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學生逃學困擾鄉村教師》討論 (已發表)
特殊孩子需要特別的愛
本報記者鄒娜
近ri,一位署名“蝕石”的網友在本報網站銅都論壇發了一個《學生逃學怎麼辦?》的話題帖,引起衆多網友的關注。這位網友說,農村不少孩子是留守兒童,社會上各種誘惑很多,一些家長不能正確引導孩子,學校、教師受時間、jing力等限制很難全面控制,又不能隨便體罰學生,教師心裏承受着難以言喻的壓力。針對這一話題,不少網友紛紛獻計獻策,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學校和家庭要負主要責任
網友“王建設”認爲,如何讓逃課在外的學生坐到課堂上來,學校和家庭要擔負主要責任:學校要經常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繫,及時掌握、瞭解學生在家裏的情況;班主任要關心學生,經常與學生談心,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一旦發現有不好的苗頭,要及時予以糾正;學校要經常開展有益於激發學生興趣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培養學生關心集體、愛學習、愛勞動的良好習慣;組織學生走出去,拉近鄉村與城市的距離,開闊學生的視野;有條件的學校,要建立圖書閱覽室,讓留守的學生有書讀。
“問題學生”需要特別關愛
網友“胡方明”就如何對待“問題學生”,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和建議:首先,學學中醫的“望、聞、問、切”。多方面瞭解一些孩子背後的故事和相關信息,在全面瞭解學生後,靜下心來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制定合乎實際的幫教方案。教師、家長要多看相關的心理學書籍、教育案例,必要時可以向教育專家求助。其次,學學中東問題的“三方會談”。家長、教師、學生三方要多溝通,開誠佈公地談各自的想法,要讓家長聽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感受家長的愛意和渴望。第三,愛心是基礎,恆心是關鍵。教師、家長要付出“愛心”、堅持“恆心”。教師、家長們要告訴學生今後的人生道路很長,要引導他們始終向着好的方向發展。
給他們撐起一樣的藍天
有過10多年農村教學經驗的網友“大懶貓”認爲,孩子逃學,一方面是受社會新的“讀書無用論”的影響,另一方面是無人引導而造成的自我迷失。他建議作爲教師和家長,要和孩子成爲朋友,試着接觸他們,瞭解他們。要告訴他們以後將要面臨的各種問題以及做人的原則,這比告訴他一個具體定理更管用。
網友“巍一笑”認爲,農村留守兒童和城市中的留守、單親孩子遇到的問題相似,特殊的孩子需要特殊關愛。面對他們逐漸塵封的心靈,教師應該用不同的方式來喚醒他們,讓他們的心靈燦爛依然。愛在每個細微處,要通過細節,讓他們感覺到愛就在他們身邊,給他們撐起一樣的藍天。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