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通脹一來,致富的門路千千萬
週末一系列重磅新聞的發佈,令人對今天的行情不禁產生了很大的期待。
所以,李峯很早就來到了營業廳大戶室。
可,剛剛坐下,旁邊的肖博喊道:
“李峯,看到這個新聞了沒?真沒想到,曾經風光無限的一汽大衆,竟淪落到了如此地步。”
“嗯?”李峯聞言,忙探頭望去,只見肖博身前的電腦屏幕上,出現了一副廣告宣傳語,“一汽大衆,正處於最後的,也是唯一的轉型窗口期,除了背水一戰,我們無路可走,唯有萬衆一心,向死而生。”
言辭頗爲悲壯,令人聞之愕然。
要知道,曾幾何時,一汽大衆製造的合資汽車,可謂橫掃千軍,常年霸榜。
卻未料,短短几年,油車行業便被電車邏輯顛覆,被擠到了一角,不得不向死而生。
真是滄海桑田,世事如棋。
當年膠片相機遭遇數碼相機;諾基亞功能機遭遇蘋果智能機的一幕,又在汽車行業復現。
“聽說上個月,合資車的整體銷售量又降低了兩三成,這還是車價大幅度降低的情況下,”肖博解釋道,“而且,據統計在中低端車型中,國產車銷售均價已經到了15萬元,合資車的銷售均價降低到了14萬元,合資車竟然成了低端車的代名詞了。”
“德系車還好點,懂得變通,也在積極地嘗試着向死而生,最擔憂的應該是日系車,面對電動車智能化的趨勢,日系車現在是一點危機感沒有……”
肖博侃侃而談。
老陳聽了,眉頭一皺,反駁道:
“也不能這麼說,前幾天的新聞你沒看?日本汽車業利潤又創新高,豐田利潤翻倍!日產利潤增加90%,怎麼人家就不行了?”
“切——”肖博輕蔑地說道,
“老陳你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日本汽車利潤暴增的原因,是因爲它們一直在擡升美國的汽車售價……不光一手車價格在擡升,二手車價格也一直在擡升……同樣一輛車,毛配置沒有,還比咱們國內售價高好幾萬元!”
“你說這種連個倒車雷達,連個簡單的車機系統都沒有的毛坯爛車,也只有在美國這個封閉市場裏賣高價,割美國人民的韭菜了,在咱們國家市場,它除了降價,還是降價,還不一定賣得出去。”
“這——”老陳有些詞窮。
的確,過去的兩年裏,國內的汽車市場那真是掀起了狂風暴雨般的降價狂潮。
一方面是新能源車宣傳“電比油低”,一下子把入門款A級別新車幹到了7.98萬元,另一方面是傳統油車市場宣傳“油比電強”,不得不把油車價格壓到了6.99萬元以內。
國內的汽車價格,斷崖式暴降。
這明顯和肖博所說的,美國市場汽車價格普遍暴漲兩三成的事情,有些對不上號。
同一個地球,兩個市場,同一個產業的走向卻分道揚鑣。
這背後,則是市場的封閉與開放,技術的變革與停滯,通脹與類通縮的區別。
肖博顯然說到興奮之處,笑道:
“老陳,你的知識儲備應該更新了,別的不說,就說現在新能源汽車常用的自動泊車吧,國產新勢力競相上馬,已經成熟得很了,可日德兩系至今沒見實現,在未來的一兩年內,估計也很難實現。”
“現在的汽車迭代速度,就是手機速度,一年一小改,兩年一大改,一步慢,步步慢……”
“以前它們看不起咱們國產車,現在他們看不懂,以後他們是追不上了……”
肖博說得慷慨激昂,頭頭是道。
背後凸顯的是全球汽車工業的縮影。
2023年我國汽車年銷售量在3000萬臺,是全球最大、最重要、競爭最激烈的的汽車市場。
可以說,得中國汽車市場者得天下。
在這輪汽車行業的變革中,國產車正在肉眼可見地,一步步佔領着國內市場,並將逐步向全球擴張,其背後則是我國製造業競爭力的飛躍。
汽車這隻“蝴蝶”,只是微微地扇動了一下翅膀,全球數個重要行業都將要發生根本性的變革,以及由此對各國經濟造成無可逆轉影響。
