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一線都是情 (待發表)
六十年代末,我們全家九口人(那時nainai、叔叔的戶口也在我家),僅靠父親每月四十多元錢的死工資度ri,家庭生活十分困難。我們居住在十分簡陋的兩間半平房裏,度ri如度年,喫的是山芋片子燒稀飯,穿得是帶有補丁的舊衣裳,更別說穿新鞋子了,就是母親做了一雙新鞋子,也是新老大,舊老二,縫縫補補老三穿。這樣的生活條件,一直維繫好多年。
一ri,父親的一位戰友攜家室來我家做客,寒喧一陣後,父親讓我們出來見過客人,看到我們腳上穿的帶補丁的破鞋時,客人忍不住地直搖頭,從那以後,我們再也不必爲沒有新鞋穿而反省了,很快,chun節臨近,這時,印大娘總是將我們掛在心上,她提着親手做的鞋子來到我家,有凍天穿的棉鞋,暖天穿的布鞋。記得印大娘給我做的第一雙鞋是棉鞋,棉鞋是白se的平布底,黑se的幫子,給姐姐做的平布鞋繫帶子的。當我們兄弟姐妹六個穿上印大娘做的鞋子時,她還關切地問我們合不合腳。
以後,印大娘爲我們做鞋子從不量尺稱,每次做的都是一腳穿的。穿上新鞋,我們甭提有多高興,幼小的我哪裏知道,還以爲是印大娘在集市上買的。稍爲大了些,我們才知道,這麼些年來,印大娘一直這樣爲我們親手納鞋子十多年。有一回,我將腳上穿得新鞋脫下,仔細端詳,那鞋可凝聚了印大娘的一片心血,那鞋底的做工jing制,布一層一層粘在一起的,底厚一公分,還要經她一針一線地納出來,沒有一定的功夫是做不到的。
有回父親帶我到印大娘家竄門,眼前的一切,讓我見了真叫人寒酸,原先我還以爲他們家多麼富有,多麼好,其實印大娘的三個子女腳上穿的鞋,還有衣着並不比我們好,居住的條件十分簡陋,室內一片漆黑,沒有一絲光線,還不如我們居住的環境好,但印大娘常年這樣關懷着我們,將無限的愛給了我們。
以至後來,我在穿着上十分儉樸,養成了皮鞋穿破了補,補了後再穿。現在我腳上的皮鞋是牛筋底,鞋幫兒已經補過三次,仍然捨不得丟掉。因爲我總是忘不了印大娘給我們納鞋底做新鞋子的情景。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