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6章 科技福利
包子機的原理,跟臘腸的製作工藝差不多,堪稱“簡單粗暴”:用同心圓管分別輸送面和餡料,製作出“包子餡兒”腸,然後利用下方的液壓夾緊裝置,“夾”出包子。
這樣的包子機,製作包子的速度相當快,不過卻對發麪有要求,不能太硬。因此,這樣的包子蒸出來之後,喫到嘴裏,感覺有點鬆軟。
本來周巖打算直接沿用這樣的結構,可動手設計了半個多小時之後,周巖無意中想起了掛在自己腦袋裏的那些大師徽章,覺得有點慚愧,隨即改變了想法。
爲了保證包子的形狀以及口感,周巖重新設計了核心機械機構,將灌“包子腸”式的機構,改爲蓮花瓣鋼爪夾包子式的機構。
包子機的核心機構,上方有十二個工位:三個餡料口,三個帶着不追鋼球的鋼柱,以及六個空工位,每四個工位爲一組。
與餡料口和不鏽鋼球相對應的,是下方的十二個蓮花狀不鏽鋼機械抓。
不鏽鋼機械抓接到來自於供料機構送過來的麪皮後,旋轉至下一工位,被液壓裝置託舉,跟上方的不鏽鋼球“相遇”。
相遇之後,麪皮被壓城碗狀,抻開。
之後,工位繼續旋轉,蓮花爪轉至餡料口,接受餡料,然後蓮花爪抓合封口,而無此同時,被抻開的麪皮,回彈,夾緊餡料,保證了包子的口感。
而後,蓮花爪轉至下一個工位,包子被退出循環,而蓮花爪繼續旋轉至下一個麪皮供料口,接受麪皮……
週而復始。
周巖用一個上午就完成了核心機構的設計,不過,細化整個包子機,卻用了將近四天。
純機械機構的設計,倒是沒什麼冒出,可包子機上的氣動機構,卻很是費了周巖一番功夫:加工精度要求高不說,還得設計伺服機構和控制電路。
所幸,整個包子機的核心機構動作並不複雜,控制電路也不需要設計得太複雜,只是爛大街的8086單片機就足以扛起衆人。
當然,四天時間,周巖也沒有全部用來製作包子機,其中還有找半天被周巖拿來製作動畫演示了。
週末,完成了收尾工作的周巖,將演示動畫拿給了自家小舅。
李玉林蹲在筆記本跟前,看了足足五遍演示動畫,看完之後,滿懷欣慰地轉過身,看着周巖:“石頭,你這大學上的真值!”
李玉林還以爲周巖只是說說,設計一個包包子的簡化裝置就完事兒了,沒想到的是,外甥竟然來真格兒的。
當然,看過演示動畫之後,李玉林還有一絲困惑,指了指電腦屏幕:“石頭,這玩意兒咱們拿着沒辦法加工吧?”
“有圖紙!”
“那就好!”
第二天上午,早飯過後,李玉林早早地打了烊,帶着周巖跑了一圈周邊的機械加工廠,將圖紙散了出去。
週三,甥舅倆將撒出去的圖紙連同加工好的機械零件、採購來的電機和氣動機構一起搬回了店裏。
“石頭,剩下的就交給你了!”
雖然周巖拍着胸脯打了包票,自己能武裝起來,可李玉林心裏依舊沒什麼底氣。
不過,看着自家外甥熟練地利用不鏽鋼焊機焊接零件,李玉林懸在半空的心,終於是放下了一半。
周巖同學在虛擬空間裏鍛鍊了五六百年的麒麟臂,到底不是蓋的,只用了一上午的時間,就將機器組裝了起來,焊接上提前準備好的電路之後,整臺機器就算是完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