討論着,A股開盤了。
今天,上證指數低開在3139點,然後開始慢慢向上爬升。
盤面上,航運造船板塊異常活躍,集運歐線再度暴漲10%以上,創下3976點近日新高,從年內最低點算起已經翻倍。
中遠海控一馬當先漲超5%,創下14.12元的新高,身後中遠海油、招商輪船也大漲超過3%,創下新高……中國重工、中國船舶的漲幅也不俗。
反觀,前幾日活躍的有色金屬、煤炭、白酒、房地產走軟。
A股各個板塊之間的輪漲,似乎是越來越“科學”了。
股友問答:
1、“愛喫雞湯泡炒米的古皇”:作者大大您好,請問能分析一下歐線嗎,最近漲的太猛了。
集運歐線期貨最近漲勢很猛,原因有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第一、紅海危機。
胡塞封鎖紅海,襲擊過境英美等向以運送物資的船隻,這導致大量的集裝箱船不得不繞道好望角,導致了航線變長和船期延誤。
第二、歐洲補庫存週期開啓。
經歷了2022-2023年的去庫後,今年國外開始大量補庫存,造成對集裝箱運力的增加。
第三、船公司控制運力。
現在集運行業處於龍頭壟斷狀態,逮住這種供需不匹配的情況,就開始停運力,薅羊毛了。
集運是通脹的前頭兵,中遠海控老大哥是通脹小弟們的指路明燈,祝願大哥多漲點,慢慢漲,小弟們跟上也喝口湯。
2、“辰小天”
大哥,有個問題,現在水電煤氣甚至水果蔬菜這些基本消費需求都在漲價。很明顯通脹會逐層傳導。但是老實說目前領工資的我們收入並沒有增長。將來有可能從哪些方面增加居民的消費能力?溫和慢漲的股市有可能是其中一個
貨幣,貨幣,有貨纔有幣,先有貨,後有幣。
每一分錢的背後,都對應着一分錢的貨物,這種貨物有時候是實物,比如糧油、礦產、工業品等等;有時候是服務,比如醫療服務、法律服務、中介服務、維修服務,甚至運輸、展覽、宣傳等等服務;也有時候是虛擬物品,比如購買點卡、打賞主播、購買虛擬貨幣、投資投機股票、期貨、債券等等等等。
在上一輪週期中,由於房地產業的下滑,不僅僅導致了房產,以及房地產周邊產業鏈產出的實物的減少,還減少了其中產出的各種服務,譬如中介服務、金融服務、宣傳推廣服務等等等等,以及帶動的一系列其它類比的裂變服務。
這些貨的減少,必定會導致幣的緊縮。
以此類推,2021年展開的房地產、教培、網金、醫療等整頓,實質上就是對行業的變革,對經濟進行的緊縮對衝措施。
這也是現如今,經濟在低谷,產業在涅盤的前奏。
唯有變革,才能繼續增長,也唯有自我革新,才能低速輕裝前進,也唯有苦難才能出英雄。
如果沒有過去幾年的苦日子,是換不來現在的好日子,只有經濟降速,才能逼迫社會變革和進步,才能爆發出新的生機。
否則,社會思潮依然還會朝着最大慣性發展,在房地產業、在教培、在網金、在醫療等等行業裏面,撈快錢,賺錢中錢,以錢生錢。
整個社會會會變得越來越浮躁,社會中的人的思想也會變得越來越浮躁,只喜歡短平快、撈一把就跑,
又怎麼能踏下心來,耐心攻克那些難關,專心研發那些被封鎖的產業,從而突破自己的極限,促進新的產業的出現呢?
現在很多人的抱怨,也只不過是對過去賺快錢,賺容易錢的回憶罷了,是不適應,現如今平穩生活的,無味吐槽而已。
萬幸,苦難的日子,已經逐漸過去,美好的未來,正在冉冉向我們走來。
未來,隨着新一輪通脹,新一輪繁榮的到來,新一輪的利益分配又要展開。
通脹一來,致富的門路千千萬。
萬業將會競相綻放,只看你自己能不能,發現,並把握住。
這章寫得感覺還不錯,有空股友們就薅一把羊毛,送個免費的爲愛發電吧。
你的支持,是我更新的動力。
喜歡終極牛散請大家收藏:終極牛散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