生代學員,經過了系統教育,一代代影響下來,早已深入人心,豈會倒退回去? 更何況,任誰都看的出來,只要大明聖在一天,這種情況就根本不會發生。 指望一位聖境大能老死或出意外,儒家弟子就是熬上幾十代,都未必有機會看到這一天。 但不管怎麼說,儒家幾番遭受重大打擊之後,卻是依舊煥發出了新生。 再說道家,雖然沒有儒家弟子衆多,也沒有能耐教書育人,可擱不住道家五花八門的炫酷術法多啊! 經大明聖指點,各種神奇符籙的開發,如火如荼進行,更是走進了千家萬戶。 道家宗旨,清靜無爲,與世無爭。 即便強者能夠辟穀,但門下弟子,總得喫飯喝水,爲衣食住行發愁吧? 於是乎,各種依附這些新奇符籙而生的新行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更提供了不知多少勞動崗位。 佛門同樣遭受了打壓,也是極爲不受大明聖待見,明眼人都看的出來。 可在期間,佛門大德高僧,同樣看到了機會。 儒家能在異族開設書院,佛門怎麼就不能,開設寺院,弘揚佛法? 爲此事,甚至連大明聖下的各種讓佛門痛不欲生的禁令,都捏着鼻子認下,纔得到了允許。 什麼禁令? 除寺院本身外,嚴禁寺院擁有土地私產,僧衆無權購置任何永久性土地和房屋,只能租賃,等等等等,一系列在所有人認爲,都極爲嚴苛的政令。 就在爲此事,鬧出不小動靜時,史家有人發話了,明言指出佛門寺院的各種危害。 什麼欺騙信衆,斂去香火錢,都是小事。 在那些金身佛光照不到的陰暗所在,是一家家寺院放貸,不知毀了多少家庭。 更離譜的是,佛門不納稅。 在神州,佛門興盛之地,一鎮之中,多的話,周圍會有四五座大小寺院,上千僧衆。 其中哪怕只有一半青壯,也是極大的勞動力,可這些人不事生產,不納稅,便是極大的影響,乃至破壞了當地經濟環境。 而且,裏面超過大半,並非是真的僧人,而是假借佛名,逃避納稅和徭役。 現在好了,大明聖一紙諭令,佛門不僅要納稅,而且必須到當地**,開具嚴格詳細到令人髮指的證明,才能由**發放度牒,成爲僧人。 否則,就是假和尚,要坐牢! 此事一出,天下譁然的同時,老百姓又多了一項談資。 聖人老爺閒的沒事幹,管女人生孩子,管嫁娶,管家產分割繼承,現在又管到和尚頭上了! 但還別說,佛門愣是一句反駁的話都沒敢說出口。 以往從來不把當地官府放在眼裏的寺院,如今大半是人去廟空,香火凋零。 你說爲啥? 現在都拜聖人老爺了,誰還拜那些泥胎雕塑啊! 不得不說,大明聖對佛門的打壓,可謂無所不用其極,愣是逼着曾經那些作惡多端,躲入佛門的窮兇極惡之徒,被佛門自己押送去了警備司投案。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大明聖這兒行不通。 只要你作惡,即便是遁入空門,聖人老爺也會將你救出來,明正典刑。 當衆聖殿諭令下達,清查佛門時,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但凡寺院,就沒有不藏匿流寇兇犯的,更有甚者,滿寺都是江洋大盜,白天喫齋唸佛,晚上劫掠信衆,殺人放火,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即便是禪宗祖庭少林寺中,都被揪出了兩個半聖佛陀,被衆聖殿當衆擒拿遊街,最後連勞改的機會都沒撈着,就被明正典刑。 至此,佛門威信幾乎降至冰點,可以說是在百家道統中,唯一沒撈到半點好處的。 這也難怪,畢竟正統佛門的清規戒律,正常人有幾個受得了? 莫看現在人族全民徵兵,可日子卻是一天好過一天,能喫肉喝酒,娶妻生子,得蠢到什麼地步,纔會去當和尚? 於是乎,傳出大明聖廣開方便之門,準備讓儒家在異族土地上開辦正統書院的口風漏出時,一衆快被逼瘋的老和尚就坐不住了。 不知簽下了多麼不平等的條約,才讓大明聖改口,同意了佛門和儒家享有同等待遇。 連消帶打,三大道統服服帖帖,再無任何雜音。 連三大道統都被打服了,其餘道統更是不用說,衝鋒陷陣有法家、兵家、縱橫家等小弟出頭,都得了天大好處。 不說法家和兵家,縱橫家得大明聖指點,成了如今人族外交部的頭把交椅,聖道更是與日俱增,據傳已經有人準備封聖。 雖不知真假,但得了大好處那是真的,誰不眼紅? 現在,各家道統都知道,誰也無法遏制大明聖,都清楚,跟着大明聖有肉喫。 三大道統是強不假,但抵不住牆倒衆人推啊。 曾經的三教九流,讓其餘各家對三教是恨的牙癢癢,憑什麼你們就是上三教,我們就只能是下九流? 矛盾早已種下,甚至根深蒂固,卻奈何三教拳頭大,敢怒不敢言。 現在好了,天降聖人,誰也比不過大明聖拳頭大,連三教都被錘服了,現在不發展,更待何時? 就好比現在,有人傳言女武神白星和大明聖之間有不清不楚的關係,就讓百家不高興了。 但偏偏,不明真相的老百姓,還樂的真這樣,聖人老爺不是凡人,娶個女武神怎麼了,就該只有這樣的女子才配得上聖人老爺。 老百姓能這樣認爲,百家可不這麼想,大明聖的道侶,可是貴不可言,真真是拔了尖兒的。 爲此,各家甚至展開了轟轟烈烈,比之皇帝選妃等劇烈的帥選,誰也不甘人後。 實在是鬧的太大,惹得大明聖親自出手,壓下了這場‘歪風邪氣’。 但最後,還有一則傳聞,傳的沸沸揚揚,有鼻子有眼。 農家新晉農聖許秋瀾,便是大明聖的道侶,這下子,神州百姓爲之沸騰,尤其是尋常百姓家,更是歡喜的不得了。 若說,在這場時代變革中,得了最大好處的是法家和兵家,卻是冤枉他們了。 最大的,當屬悶聲發大財,一直沒啥存在感的農家。 各種新作物,彷如繁花似錦,在農田中爭相鬥豔,伴隨而生的副產品,更是不勝枚舉,農家是功不可沒。 正所謂,民以食爲天。 若是喫不飽,莫說上學,響應徵兵,恐怕早已泯亂四起,流寇遍野了! 尤其是當農家新晉農聖許秋瀾,破境封聖成功,並且入主衆聖殿新興農業部,成爲一部之長後,與女武神白星,成爲了天下女子表率。 之所以一開始,沒人想到將這位和大明聖掛鉤,一來是畏懼聖者威能,二來便是這位太低調了! 低調的沒有多少存在感,平素就是研發新興的農作物,如何提高產量。 現在的農家,再也不是以往,動不動便裹挾民意,打着起義名號作亂的勢力,而是真真正正全部投入到了如何爲老百姓謀福祉的視野當中去。 就如這場大戰,農業部同樣是功不可沒,若無他們日以繼夜的研發新作物,提高產量,如何保證糧草充足,讓戰士們沒有後顧之憂?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