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發現了一艘沉船……
畢竟這玩意兒有足絲,而且固定在了海底。
十多分鐘,他帶下去的網兜就裝滿了。
容量畢竟有限,帶子又大個,裝不了太多。
實際上,個數也確實不是很多,也就30多個,連40個都不到。
但是,重量卻是不輕。
每一個都在一斤上下,加起來得有三十多斤了。
看着滿滿當當的網兜,馮曄心中不禁充滿了喜悅。
他掃視了一圈,在可視的範圍內沒有發現阿燦的身影,也不知道是從哪裏下水的。
他也沒去找的想法,轉身就往海面游去。
網兜留在海底,沒必要費勁地帶着上浮。
他早有準備,繩子足夠長,等人先上去了,再往船上拉就是了。
小抄網是白帶了,這一趟只看見些小魚小蝦,沒有碰到值得抓的貨。
衝出水面一看,發現旭日號距離有點遠,在二十多米開外。
其實也不奇怪,他下水的時候船錨剛放下去,都還沒有抓牢海底,肯定會有位移。
他連忙遊了過去,抓住船舷,爬了上去,隨後把還在海底的一網兜帶子也拉上船。
清晨本來就有點涼,還一身的海水,加上被海風一吹,就更是涼颼颼的。
馮曄趕緊鑽進船艙,用毛巾胡亂地擦了擦身上的海水,把衣服穿了起來。
潛水一次,就得休息足夠的時間,不能連續下水。
剛好可以趁休息的時間,把早飯弄來吃了。
暫時沒什麼配菜,他就拿了幾個帶子出來處理。
這時候的帶子性腺成熟,卻又還沒有繁殖,正是肥美的時候。
要是再過一個月左右,帶子開始繁殖,消耗了大量營養,肉柱變瘦,口感就不行了。
剛把帶子殺了,肉柱取下來,阿燦就從船邊不遠處冒了出來。
“怎麼樣?拔了多少?”
“三十多斤吧,反正是裝滿了。”
阿燦說着,將網兜的繩子扔上船,然後手腳並用往船上爬。
“早上天涼,趕緊去把衣服穿上。”
馮曄邊說邊接過繩子,一點一點地往上拉。
不一會兒,一大包黑乎乎的帶子就被拉到了船上。
同樣都是大個頭,幾乎每一個都比手掌大。
他欣喜地道:“看來這底下的帶子挺多,面積挺廣的。”
“嗯,我估計收個幾千斤一點問題都沒有。”
阿燦擦着身上的海水,眉宇間盡是喜色。
馮曄將這一網兜的帶子倒進筐裏,嘩啦啦一陣響,卻看到裏面還有幾個扇貝和海螺。
“你還撿到了其他東西?”
“剛下水就看到了,就順便撿了,還碰到了一小羣九節蝦,可惜我沒有帶抄網下去,只能看着它們溜走。”
“那可真是有點可惜了。”
馮曄不禁有些惋惜。
沒口福啊!
他搖了搖頭:“我倒是帶了抄網,可啥也沒碰到。”
阿燦穿好衣服後,也一起動手。
扇貝和海螺處理起來很簡單,只需要將外殼清洗乾淨就可以扔進鍋裏去煮。
兩人忙碌了一會兒,就將早餐弄好了。
簡單的粉幹,配上鮮美的帶子肉柱、扇貝和海螺,味道卻也不錯。
“這帶子肉柱真是不錯,又鮮又甜,口感筋道。”
馮曄喫着,忍不住稱讚道。
“確實很鮮,就是肉有點少,一個帶子就只有一口肉。”
帶子的外殼超大,只是能喫的就只有肉柱。
不像扇貝,除了殼全都能喫。
當然,最好是把扇貝肉上面的黑色物質去掉。
那是扇貝的消化腺,其中含有較多的食物殘渣、以及可能有重金屬、毒素等有害物質。
喫完了早飯,又休息了足夠長的時間,兩人才再次開工。
斷斷續續地來回了幾趟後,阿燦剛一上船,就迫不及待地道:“曄哥,我發現了一艘沉船……”
“沉船?這底下有沉船?”
馮曄驚訝得瞪大了眼睛。
“嗯,我也是無意中看到的,也驚訝了一下。本來還想過去看看,但想着還是先上來,等下次咱們一起去。”
“什麼年代的?什麼樣的船?漁船還是貨船?”
“是一艘木船,我看到了桅杆,至少也是好幾十年前的船。而且挺大的,看樣子不像是漁船。”
“也就是說很可能是貨船了?”
“我覺得應該是,就是不知道船上有沒有寶貝。”
“等休息好了,潛下去看看就知道了。只不過海水腐蝕的厲害,就算有寶貝,除了金銀和瓷器,其他的估計也沒啥用了。”
“要是真有金銀就好了,其他的沒用了也不可惜。”
阿燦搓着雙手,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心裏也充滿了期待。
他這時的腦海裏,想起了去年撈起來的金條,他可是分到了15根。
這要是再撈到一批,該犯愁往哪裏藏了?
不過,黃金這東西,誰還會嫌多,肯定是多多益善啊!
“是啊,要是真有金銀,我們可就發大財了。”
馮曄也點了點頭,他同樣充滿了期待。
沒想到空了一天沒有出海,今天出來就有驚喜。
同時,他不由得慶幸給了他爹和凌叔兩套潛水裝備。
正是他們找到了這一片長滿帶子的海域,他和阿燦今天才會想着潛水拔帶子。
要不然的話,就錯過了這條海底的沉船。
不過,這船上是否有寶貝,一切都還是未知,還需要等下潛下去看了才知道。
只是,希望不要讓自己和阿燦失望纔好。
他掃視了一圈四周的海面:“剛好這附近都沒有船作業,要真有寶貝也方便我們弄上船。”
阿燦嘿嘿地笑着:“我都有些迫不及待想去海底看看了。”
“不着急,身體要緊。
馮曄拍了拍阿燦的肩膀,叮囑道:“剛剛潛了一次水,一定要休息夠了才能再次潛水。”
阿燦連連點頭:“放心,我明白,不會逞強亂來。”
這會兒沒有像早晨那麼涼了,不需要把衣服穿上。
兩人都只穿着一個褲衩子,躺在甲板上一邊曬着太陽,一邊趁機休息,恢復體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