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牡丹有緣 (已發表)
欣賞小季的畫,越看越耐看。一回,我看好他的一幅作品,便將畫子拍成照片,寄給報刊,沒過多久發表了,這幅作品發表後,對小季的促進更大了,之後,只要市、公司有美展,他都積極參加。2004年的華源集團舉辦國慶55週年書畫展,他的作品參展併入選《華源職工書畫攝影作品集》。
與小季在一起,我們總是離不開繪畫,談論最多的話題也就是畫牡丹。這時,我總是忘不了勸他要趁父親健在,緊緊地抓住這個機會,跟父親多學點畫牡丹的技法,將來必有用。“哈,哈,有時碰到好的,我的作品與父親畫的牡丹很難區分。”小季自信地告訴我。
其實,牡丹的技法遠非這些,它的學問博大jing深,畫好牡丹非一ri之寒。許是我勸說產生了效應,後來,小季向他父親提出繼續學畫牡丹,老畫家卻說:“兒呀,你有的是時間,甭急”。小季聽了父親的話,也沒強求,他只是想從父親那帶走幾幅畫卻沒能如願。
有段ri子沒見到小季。那天,在單位班車上見到了他。我關切地問:“後來,到你父親那學畫牡丹了麼?”我是個急xing子人,與小季見面總是離不開畫牡丹,只見小季一臉的苦衷,面se難堪,看他樣子,他家發生了什麼事,經我再三追問,小季告訴我一個不幸的消息,他的父親前不久去世了。這突如其來的噩耗,讓我大喫一驚,我不時地安慰小季。
“父親得病快,走得也急。”小季的雙眼顯然有了淚水,悲痛萬分。“那你父親的牡丹畫法傳給誰了?他的作品呢?”我關切的是老畫家的作品。“誰也沒有料到,父親走得急,我於他生前曾提出學畫牡丹,父親總是一句:‘甭急,有的是時間。’父親留下的作品不多,大部分已經送人,我沒有從父親那真正學到牡丹技法,但是,我的侄女卻從父親那學會了畫牡丹,父親的牡丹畫法有了傳人。”聽了小季的敘述,我的心情也平靜了,老畫家的牡丹畫法有了傳人。
(原載2005年的《華源麻業》綜合版)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