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姨的故事 (已發表)
母親的妹妹,我們更多的時候叫她三姨,不過,村裏人都叫她梅姨。梅姨長得不漂亮,這不能怪她,一個整天背朝黃土面朝天的、在土地裏刨食喫的人要那個沒用。梅姨一生過的很不容易,如今,六十多歲的她,在鄉下守着那份還能解決溫飽的土地,種點小菜什麼的,長年過着獨身、清貧的生活。
早年,梅姨一家也是讓人羨慕的。那時,梅姨一家住在城裏,梅姨和姨夫都有一份不錯的職業。印象中,她家很有錢,住在學校的後面,離我家只有百米遠。三年自然災害時,老百姓的生活ri益困難,城裏人能喫到新鮮的大米,那是一種奢望,梅姨家同千百萬個家庭一樣,生活困難,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後來,她不知從哪打聽到的消息,說鄉下的ri子好過些,有糧食喫,她居然信了,不顧一切地要到鄉下去,不顧我們家的勸說,當時,梅姨認定鄉下才是他們真正的歸宿。從城裏到鄉下,沒有交通車,我是看着他們一家挑着擔子遷回鄉下的。
梅姨所在的村子住着幾十戶人家,村裏的房子都是草房子土坯牆,全村的水源就是村外的那口池塘,梅姨家的房子卻在一個山坡上。回到鄉下的梅姨,開始的一段ri子過得還行,ri子久了,從城裏帶回的糧食全部喫完了,這時,他們想到了我家,姨夫便帶着扁擔和麻袋,他當我家是糧店,來我家借糧食,他們每次來,爸媽都是有求必應,其實,我們家的糧食也緊張,喫什麼都要憑票。時間長了,我們做子女的堅決反對,決不讓他們帶走一粒糧食,因爲,我們家也到了快揭不開鍋的時候了,我們的ri子不是過過來的,一天三餐喫的是山芋乾子煮稀飯,也是熬過來的,在喜一天憂一天中熬過來的。
生活水平每況愈下,看到我們城裏人過着舒服的ri子,姨夫常常後悔,後悔自己來到鄉下。他常常埋怨梅姨,認爲回鄉是一個錯誤的決定。以後,姨夫只要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拿梅姨出氣。姨夫罵人狠,梅姨一天也不知道要挨多少回罵,挨多少回打,實在憋不住了,梅姨就往我家跑。
姨夫從一個城裏人變成一個莊稼漢,他的心裏是不平衡的。一回,我到鄉下去玩,親眼看到姨夫耍酒瘋,整個村子給他搞得不安寧,家裏親戚都來到他家,阻止他打梅姨,幫梅姨求請。
梅姨沒有過上快樂的童年,在她身上,有的只是飢餓和無邊的沉默。聽母親說過,外婆去世的早,我的兩個舅舅就是梅姨帶大的。
這樣的困難ri子一直維繫了十多年,梅姨是在艱苦的生活中走過來的。後來,趕上黨的富民政策,農村土地包產到戶,梅姨家的ri子才漸漸地好起來。再加上他們的三個子女陸續長大,梅姨一家纔有了快樂的時光。這時,姨夫的脾氣也改了不少,由過去的極其粗暴變得更加勤勞了,他們開始計劃着過ri子,加上梅姨的能幹,一家三個勞力拼死拼活地幹,有了積蓄,很快蓋起樓房,走在圩堤上都能看得見梅姨家的樓房,我真爲他們高興,在村裏,梅姨家算上了不起的人家。
房子有了,生活條件到得了改善,應當是姨夫享享清福的時候了,可是,老天不長眼,姨夫突然發病倒下,不久,撒手人寰。姨夫走了,丟下了這個家,兩個沒成家的兒子和一個閨女。
姨夫走了,梅姨的感情受到重大挫折,曾有一度時間變得消沉,打不起jing神,因爲,擺在她面前的困難很多,許多的事情等着她去做,面對困難,她沒有退卻,以後的十多年裏,她勇敢地擔起了這個家。‘’
令梅姨高興的是,她的兩個兒子不像他們的爹,非常爭氣,心疼梅姨。大兒子到外地打工,掙得錢雖然不多,能想到家裏的母親,逢年過節,沒忘記給在家的母親寄上生活費。梅姨自己跟着小兒子一道生活,ri子過得安安穩穩的。很快,她的三個子女陸續成家,子孫滿堂,梅姨也完成了自己的神聖使命。
近來,她看到村子裏有不少婦女外出打工,也產生了打工的念頭,經親戚介紹,梅姨又來到城裏,給人家當保姆,時斷時續的。惟有此時,我們可以看到,梅姨是最快樂的時候,願我的梅姨在今後的生活道路上,幸福安康!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