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待遇
馬皇后笑的很開心,看着長高一些的孫兒跪下,趕緊給扶了起來,“雄英這是長高了一些,就是沒先前白淨了。這一趟回老家也是累着了,四處巡視也不容易。”
“俺覺着出去一趟,也是長了見識,一點都不苦。”朱雄英就笑嘻嘻的說道,“要不是惦記着祖母和娘,俺都不想回來了。”
馬皇后開心的牽着朱雄英的手,說道,“你先去奉先殿祭告一趟祖先,雖說你纔回來,也該去和他們只會一聲。你祖父和你爹那就算了,不急着去折騰了。”
朱雄英就笑着說道,“也不該這般,祖父可是制定了規矩。得先去見祖父......”
“他那祖訓錄是記着的都是藩王入京,你又不是。”馬皇后就笑着說道,“成吧,你祖父和你爹估計是在奉先殿,你就過去。俺就是看看你,先回宮了,你們祭拜好了就過來。”
常氏這個時候根本插不上話,現在也只能跟着馬皇后離開。不過看到大兒子現在生龍活虎的樣子,她也覺得開心和欣慰。
朱雄英想起來了什麼,對常氏說道,“娘,給允熥和清寧、清蕙也帶過去。俺纔回來,估計也不急着回春和宮了,讓允炆也去坤寧宮一趟。”
常氏就笑着說道,“知道,他們幾個都在宮裏等着你。”
朱允熥和朱清寧、清蕙自然是在坤寧宮,這是朱雄英的胞弟胞妹,但是朱允炆不在。不過朱雄英提起這些事情,就讓朱允炆趕緊過去一趟。
朱雄英直奔奉先殿,守在殿門口的侍衛、太監也根本不敢攔朱雄英,也根本不需要傳稟,朱雄英直接跨步進了奉先殿。
看到老朱和朱標,朱雄英直接跪下,“孫臣朱雄英,拜見祖父皇帝陛下。”
老朱含笑看着朱雄英,滿意的點了點頭,“半年未見,俺孫兒長大了。”
在老朱讓朱雄英起身後,朱雄英起身後再次跪下,“兒臣朱雄英,拜見父王殿下。”
朱標就笑了,誇獎說道,“還好,回去半年沒忘了規矩。”
這還真的是老朱制定的規矩,宗室見到皇帝、皇后,老朱連稱呼都是規定好了。按照朱雄英的身份,正式的稱謂也就是隻能稱呼天子曰祖父皇帝陛下、稱呼皇后曰祖母皇后殿下。
朱雄英再次起身,自然的去取了香,“這一趟回了趟老家,家裏頭的人也都看了俺。回來的時候還和表伯說了,讓九江表兄回一趟盱眙,替俺去祭拜曾祖。”
老朱對於他的祖父沒有太多的印象,但是也知道這些事情該做,“成,讓他休整幾日就過去。”
朱雄英挨個在給靈位上香,也自然的說道,“俺的意思,讓九江表兄替俺給大姑祖母也修繕一下陵寢。”
老朱這就不說話呢,只是冷哼一聲。但是也沒有反對,雖然他對自己的大姐意見很大,不過孫兒要是孝順的話,老朱也不會攔着。
朱標這時候就說道,“這幾日你回來了也莫要閒着,去伱那些叔父、姑母那邊走動。一些武勳人家的要過來,你也要見一見。先前還在說找個吉日,該給你冊封了。”
朱雄英就自然的問道,“不等到俺的生辰過了再冊封?”
“你祖母等不及,再不給你冊封,她就要找俺鬧了。”老朱樂呵呵的說道,似乎很無奈,“你那些皇叔要是知曉了肯定不樂意,好幾個也都是十歲了,也沒急着給冊封。”
這也是老朱,別看祖訓錄規定了宗室都是十歲冊封,可是好多人也不是到了十歲就立刻冊封。而朱雄英呢,有點迫不及待的想要給他冊封的意思了。
朱雄英想起來了什麼,問道,“俺弄出來的那個羊腸線,現如今看着如何?”
