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準備靠岸賣魚
待聽到魚傾瀉而下的聲音時,他再也忍不住了,回頭看了一眼。
映入他眼簾的是甲板上再次堆積如山的小黃魚。
“看來今天有的幸苦了,要不要換你們誰來開船?”
馮曄和阿燦對視一眼,都搖了搖頭。
“不用了,凌叔,我們還能堅持。”
“要換的話,就說一聲,我們輪流着來。”
“知道了。”
馮曄應了一聲,和阿燦一起重新把拖網又放了下去,然後投入到緊張的分揀工作中。
兩人心裏都清楚,照這樣下去,接下來的分揀工作將會更加艱鉅。
甲板上來不及分揀的漁獲,會隨着收網的次數而越來越多。
但沒辦法,他們人太少了。
馮家凌又不可能放着船不開,特意停下來分揀。
時間就是金錢,
他們只能儘量加快速度,在下一次收網之前多分揀一些。
“哎,沒想到這邊的魚隨隨便便拖一網就這麼多,失算了。要是來的時候多帶一個人就好了,這樣就能忙的過來。”
阿燦邊分揀邊感嘆道。
“是啊,誰能想到這裏的漁業資源會這麼好。”
馮曄也深有同感。
他是真的錯估了這年代的小黃魚汛期的威力。
原以爲多一個馮家凌就能忙的過來,沒想到還是捉襟見肘。
失算!
大大地失算!
“看來下午靠岸後,我們得想辦法找一個船工纔行。否則,光靠我們三個,太辛苦了。”
阿燦一邊說着,一邊快速地將一條條魚扔進正確的筐裏。
馮曄搖搖頭:“現在說這些沒用,去哪裏靠岸賣魚都不知道。”
“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等靠岸賣完魚再說。”
“關鍵是我們能不能找到人都是個問題,人生地不熟的,誰會相信我們?”
“那怎麼辦?”
阿燦頓時傻眼了。
“到時候再說吧,現在我也不知道。”
馮曄也有些頭疼。
他心底倒是有一個辦法。
只不過依然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等人到來那都是兩天之後的事了。
或許,在接下來的兩天,他們還得繼續辛苦一下。
第三網收上來的時候,甲板上來不及分揀的魚更多了。
這一網的貨同樣很多,倒出來後又堆積成了山。
馮曄和阿燦相視苦笑,都有點頂不住了。
雖然是坐在矮凳上分揀,但一直彎着腰,也是很累人的。
“不行,得換一下,讓我爹來分揀一會,我去開船,順便休息一下。”
剛把拖網整理好放下去,阿燦看着滿甲板的魚,滿臉疲憊地說道。
魚多是好事,就是太累了。
“嗯,那我再堅持一下,等收下一網再換我開船。”
馮曄也想休息。
但阿燦先提出來了,他只好再等一等。
“好。”
阿燦攥拳捶了捶痠痛的腰,轉身去了駕駛室。
馮曄則繼續埋頭苦幹,儘管疲勞,但活必須幹,一刻也耽誤不得。
隨着時間的推移,他們又收了兩網。
收穫都還不錯,每一網都大差不差。
時間也來到了下午三點多,海面上作業的其他漁船有的已經開始收工返航了。
馮曄在駕駛室裏注意到那些漁船的動態,也覺得是時候考慮靠岸了。
他回頭大聲向阿燦父子喊道:“凌叔,阿燦,今天就到這裏吧,別下網了,該找地方靠岸賣魚了。”
正在整理漁網的馮家凌擡頭看了看天色,點頭道:“那就這樣吧。”
“凌叔,你也累了三個多小時了,要不換你來開船吧。”
“也好,人老了,我這腰還真的有點受不了。”
馮家凌也沒有推辭,走進駕駛室接手了駕駛的活兒。
“凌叔,咱們去哪裏靠岸?”
馮曄走到駕駛室門口,又回身問道。
馮家凌沉思片刻,回答道:“我們以前的船隊去的是長古島,大概是在西南方向,但能不能找到就不知道了。”
“大海里找一個海島太難了,不現實。”
“那你說怎麼辦?”
馮曄皺着眉頭想了想:“要不然跟着返航的船走,看他們去哪裏。”
“這倒是個好辦法。”
馮家凌頷首,“這樣,我把船靠上去問一下。”
“最好是去大一點的地方賣魚,而不是那種只有一兩個村子的小島。”
“像長古島就很大,是一個鎮級的海島,有專門的碼頭。”
馮曄也點頭道:“確實大一點的地方好,小漁村可能會排外,或者故意壓低收購價,也不方便我們補充物資。”
“就是這麼說。”
海面上已經收工的漁船不少,除了東邊,往其他任何方向的都有。
馮家凌特意挑選了一艘正往西南方向行駛的漁船靠了過去。
馮曄去了船頭,待旭日號靠近了那艘漁船,就看到對面船的甲板上堆滿了一筐筐的小黃魚。
而且甲板上還有一大堆沒有分揀的,三個老漁民在彎着腰忙碌着。
顯然,也是最後一網收上來的。
他向對面漁船上的人揮了揮手,然後用普通話大聲喊話詢問。
只不過他的普通話並不正宗,帶着濃重的閩南腔調,有些蹩腳。
而那三個老漁民好像也不會講普通話,用着他們當地的方言回覆,嘰裏呱啦地說了一大堆。
然而,馮曄卻一個字都沒有聽懂。
也不知道他們說的是哪裏的方言,唯一能確定的是肯定不是海中洲本地方言。
因爲他上輩子聽海中洲本地人說過,也學了幾句簡單的常用語。
他是沒法子了,雞同鴨講,根本就沒法溝通。
正當他準備轉頭跟馮家凌說換一條船時,其中一個漁民又說了幾句他聽不懂的話,並指了指駕駛室方向,然後就轉身去了駕駛室。
馮曄被搞得一頭霧水,沒有明白對方的意思,但不妨礙他決定等一下。
片刻後,駕駛室裏出來了一個年輕人,看着和他差不多年紀。
這會兒,馮曄終於算是明白了,原來是去換人。
果然,這年輕人會普通話,雖然也像他一樣,不怎麼標準,帶着濃重的口音,但最起碼能懂,彼此可以溝通交流了。
年輕人一走出來,就大聲問道:“有什麼事嗎?”
馮曄也不囉嗦,單刀直入地問道:“能問一下你們去哪裏靠岸賣魚嗎?”
“長古島。”
年輕人指了指前方的漁船,又說道,“往這個方向走的漁船大多都是去長古島。”
馮曄一聽,樂了。
還真是巧了,馮家凌剛剛提過長古島,就碰到了去長古島的漁船。
“那太好了,我們也是想去長古島,能不能跟着你們走?”
“沒問題,跟在我們後面就行。”
“謝謝,太感謝了。”
“不用客氣,出門在外討生活都不容易,互相幫助是應該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