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贗書

作者:梨花落落
宮中多勢利,有着仁壽皇帝一番不聞不問的態度在先,何子嵐又是個不受待見的庶出公主,日常的艱難可想而知。

  德妃娘娘眼瞅着在座的三個小姑娘,真真覺得春蘭秋菊,各有所長。

  陶灼華一身衣裳雖然顏色素淨,卻不失奢華。而葉蓁蓁出了孝期,今日竟着了件胭脂紫的錦衣,裙上開滿大朵淺紫粉白的木芙蓉,上頭點綴的珠粒碎鑽華美矜貴。唯有這六公主何子嵐,一身半舊的夕陽紅宮裙上散落幾枝白梅,袖口處竟別有心裁地繡了幾縷唐草紋。

  德妃娘娘眼力毒辣,早瞧得那紋樣的絲線與裙裾上本來的不同,大約是後來繡上。只因這身宮裝穿得時間偏長,袖口處已然有些磨損,纔拿唐草紋做爲點綴。

  正經金枝玉葉的公主,在宮內落得如此境地,偏她又不爭不搶,一味委曲求全。德妃娘娘心下發酸,又不敢埋怨仁壽皇帝的薄情,只略略問道:“前些時送去的錦緞,怎得不見你多制幾身新衣?”

  何子嵐垂道笑道:“想着七皇弟如今正長身量,鞋子磨得快些,便先替他縫了幾雙便靴,又裁了兩身直裰。娘娘賞的那些衣料,有一塊梅青色垂絲海棠紋樣的極是喜歡,已然裁了條鬱金裙,過兩日便能上身。”

  想來身爲皇子之尊的何子岕在宮中的日子也不好過,何子嵐才只得親手替他裁製衣衫,陶灼華不曉得仁壽皇帝何以如此漠視這對姐弟,卻隱約覺得也許會是一道缺口。

  聽着何子嵐的意思分明精於刺繡,陶陶華便衝她暖暖笑道:“灼華也喜歡拈針拿線,改日可否向六公主討教一二?”

  何子嵐依舊羞怯怯笑道:“郡主這話子嵐愧不敢當,您若不嫌棄,子嵐便在長安宮中掃榻以待,請您瞧一瞧我素日收着的花樣。”

  葉蓁蓁一顆心只在何子岑身上,因爲愛屋及烏,只對德妃娘娘高看一眼,此刻裝做未留意她們兩人的閒談,卻與德妃娘娘聊起花架上的幾盆墨蘭。

  小女孩兒耍些聰明,放在德妃娘娘眼中卻是洞若觀火,不由對葉蓁蓁的捧高踩低厭惡了幾分,面上卻是絲毫不顯,在用過午膳之後命綺羅尋出了些自己年輕時的首飾珠寶攤了一炕。

  早便有心送何子嵐些東西,只怕她身有傲骨不受嗟來之食,德妃娘娘從前便只敢拿些綢緞面料應景,如今每人送她們些首飾,也顯得一視同仁。

  陶灼華與葉蓁蓁冰雪聰明,早瞧得這場宮中小宴自己不過是來湊數,德妃娘娘真正想請的唯有何子嵐一個,卻也是因着仁壽皇帝的授意,又猜不透爲何打這場太極。

  兩人應景似的選了兩樣首飾,德妃娘娘便撿了朵蜜蠟摳的芙蕖,連同一對碧玉靈芝紋的掩鬢,還有一串綴着紅珊瑚佛頭的綠松石手釧遞到何子嵐手上,笑道:“這幾件你戴起來大約好看,下次記着戴給本宮瞧瞧。”

  何子嵐手上除卻亡母的遺物,並沒有幾件像樣的首飾。豆蔻年華的女孩子正是愛美的年紀,瞅着那朵蜜蠟芙蕖愛不釋手,卻又曉得東西矜貴,苦苦辭道:“德母妃,這幾樣首飾太過貴重,子嵐並不敢收。”

  德妃拉着她的衣袖,將兩樣東西往她手心裏一放,輕輕嘆道:“這是本宮年輕時候戴過的東西,可惜現如今早過了如花的年紀。你們若是戴戴,也強如叫它們壓箱子底,也好叫本宮多些回憶。”

  何子嵐這才小心翼翼地收過來遞給小環,錦綾已然捧來只黃花梨填漆的小匣,與她一起將首飾裝在裏頭。

  三個女孩兒一同向德妃娘娘告辭,走出長寧宮外,因葉蓁蓁並不與二人同路,便在宮門中分手,陶灼華與何子嵐並肩走在婆娑的樹蔭下,一時寂寂無語。

  想着收在袖間的荷包,陶灼華便輕輕立住了腳步,拿出來遞到何子嵐面前:“往常有心結交,灼華又自知身份尷尬,不大願意常在宮內走動。今日幸得德妃娘娘相邀,纔算真正識得了六公主,這個荷包是灼華自己繡的,請六公主收下。”

  何子嵐輕撫着梅青色荷包上頭細膩工整的重瓣梔子花,輕輕讚歎道:“郡主好精湛的繡功,子嵐萬不能及。”大約覺得並不是什麼貴重東西,何子嵐便不再推脫,而是淺淺笑道:“子嵐卻之不恭,改日替郡主繡方絲帕做爲回禮吧。”

  兩個女孩子走至河堤下,各分了西東。陶灼華又凝視了何子嵐的背影好一會兒,才緩緩擡起腳步。

  觸動前番探尋過的何子嵐外公家的舊案,又想着如今仁壽皇帝不經意裏流露出來對何子嵐的關愛,陶灼華心念一閃,不曉得仁壽皇帝是否要翻卻舊案。

  遍尋前世的記憶,卻沒記得仁壽皇帝曾爲什麼人平反。陶灼華滿心疑惑,只將注意力多多放在了何子嵐身上。

  連着幾場雷雨,湖心島四周的荷葉愈發濃碧。陶灼華與茯苓乘了一葉扁舟,抱着個瓷罐收集荷葉上的雨水烹茶。娟娘支起了爐子,將新得的碧螺春洗過,熱氣氤氳之下,茶香便盈滿了水榭。

  主僕幾個坐在湖心亭裏,聽着外頭淅淅瀝瀝的雨聲,吹着湖上清風別有意境。

  忍冬遠望着湖心亭間一片靜謐和諧的場面,暗自摸了摸袖間的信,卻又只得撐着把絹紗薄傘,目無表情地沿着竹橋走上前來。

  只說是她收斂了性情,不再與那個高嬤嬤往來,今次瑞安許是怕她爲難,到不走往常的路子,直接將書信遞到了大阮,經由鴻臚寺的手中轉給陶灼華。

  瑞安的來信只有寥寥幾句,卻瞧得出是寫在極度惱怒之下,字字力透紙背。

  她告誡陶灼華莫要一意孤行,而是多想想被她扣在手中的陶家人。隨着這封書信寄來的,還有蘇世賢仿着陶超然字跡的家書,寫得極爲悽慘。

  這封假信中,陶超然字字哀絕,悲述他與妻子兒女都在瑞安手中,苦求陶灼華不要忤逆瑞安。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