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活的主兒 (待發表)
面對社會這所沒有圍牆的大學,使我切身體會到,無論做什麼事情關鍵在於一個“jing”字。
我中學畢業得早,走出校門算來已有三十多年了。1976年初,我響應**的號召,奔赴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雖說高中畢業,說一句讓朋友你笑破肚皮的話,當時我的文化水平還不如現在的二年級小學生。請讓我慢慢寫來。下放第二年,所在鄉村學校缺美術老師,我幸運地成爲一名民辦教師。一回,其他老師都去上課了,校長讓我按時敲擊鈴鐺,到了下課時間,竟然不認得鍾,將下課鈴打錯了,學生提前一刻鐘衝出教室。也就是這個重大的“失誤”,對我觸動很大,改變了我。當ri,我借來了小學的課本,將自己關在土坯草屋裏,不畏蚊咬,頂酷暑,用一週時間給自己突擊補課,效果明顯,這更加促使我往“自學”這條路子走下去,在當時不講學習的環境裏,很少有人投入學習,一到晚上,附近村子放電影,大家蜂擁而去,我呢,繼續堅持自學。後來,我又借來中學課本,向中學文化課程衝刺。當時,無論是補習文化課,還是教書當中,原學校的童壽泉老師(已病故)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他彷彿一面鏡子,童老師教書育人,對自己嚴格要求,他善於思考,無論做什麼事都容不得一點馬虎。從他批改作業、上課及與他下棋當中可以看出來。受他的影響,我學會了思考。其實被抽到村學校任教,主要是校長看中我的特長,他並不指望我教數理化什麼的,將初二、初三兩個班的美術課交給了我。後來,學校缺教師,校長又讓我教初二物理,小學算術。所以說,如果沒有農村這個廣闊的天地加以改造,我是走不出來的,只會在原地踏步踏。僅一年半時間,我自學完了中學全部的課程,這些,對我回城後參加招工考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參加工作後,我被安排在車間當了一名保全工,整天拿着板子與設備打交道,閒着的時候,我掏出隨身帶的速寫本畫起來,常常引來一些工友圍觀。這個時候,我的舉止引起了車間主任的重視,當時,車間搞文書的正好調走,缺人,我有幸被抽調到辦公室,開始了長達二十多年的政工。從事政工後,我獨擋一面,攝影、繪畫樣樣都來,整天忙不過來,根本就沒有想到寫稿子。一次不經意中,拿起《銅陵報》,看到我們車間一名保全工在報上發表文章了,這就讓我感到喫驚。記不清多少次會上,車間主任當着我們的面,表揚那名保全工,說他在報上發表文章真了不起。聽者有心,我覺得自己的壓力特別大,開始動手寫稿子了。拿起筆卻不知從哪下手,我認真學習別人的新聞稿,寫了一篇百字消息發表在《銅陵報》上,主任看到我的新聞稿件見報了,還表揚了我,這次表揚對來我說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我感到羞愧。我知道今後的路子還很長,沒有一定新聞寫作水平是不行的。1994年我報名參加了電大新聞班的學習,四年業餘學習過程中,我堅持多看、多寫,向同行請教,幾年下來,已有數百篇新聞稿件發表在zhongyang人民廣播電臺、《銅陵ri報》、《安徽ri報》、《中國紡織報》、安徽人民廣播電臺等十多家新聞媒體上,新聞稿多次在市裏開展的好稿評比中獲獎。
1997年底,企業重組後辦了企業報,我參與辦報近二百期(前面五十期一至四版全由我一人編輯)。成爲企業報編輯後,我認爲自已責任重大,需要多學習、多寫點,才能勝任本職工作。2003年初家裏上了寬帶網,在網上瀏覽,看到不少過去要好的朋友在全國各大報刊上發表文學作品,而且稿件都是通過網上投稿,既快又省時,我便自費申請了一個網站,開始只是上傳一些圖片,到了2003年底,開始寫些文章放在網站上,儘管沒有發表,看着自己的文章在網頁上甭提心裏有多高興。不久,我便試着將文章投給一些報刊,很快發表。我的文學處女作《家譜》是發表在《中國華源》報上,對我的促進很大。從2004年元份開始進行文學創作,訖今,已在《chongqing晚報》《洛陽晚報》《青年博覽》《金陵晚報》《銅陵ri報》《安慶ri報》《中國華源》《南海ri報》《江淮時報》《合肥晚報》近六十家報刊上發表小小說、散文、筆記小品、故事等近二百篇。
我永遠不會忘記曾經給予過我幫助的老師、編輯及廣大文友。說真的,如果沒有你們在每個階段的真誠幫助,伸出熱情之手,現在的我仍然停留在小學二年級水平上。如果說我是生活主兒,不如說,老師、編輯及廣大文友纔是我終生難忘的老師。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