老朱立刻開心的說道,“好用,好些刀口大了的,都能給縫上。雖不至於都給救下來,也能救下來不少。”
對於這個說法,朱雄英也很開心和滿意。他知道以現在的醫療水平,確實不可能所有人都救下來。但是隻要能夠多救下來一些人,那也就可以了。
在祭拜了奉先殿後,老朱就帶着朱標和朱雄英朝着坤寧宮走去。
看到朱雄英,他的弟弟妹妹看起來稍微有點陌生、拘束,這也是因爲半年沒見的緣由。不過也沒有太多的關係,對於這個兄長,幾個孩子都是非常熟悉的,幾句話之後就熟悉起來了。
“沒給你妹子裹腳。”看到朱雄英不經意的掃了一下朱清寧和朱清蕙的腳,馬皇后就笑着說道,“哪個不知道你的意思,真要是趁着你不在家給她們裹了腳,你回來了不得鬧起來?”
朱雄英就嘿嘿笑了起來,對馬皇后說道,“祖母,孫兒不是那意思,就是看她們長高了沒!孫兒出去半年長高了不少,帶過去的好些衣裳都穿不上。”
看着滿滿一大桌子,朱雄英就很開心,“一看這燒雞就是祖母做的!”
馬皇后眉開眼笑,連忙問道,“這你還能看出來?”
“怎麼就看不出來了?”朱雄英就理所當然的說道,“祖母做的燒雞,最喜歡給雞頭砍下來。再者就是重色,俺們幾個都是重口,一看就知道了。俺在鳳陽的時候就是惦記着祖母做的菜,就是小姑去了纔好點,她能燒幾個像祖母做的菜。”
馬皇后就連忙拽着朱雄英,說道,“都是自家人,也莫要客氣了,想喫就喫。”
朱雄英也不謙虛了,直接坐下,“那俺不客氣了,要是尋常雞腿就給分了。今日就不成了,兩隻雞腿都是俺的。再給俺弄個羊肉湯,還要喫娘做的鮎魚羹,那就成了。”
常氏也連忙說道,“鮎魚羹都做了,一會兒就給端來。”
老朱也不覺得喫味,只是含笑看着自家孫兒在大快朵頤,時不時的幫着夾菜。其實幾個長輩都是一樣,哪怕朱雄英一直都是在不斷的喫着,碗裏都沒空。
至於朱雄英的弟弟妹妹們,都只能羨慕不已。不要說朱允炆了,就是朱允熥也不敢多說什麼,只是安靜的坐在一邊,他們幾乎很少有機會和皇祖父、皇祖母一起用膳。
“燒餅呢!”朱雄英喝了口羊肉湯,打了個嗝說道,“喫肉差不多也喫多了,得喫點主食。”
老朱就很開心,看着朱雄英說道,“俺孫兒胃口一直好,能喫好、能喫是福!”
朱雄英就自然的說道,“祖父,俺這樣喫可不成,尋常百姓家的可喫不起。俺看了一下,大多百姓都是一日兩餐,現在青黃不接的時候,多半就是稀的。”
老朱也沒覺得意外,現在不要說新糧沒有收穫,新糧都沒有種下去呢,當然也就不要指望百姓能喫得飽了。每天兩頓,多半時候喫的是稀飯等等,都是一樣,這還算不錯了。
朱標這個時候就說道,“雄英,你愛惜子民是好事。只是也莫要苛待自己,你出身皇家,不要事事都覺得該和百姓一樣。只要你不是窮奢極欲,那就好。你是皇長孫,讓百姓喫飽飯那是該做的,不是你也要跟着一起喫稀的。”
朱雄英連忙點頭,說道,“爹,俺知道這個理。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聽到朱雄英這麼說,朱標連忙咳嗽一聲。而朱雄英愣了一下,隨即也尷尬的連忙啃着燒餅。雖然他都喫不下了,但是這時候還是要喫。
常氏小心的看了一眼老朱,隨即也鬆了口氣。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是出自《孟子》。洪武皇帝對於亞聖孟子的意見,那可不是一般的大。
馬皇后就覺得好笑,看着老朱說道,“你看看,你當了個皇帝,兒孫和你說話都要小心着!”
“俺又沒怪他們,就是他們瞎琢磨!”老朱更是冤枉,沒好氣說道,“兒孫出口成章,俺只是高興!”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