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大戶人家
聽到周海生這話,周玄不由得默然不語。
這個時候,他纔想起了姑姑周玲的經歷。
說起來周玲也是一個苦命人,她年輕的時候,嫁給了江州市中心的一個同齡男人。
在他們那個年代能夠住在市中心,那就是很了不起的大戶人家了。
只不過周玄的那個姑父實在是不成個東西。
那傢伙的性格跟周玄的三叔周海林有一點像。
但是說起來比周海林更加混賬。
周海林不管怎麼說,外面瞎胡混,也是知道顧家的。
但是周玄的那個姑父,卻是一個徹底的浪蕩子弟。
和周玲結婚之後,他幾乎成天不着家。
在生了孩子之後更是如此。
每天一門心思的就是想着去哪裏賺大錢。
周玄到現在還記得,小時候過年的時候,自己的那個姑父在親戚聚會上唾沫橫飛,胡亂吹牛的樣子。
在他的表妹五歲的時候,那傢伙突然說,自己找到了一個賺錢的門路,要去南方發大財。
然後他就不顧全家人的勸阻,把老婆孩子丟在家裏,自己離開了江州。
一開始的時候,他還隔三差五會寄封信回來或者給家裏打一個電話。
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他與家裏的聯絡也越來越少。
就在周玄的表妹剛上小學的時候,他就徹底失去了消息。
周玄還記得在那段時間,姑姑周玲整天以淚洗面。
她也曾經委託別人去南方找過自己的老公,甚至還報過警,但結果都是一無所獲。
這些年很多從南方回來的親朋,都說自己見過周玄的那個姑父。
說他在南方賺了大錢,又成了家,組建了新的家庭。
也有人說,那傢伙在南方當流浪漢,好像是已經瘋了。
每次聽到消息,周玲都會託人去找。
但隨着失望的次數多了,最後她這個心思也就逐漸淡了,只當自己的男人已經徹底死了。
那傢伙其實在和不在沒有任何區別。
反正他在的時候,,家裏面也是靠周玲一個人起早貪黑的忙活賺錢。
後來家裏少了一張喫飯的嘴,姑姑反而還輕鬆了不少。
眨眼之間已經過去了十五六年。
周海生剛纔說的不拆還好的意思,其實也算是周玄的那個混賬姑父遺留下來的問題。
那個姑父是家中的獨生子,周玲嫁給他的時候,他的父母也已經去世了。
他父母留給他的遺產只有一套城中村的房子。
那個時候房子也不值什麼錢。
而且人們的法律觀念普遍淡薄,所以房子的戶主只有他一個人。
後來江州市大搞城市建設,姑姑所住的地方正好位於城中心,當然是寸土寸金。
這些年眼看着周邊的房子全部被拆掉,換成了高樓大廈。
而以前的住戶們全拿着鉅額的拆遷款,直接跨入了財富自由的階層。
但周玲卻守着自家的老房子,整日擔驚受怕。
房子的戶主並不是她,所以哪怕是拆遷了,拆遷款也不能給她。
她那男人又失蹤了那麼多年,這種情況基本上都會直接把房子拆掉,撐死了給他們母女倆一些數量很少的補償。
但現在江州的房子價格很高,就那麼點錢,周玲母女根本買不起房,連首付都付不起。
所以和城中村的其他人不一樣。
周玲每天擔心的就是房子會不會拆,而別人卻是期盼着,恨不得儘早拆遷拿到補償款。
心裏想着這些事的時候,出租車突然停了下來。
司機開口說道:“兩位,前面沒路了,你們下去走一走吧。”
付了車錢,父子兩人下車。
舉頭四望就發現,周圍的房子都已經拆的差不多了,只不過現在還在清理那些建築廢墟。
在一片廢墟之中,只有十多棟房子孤零零的矗立在那裏。
看到這一幕,周海生的臉色不由的有些難看。
他忍不住小聲說道:“小玄,如果你有這方面的朋友,不妨問一問他們,看看你姑姑的這種情況,能怎麼解決。”
周玄笑着應承下來。
父子兩人走了不到五分鐘,就來到一座獨門小院門前。
這個時候,院子裏面正傳出來交談的聲音。
周海生沒有敲門,而是直接推開院門走的進去。
一進門就看到院子裏面停着一輛電動三輪車。
三輪車上面裝着一筐一筐的水果,三輪車旁邊站着一箇中年女人,還有一個穿着白色連衣裙的靚麗女孩。
看到有人進來,兩個人不約而同的朝這邊看過來。
看到周海生和周玄,年紀大一點的女人立馬就笑了起來,快步迎了上。
來的同時,她開口說道:“二哥你來了,這是小玄嗎?什麼時候回來的?”
周玄笑着對姑姑點了點頭,說道:“小姑,我回來已經好幾天了。”
他又扭過頭看向那個女孩,說道:“多多,怎麼了,不認識哥了?”
緊接着就看到那個女孩驚呼一聲,然後朝周玄撲了過來。
下一刻整個人就狠狠的撞到了周玄懷裏。
“哥,你居然回來了?我不是在做夢吧!”
周玄輕輕的抱了一下自己的表妹,然後笑眯眯的看着她又笑又叫的樣子,心裏面感覺到十分的溫馨。
這個女孩就是自己的表妹,錢多多。
那個姑父不成器,整個人幾乎都鑽進了錢眼裏面,給孩子取名字也取得非常奇葩。
表妹是一個女孩子,但是卻起了一個錢多多的名字。
兄妹兩人自小感情就非常好。
錢多多在很小的時候,就是周玄的小跟屁蟲,平常只要一有空就會去找周玄玩。
兩個人雖然是表親,但是感情比親兄妹還要親。
這個時候,就聽到周玲笑着說道:“對了,別在院子裏面站着了,回來坐,我去洗水果去。”
說着她就伸手從三輪車上扔下來一袋車釐子。
“這些車釐子可是國外進口的,我這裏也沒什麼好東西,咱們就喫點這個嚐嚐鮮。”
看到這一幕,周玄的鼻子忍不住有些發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