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投資越大,回報越大
另外,還有這個月的固定工錢150塊,也一併發了。
今天已經是25了,都到月底了,提前幾天發也無妨。
葉琛亮他們五個人拿到錢和紅包,高興的合不攏嘴。
固定工錢150塊,提成差一點500塊,還有50塊的紅包。
這一趟出海,他們每個人都差不多掙到了700塊錢。
這是他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謝謝老闆。”
他們紛紛向馮曄道謝。
馮曄笑着說道:“不用客氣,這是你們應得的,你們幹得好,我們纔會掙得多,以後好好幹。”
“放心,我們肯定會好好幹。”
杜玉林拍着胸脯保證道。
其他人也是紛紛點頭。
“等時間差不多了,你們就把魚艙裏的貨提前搬出來,放到甲板上,免得臨時搬手忙腳亂,還耽誤時間。”
“哎,好好好……”
“下次出海的時間,暫時定在下個月初一,如果有變動,會通知到大家。”
“記下了。”
等到差不多距離村子還有半個小時的航程,一個個就幹勁十足地去魚艙搬貨。
他們倆倆一組,將裝滿雜魚小蝦的筐子從魚艙裏擡出來,整齊地堆放在前甲板上。
上次是因爲天氣的原因,沒有留雜魚小蝦回去曬。
而這次,因爲碰到颱風,貨也不是特別多,大概在一萬五千斤左右。
一筐接着一筐搬出來,將前甲板堆的滿滿當當的。
直到堆的只剩下一條過道,他們才停下來。
而這時,東昇號也行駛到了村子外面的海域。
遠遠地看着漁村,到處都是炊煙裊裊,顯然是家家戶戶在準備午飯。
碼頭上停滿了船,大大小小都有。
今天的海浪變小了,但對於小木船來說,還是有點大,肯定是不敢出去。
拖網漁船倒是可以出去,影響是有,但不是很大。
不過,看這樣子,今天應該沒有船出海捕魚。
可能凌晨三四點的時候海浪不像現在這麼小,都沒敢出去,只好留在家裏休息了。
岸邊一個人影都沒有,靜悄悄的。
馮曄看着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
出海半個月,終於要回家了。
東昇號緩緩減速,瞅好位置,在豐收號旁邊停了下來。
這會兒,馮曄他們都不禁有些發愁。
此時岸邊沒有人,自然也就沒有船出來接他們。
那麼,他們該怎麼上岸呢?
難道讓一個人游到岸邊去嗎?
可這海浪對於游泳來說,還是有點大,不安全。
又或者,在這裏等着,等到有人發現?
可這也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正當他們發愁的時候,從馮曄家裏出來幾道身影,小跑着往碼頭而去。
雖然隔的有些遠,看不真切,但馮曄還是一眼就認出了跑在最前面的身影就是他爹。
沒過多久,馮家清就開着船過來了。
“阿曄,你們回來的也太晚了吧?昭軍他們十點多鐘就回來了,你們倒好,這個時候纔到。”
“去了趟船廠,跟李廠長聊了兩個小時,所以耽擱了。”
“聽昭軍說你們去訂收鮮船了,聊的怎麼樣,訂下來了嗎?”
馮曄苦笑了一聲:“還沒有呢,價格有點貴,36萬……”
“啥,36萬?這收鮮船怎麼這麼貴?”
馮家清被他報出的價格嚇了一跳,聲音都不禁拔高了幾分。
“可不是嘛,我們也覺得貴,可沒辦法,現在就是這個價。”
“什麼配置啊,居然要這麼多錢?”
“長36米,寬7.2米,185噸……”
馮曄一邊說着,一邊從挎包裏拿出一張紙遞給他爹。
這張紙是李廠長整理過後的收鮮船配置清單,上面清楚地寫着收鮮船的各項配置和參數。
離開的時候,馮曄順手就帶走了。
馮家清接過清單,仔細地看了起來,眉頭越皺越緊。
“同樣是36米,這收鮮船也就寬了一點,居然比漁船貴了那麼多……”
“它倉儲空間大,載重高啊。
雖然沒有絞綱機、卷網機那些設備,但有冷藏設備。
另外,各個艙室的設計也不同,也是要花錢的,而且不便宜。
最重要的是載重有185噸,出海一趟,收六七條漁船的貨沒有一點問題。”
東昇號名義上能有六七十噸的載重,但魚艙的容量沒有那麼大,裝滿了也只有三四十噸的樣子。
而在海上作業的漁船,不可能等到魚艙裝滿了才聯繫收鮮船。
正常來說,不管收穫好不好,一般兩天就會聯繫一次。
哪怕就是收穫再差,最多三天也必須聯繫了。
因爲現在的漁船大多都沒有裝製冷設備,全靠冰塊保鮮。
不及時聯繫收鮮船把漁獲收走,冰塊的消耗就太大了。
而且,貨也有可能會不新鮮。
也就是說,聯繫收鮮船的時候,一條漁船上的貨頂多也就二三十噸。
這還是運氣好的情況下,運氣差點,十幾噸都有可能。
這樣一算,一條載重高達185噸的收鮮船,收六七條漁船的貨肯定不在話下。
也就是現在海里的資源還算好,等到以後資源越來越少,捕魚的難度越來越大,能對接的漁船更多。
“唉,我也知道它好,可這價格,實在是太貴了。”
馮家清嘆了口氣,“一下子要拿出這麼多錢……”
馮曄理解他爹的心情。
畢竟36萬不是小數目,哪怕他們掙了一些錢,也拿不出這麼多錢。
“這又不是一下子就要付清,只要先付30%定金就可以了。”
“我當然知道,可這麼多錢投入進去……”
“投資越大,回報越大。
這是前期必要的投入,肯定能回本。
您上次也跟着出海了,若是我們自己有收鮮船,不說多了,多掙一萬塊錢沒問題吧?”
“那肯定是沒問題的。”
馮家清點了點頭,“那也不能匆匆忙忙地下訂單,先去其他船廠問問,指不定就有的船廠會便宜一點。”
“我知道,貨比三家嗎?”
馮曄笑了笑,“等過兩天,忙完阿燦家的事,我們就去市裏問問看。”
“也別隻去市裏,像隔壁縣的船艙也可以去問問,多跑幾家,或許就能問到個最低價。”
馮家清囑咐道,“這事兒得慎重,馬虎不得。”
“行,聽你的……”
馮曄沒跟他爹爭論。
正好月底了,也不準備出海,有幾天空閒時間,多跑幾個地方也行,無非是燒點油的事。
要是真的問到了更便宜的船廠,省下的錢可不止一星半點,夠東昇號燒好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