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歷山

作者:梨花落落
馬蹄得得,踏着青石板路,似是一闋悠長又不堪回首的歌謠。

  蘇世賢聽着這單調的聲音,依然止不住掀起陣陣對往事的追憶,心中一時風起雲涌。他闔着雙目坐在車上,手中握着一卷雜書,卻是半行也讀不進去。

  來時萬分期盼,能與陶婉如結一段露水情緣,再重溫伊人的紅袖添香;更能將陶家多幅字畫真品收住囊中,一償往日心願。

  如今除卻帶回一個小丫頭,別的一事無成。

  只要一想起雲門山麓中她逼得自己跪在陶婉如墳冢前發下誓言,蘇世賢心上便一陣膈應。他聽着後頭馬車上的銅鈴井然有序地作響,回思着這趟青州府之行,心上除了惆悵便是懊惱,只能將種種情緒藏在心頭。

  蘇世賢此行並未驚動沿途官府,用餐住宿都是在途中選乾淨幽靜的地方。用膳之時,蘇世賢體恤陶灼華守孝,都是替她點些素齋果品之類。晚間住店,也是替她與娟娘和茯苓三人尋帶着套間的上等客房,安排得頗盡人意。

  那一日父女二人言語的激烈衝突彷彿從未發生過,蘇世賢固然不提,陶灼華也安之若素,並不一再言語相激。

  父女二人每日寥寥幾言,不過是請安問好,到也相安無事。

  車行至歷下郡時,蘇世賢聞得此地素有舜耕歷山的傳說,特意要前去祭拜。他命人給陶灼華傳話,要在歷下郡停一日,問她是願意隨着自己去歷山祈福,或是願意帶着娟娘城中逛逛?

  堯舜禹湯,古之賢王。陶灼華聽了娟孃的講解,曉得離此地不遠的歷山竟是舜帝親身耕種的地方,便起了心思要去瞧一瞧。

  歷山之上還有多尊金身泥塑的佛像,如今香火極旺。今日因爲蘇世賢上山,僕叢暗地裏知會了郡守,將香客遣散,便顯得有些空曠。

  青竹爲障、藤蔓爲牆,整個歷山層巒疊嶂。蘇世賢與他的小廝走在前頭,陶灼華頭戴幕籬,扶着娟娘與茯苓拾階而上。

  歷山不高,盤旋的臺階一路走來,陶灼華卻出了一身汗,不覺手扶着闌干拿手帕扇風,暗忖自己十歲的小身板的確體力不濟。

  舉目往前看去,兩側佛像悲天憫人。幾十級石階之外,漢白玉佛龕中一尊金佛慈眉善目,安靜地俯瞰衆生,眼神慈醇而又博愛。

  守着一堆下人,蘇世賢便想扮演他的慈父心態。他停了步子招呼陶灼華,又貼心地問她要不要乘坐滑桿,瞧着陶灼華婉拒之後,自己也不堅持,命人在一旁涼亭間擺下香茗與果品,指點着當年舜帝耕種的地方,與她講起舜耕歷山的典故。

  舜帝純孝,天下皆知。陶灼華波光淋漓的雙目輕輕流轉,似是聽得極爲用心,卻忽然悠悠一嘆,輕輕說道:“子欲養而親不待,可憐夕顏知道這些道理委實太晚。往日只曉得淘氣,如今母親已然做古,縱然有心也是無力。大人您通古博今,當年必定純孝,想來不必如夕顏這般追悔莫及。”

  蘇世賢只覺得麪皮發脹,牽動心間一陣一陣的苦澀,呢諾了半晌,方低低說道:“你的祖父母在我年輕的時候便過世,那時節家裏赤貧如洗,父親又一心功名,大約還不如你。”

  提起父母,蘇世賢心裏唯有滿滿的歉疚。爲了供他讀書,父親長年在碼頭幫工,染了一身的病症。母親替人家洗衣刺繡,爲了節省一點燈油,夏日點着艾草照明驅蚊,才三十出頭便薰壞了眼睛。

  父母二人供他一心讀聖賢書,指望他能光宗耀祖。他果然揚眉吐氣,中了鄉試頭名秀才,只可惜父母積勞成疾,先後撒手人寰。

  那時蘇家沒有墓地,蘇世賢無錢購置父母的梓棺,只能將父母的屍身一把火燒成灰,尋瓦罐盛了,孤零零葬入無主的荒山。

  還是與陶婉如成親之後,蘇世賢手上有了銀子,才正經替蘇家買了塊墓地。栽了些蒼松翠柏,尋了個看守墓地之人,又重新請和尚做了法事,將父母的骨灰迎入蘇家墓地,也算落葉歸根。

  陶灼華的話不多,句句聽起來童真無限,卻又句句都是錐心之痛。

  蘇世賢陷入對亡父母的追憶與懊悔之間,陶灼華卻是從容地端起僕從衝好的普洱,拿蓋子輕輕撇去上頭浮沫,愜意地啜飲了一口。

  蘇家墓地的由來,自然是娟娘氣不過,有一次無意間與她提起,罵蘇世賢忘恩負義,連老一輩的棺材本都籌不出來,全虧了陶家接濟。如今一朝成了官身,卻學陳士美拋妻棄子,不惜落得後世罵名。

  蘇世賢再無來時興致,父女二人意興闌珊地接束了歷山之行,陶灼華反而誠心在佛像前拜了幾拜,瞅着歷山的郁郁青青發了些感慨。

  八月十四的午後,天是薄薄的陰,蘇世賢與陶灼華的馬車終於抵達長公主府。

  此前已遣了人回來送信,陶灼華下車時,瑞安長公主安排了幾個丫頭婆子在門前等候,車子從角門進去,陶灼華由丫頭服侍着換了朱纓華蓋的小車,再沿着長公主府內長長的桐蔭街道往二門行去。

  長公主府依然如前世記憶中的樣子,處處疊錦涌翠,八寶琉璃宮燈和着纓絡流蘇搖曳拂動,樓臺歌榭的檐角懸掛着精緻的銀鈴,微風過處發出悅耳的叮咚聲。

  鳳尾森森、桐陰匝地,中間一溜長長的甬道全是用六棱水磨石鋪就,綠樹掩映之下,遠處的亭臺樓閣氣勢恢弘,金燦燦的琉璃瓦鱗次櫛比、精緻如畫。

  陶灼華瞧了兩眼,依舊將車簾放下。雕樑畫棟的長公主府極盡奢靡,最華美的地方自然是瑞安長公主的芙蓉洲。

  芙蓉飛洲,曲水流斛,那一片景緻於她並不陌生。前世在那裏見證了陶雨濃的慘死,又痛失腹中的胎兒,她早已銘心刻骨。

  剋制着此起彼伏的心情,陶灼華眉眼漸漸凝重起來。

  車子再往裏走,足足過了一柱香的功夫,纔在垂花門前停住。有僕婦上前催請,再換了一頂鵝黃色的小轎,載着陶灼華往內院行去。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