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詬病

作者:梨花落落
聽得青蓮宮的字眼,葉蓁蓁眉風一掃,眼中是抹愛莫能助的神情。

  陶灼華卻是輕輕噓了口氣,放下了一直懸着的心。三千里錦繡,不如重回故地,青蓮宮本就是當年的舊居,有着她、有着關於她與何子岑太多的回憶。

  一直盼望能依着前世的軌跡,再由謝貴妃會將自己安置在青蓮宮居住,卻只怕中途會橫生枝節。陶灼華屏住呼吸,怕自己倏然綻放的芳華會泄露心底真實的想法,只將頭微微垂下,靜默地一語不發。

  思緒早已飄遠,飛向青蓮宮的方向,想去瞧一瞧那裏是否改觀。

  謝貴妃此言一出,卻引得下頭妃嬪們竊竊私語,將兩人針鋒相對的局勢瞧了個清清楚楚。宮裏不乏空置的宮殿,何須眼巴巴收拾荒廢了幾十年的青蓮宮?擺明了便是不待見這女孩子,想要來一個大大的下馬威。

  仁壽皇帝眉頭隱約蹙起,散漫地問道:“你怎得想起那處地方?”

  謝貴妃椒房專寵,片刻的慌亂過後,又恢復了一幅嬌花照水的模樣,向仁壽皇帝甜甜笑道:“臣妾聽聞灼華郡主喜愛清幽雅緻的地方,又不願多與人相處,才特意將青蓮宮收拾了出來。”

  素日與德妃娘娘不睦,謝貴妃不肯放過一星半點踩踏的功夫。她眉毛向陶灼華輕輕一挑,趁勢柔柔說道:“聽聞郡主在鴻臚寺館裏頭,也是由趙王殿下給安置了處僻靜地方,到是住得十分愜意,希望本宮的消息不會有誤。”

  既咬着趙王殿下,又說什麼僻靜之地,到顯得何子岑存了什麼齷齪心思。德妃娘娘聽得心頭大怒,待要反駁幾句,深知不能落了謝貴妃的圈套,當下只做充耳不聞,偏不往這話題上頭去湊。

  陶灼華兩世重生,又如何瞧不明白謝貴妃潑出的髒水,她貌似懵懂地說道:“灼華何曾留意什麼院落僻靜與否,臣女在鴻臚寺館日夜敬候陛下傳召,卻好似飄萍落葉,每日心無所依,哪一刻能談得上愜意?如今蒙陛下賜見,灼華心願已了,往後無非是個住處,只求身安便好。”

  伶牙俐齒與謝貴妃交鋒,陶灼華半分也不退縮,那牙尖嘴利的模樣令謝貴妃着惱,偏偏守着仁壽皇帝發做不得,只雍容笑道:“你能這麼想,到是聰明孩子。”

  記憶裏的青蓮宮四面環水,周圍並無旁的宮殿可依,唯有一座竹籬小橋通向外頭。說得好聽些,是環境清幽,說得真實些,便是偏僻簡陋、人跡罕至的場所。

  陶灼華私心裏並不懼青蓮宮的簡樸荒僻,反而喜愛那一泓清波的素淨。

  前世的陶灼華在大阮頗多飄零,最初常居青蓮宮裏謹小慎微,平日極少外出。後來被何子岑所納,先是在趙王府住了兩年,再然後何子岑入主東宮,她成了他的順儀,又隨着他遷居太子東宮。

  那之後青蓮宮便一直閒置,陶灼華頗多遺憾。直待何子岑即位之後,曉得她的心結,纔將青蓮宮重新翻修,賜她遷回舊居。

  本想立她爲後,奈不住大臣們一力反對陶灼華的質子身份,最後何子岑只得封她爲宸妃,賜居青蓮宮,此後椒房專寵,何子岑不僅六宮虛設,更未立過皇后。

  陶灼華沉浸在對過去的懷想中,對青蓮宮多了絲期待。仁壽皇帝卻是聽得謝貴妃公然叫囂何子岑,觸動了自己的底線,目光卻暗了一暗,終於什麼都沒有說。

  德妃娘娘瞧着大殿上的小姑娘單薄孱弱,不覺多了絲惻隱之心,本待過問一下陶灼華的起居,礙着謝貴妃在前無法開口,眼裏卻添了些憂慮。

  “那李嬤嬤你便帶這位灼華郡主先下去安置吧”,謝貴妃生怕遲則生變,把玩着指上玳瑁嵌祖母綠的護甲,脣角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

  轉而探尋地瞧了仁壽皇帝一眼,謝貴妃似是徵求他的意見,又似是替自己方纔的說辭轉圜,嬌滴滴說道:“到底遠來是客,又是大裕皇帝親封的郡主,咱們不好爲難一個小姑娘。一應定例,便比照嘉柔吧。”

  便是提到自己的名字,葉蓁蓁依舊安靜地坐在謝貴妃身帝,不肯輕易出聲。她只是擡眸向陶灼華瞧了一眼,眼神含着絲微微的笑意,並沒有過多的表情。

  仁壽皇帝鼻端唔了一聲,算做贊成謝貴妃的提議。謝貴妃心下得意,側身對仁壽皇帝說道:“陛下,李嬤嬤隨着灼華郡主去安置。如今時辰不早,讓姐妹們都散了吧,臣妾預備得魚羊二鮮,多放些胡椒,陛下熱熱地喫上一碗可好?”

  擁爐賞雪、魚羊二鮮的火鍋,本是仁壽皇帝的摯愛。依着從前的慣例,每次初一、十五妃嬪們請安之後,仁壽皇帝都會留在長春宮喝上一口,興致濃處,兩人春風一度,謝貴妃常得雨露滋潤,自然十分趁心。

  殿下的妃妃嬪們聽得謝貴妃如此說,雖然既羨且妒,卻也無可奈何,一個一個立起身來準備行禮告退。

  偏是仁壽皇帝哈哈一笑,溫柔地與謝貴妃道:“對不住,今日辜負了愛妃這番心意。朕有日子沒見德妃,有些話想要同她說說。”便遙遙衝德妃招手道:“隨着朕去乾清宮”。

  德妃娘娘本待上前告退,聽得仁壽皇帝這幾句話,不由喜出望外,臉上露出羞怯的笑意,向仁壽皇帝翩然下拜道:“臣妾遵命。”

  仁壽皇后步下丹墀,不僅牽了德妃娘娘的手,還體貼地攬住她的細腰,帝妃二人一同往外走去,將個謝貴妃氣得目瞪口呆。

  宮裏待得久了,便都成了人精,底下三三兩兩離去的妃嬪們不難從帝王的行事中品出其中滋味。方纔謝貴妃恃寵生嬌,公然叫囂何子岑,已然犯了仁壽皇帝的大忌。德妃娘娘忍氣吞聲,不與她多生爭執,帝王分明存了撫卹之意。

  仁壽皇帝春秋正盛,儲君一直未立。打從先皇后僅有的嫡子前年意外逝於墜馬,何子岑便成了皇長子,更是儲君最有力的人選。

  將來有望繼承皇位的人,將要挑起整個大阮的重擔,仁壽皇帝豈容得謝貴妃信口雌黃,給心愛的兒子添些詬病?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