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XT-489與太虛流浪
生態倉的體積不小,幾乎是半個鳥巢的大小,佔地有十萬平方米,但是這對如今的人類難民來說還是太小。
這半個月,抵達北美區域的人類就有九千萬的數量,並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往上增加。
而曾經作爲血腥奴隸城的狗鎮如今已經聚集了超高數量的居民。
曾經空無一人的荒漠已經被人類填充成完畢,整個紐約沙漠都顯得密密麻麻,人潮如涌。
如果不是遊騎兵們日夜操勞,一直在努力維持秩序,恐怕早就出了大問題,但即使如此,安全事件總是在不斷髮生。
如今,地球危在難昔,在這個數量級下,人們總是會傾向於暴力活動,企圖多佔領些資源,這無可厚非。
但在李長空的計劃中,這些人是屬於低優先級的救助人羣,他們雖然大多身強體壯,但也因此總是會選擇暴力解決問題,很容易威脅到他想建立的太空秩序。
因此,李長空對第一批的先驅者頗爲謹慎,他挑挑揀揀,最終選出了十萬名勇士。
說實話這並不容易,即便是在九千萬人的數量中挑選也不容易。
首先,太空地區對於絕大數人來說是完全陌生的,會發生什麼都不好說。
其次,李長空是對這些人有要求的,他們不能是種族主義者,也不能有什麼信仰。
最後,他們需要有維持秩序的才能,最好有點理想主義的色彩,這樣他們才能挺過最初一週試驗期。
三輪篩選下來,人數已經稀少的不行,但最終還是湊了出來。
二月中旬,生態倉前往星際,他們的任務就是爲人類開闢出第一塊宇宙農田。
……
轟!
巨大的長方形飛船就地升空,拖拽着長長的尾煙,人類第一次真正的去殖民太空了。
但是,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視覺死角處,一個新的軍事基地坐落地球的另一端。
嚴格來說,這不能算是軍事基地。
而是一個太空港的一部分模塊。
“太空哨站,花費90點太空合金,才能打造出來的星際港灣,其造價換算爲地球上的一般合金,就是900合金。”
“算是兩個基地的造價,不便宜。”
李長空審視着腦海裏的資料,默默盤算着所有產物的造價。
“但以我現在的產量,這不算多貴,而且如果想建築一支太空艦隊,這是必須的付出。”
是的,這是必須的付出。
太空艦隊需要全部由太空合金打造,所以即使是護衛艦這種小型船隻的體量,其質量極爲龐大,在陸地上建築根本不現實。
這可是星艦,又不是太空生態倉。
所以,李長空只能選擇打造一個星港,用以生產艦隊。
但李長空的目標還不止於此。
地球即將爆炸,他們即將航行星間,流浪太虛。
因此,他需要有一個能生產船隻,能提煉合金,能完成一切必要活動的母艦用以承載他的智械意志。
而且,他入侵MSI的三棱堡壘時,並不是一無所獲,李長空從他們的數據庫中知道了一些消息。在穿越了3次超空間航道後,那邊星系存在一個外星鄰居。
而且這個鄰居很不友善,他們見人就殺,見球就炸,軌道轟炸是日常,種族滅絕更是非常在行,可以這麼說,只要不是他們種族的,就算是隻蟲子也活不了。
完全就是妥妥的種族潔癖,比fxs還要恐怖。
而在MSI的檔案中,他們將這個國家稱呼爲鐵心滅絕者,殺人機器,破銅爛鐵……
而更有趣的是,這個國家是一個個體意志,準確點來說,是一個格式塔智械意志,一個失控智械。
這和李長空頗爲相似。
他們自稱爲XT-489滅絕單位,他們在消除了創造者的最後一個堡壘後,得出一個恐怖的結論,那就是有機生命對XT-489的生存與擴張構成無法忍受的威脅。
如果宇宙中還有其他智慧有機生命,那就必須消滅他們。
因此他們在遇到MSi時,毫不猶豫就發動了戰爭,將MSI完全拖入了戰爭泥潭中。
但是,這對地球來說就是個妥妥的幸運事件了。
要不是鐵心們攔住了MSI的後續部隊,估計現在地球已經變成公司的尿壺了。
哪裏還輪得上李長空出來搞風搞雨?
但是XT-489滅絕單位的存在也並不是一件好事。
李長空根據從MSI裏截胡的情報中得知,鐵心們正在向太陽系擴張,並且預計就在半年後,他們的科考船就會抵達太陽系。
到那時,李長空不得不和對方發生接觸。
按照他的估計,他們有一半的可能發生衝突。
因爲李長空選擇了庇護人類們。
而XT-489的底層邏輯就是滅絕掉任何有機生命。
但反過來說,只要李長空把人類隱藏的夠好,他未必不能騙過XT-489,讓對方認爲自己是一個同類。
畢竟他也是智械,不屬於有機生命。
但李長空不會完全把希望寄託在這種只有一半概率的事情上,他要做好兩手準備。
而李長空選擇的後路就是深空母艦。
他翻找了腦海裏的許許多多資料庫,最終從一種名爲“主宰”的超級移動船塢得到了靈感。
並且還混雜了許許多多的古怪技術,比如一種名爲星艦隱蔽的技術,這種技術可以完全實現隱蔽的效果,無論是用什麼觀察技術都無法發現對方。
這種技術極其複雜,需要的科技頗爲高端,而且製作起來很是不容易,可以說,如果有一點點技術缺失,都不可能復現出來。
而更巧的是,這次運氣站在了李長空這邊。
未知饋贈者給予的科技中就完整的描述了這種科技技術,並且他還在這項科技技術中給予了創新,使其隱蔽等級爲7級!
要知道,即使是作爲銀河一霸的寰宇巨企MSI,他們的星艦隱蔽技術也只有2級!
而且還不是所有星艦都能列裝這種技術的。
只要這項科技完成,天大地大,任我遊了!
因此,這半個月,李長空就在不停的組裝工廠,不停的發射星港的部件,上太空,期望着能早些完成這項太空技術的實驗。
可以說,人類的命運,李長空的命運,全部都寄託在這項科技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