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泥炭
仁壽皇帝順水推舟,從謝貴妃手中收回內務府的管轄之權,故意激化兩人的矛盾,謝貴妃更顯得有些急躁,從前有些事情便漸漸浮出水面。
陶灼華曉得仁壽皇帝拿她當槍使,卻絲毫不迴避與長春宮的芥蒂。她在後宮形勢不明的情況下,便早早洞察了仁壽皇帝的心意,與德妃娘娘站到了一起,到比更多隔山觀火的后妃們有些眼力。此情此景,更讓仁壽皇帝對她刮目相看。
宮中不缺貌美錦年的女子,難得的卻是生就慧眼如炬,仁壽皇帝對這小姑娘青睞有加,卻只是含蓄地未有任何表示。他自此派人查探她在大裕的點點滴滴,陶家人金蟬脫殼的事情便漸漸浮出水面。
一個小姑娘家驟逢大變竟曉得未雨綢繆,一步一個腳印邁得堅實無比。這樣柔韌堅毅的性格頗投仁壽皇帝的眼緣,以至於平日雖然少見,他對這小姑娘印象卻極佳,此時見陶灼華進來磕頭,便拿出長者的姿態命何平賜下壓歲的金錁。
手底下幾位皇子都算得適齡,仁壽皇帝的目光從未停止審視過京中的名媛淑女,將每一個兒子的終身大事都放在心頭。陶灼華身爲質子,身份算不得門當戶對,卻也有質子的好處,強如養成一隻如虎如狼的外戚,到讓有些婦人學着弄權。
想着有的是時間盤算,仁壽皇帝面上的笑容便更加和煦,還與兩位小姑娘說了幾句玩笑,何子嵐聽得入沐春風,眼中全是濡沐之意。
不過坐了半柱香的功夫,陶灼華瞧着何平拿目示意,便約着何子嵐告辭出來。
天光漸漸大亮,宮裏的甬道上處處花枝招展起來,已有低品階的宮妃聯袂往乾清宮來,陶灼華便與何子嵐避開衆人,選了竹林間的鵝卵石小路行走。
宮中熱鬧非凡,這兩人除卻德妃娘娘的長寧宮,卻無處可去。
又曉得德妃娘娘此刻必然忙着大妝,要往乾清宮請安,陶灼華也不願意與何氏兄弟碰在一起,便拉着何子嵐的手道:“娟姨已然備下餡子,你若無事,不如與我同往青蓮宮去包些素餃,自己動手更有滋味。”
不大甘心就此與何子嵐分開,陶灼華一直想要從她身上探尋自己想要的謎底。她揚起輕顫的眸毛,美目顧盼間熠熠生輝,那企盼的目光令何子嵐無法拒絕。更何況面對如此元日佳節,何子嵐是那麼不想一個人渡過。
兩人手挽手走過九曲竹橋,一直進到青蓮宮內。娟娘早已領着茯苓和菖蒲擺好了桌子,此刻正極有耐心地揉麪,見了她們忙上前行禮問好。
何子嵐除卻一手針線功夫,旁的並聯擅長,見娟娘手上揉着麪糰好似遊刃有餘一般,不覺好奇心起,忙忙要了水淨手,便依着娟孃的樣子學了起來。
瞧着簡單,做起來卻難,何子嵐不是包的餡子過多,那餃子闔不籠口,便又是擱餡太少,本該鼓聲的餃子肚兒又似是沒喫飽的樣子。她羞怯怯笑着,央求娟娘一次一次來教,到最後終於有模有樣,似如花團般精緻。
幾個人有說有笑,忙忙碌碌了一個大時辰,幾蓋墊小巧精緻的餃子便包了起來。娟娘託着蓋墊往小廚房走,陶灼華便留了何子嵐午膳。
何子嵐卻是記掛着這豆腐粉絲木耳的素餃是何子的最愛,向陶灼華辭道:“好意心領,只是今日卻有不便。不瞞您說,我想討些餃子給七弟送些過去,也讓他嚐嚐我的手藝。”
宮中無人過問他們的冷暖,這些年到是姐弟兩人相依爲命,自然成就與旁人不一樣的親情。若與何子嵐相較,未見過幾次面的何子到更顯得神祕,陶灼華靈機一動,溫和地笑道:“那又何妨,今日索性無事,我便陪你一同往長安宮去,也不耽擱咱們回來小酌兩杯。”
何子嵐心思單純,到不覺得陶灼華存有旁的心思,誠心謝了她的好意,瞅着茯苓與菖蒲將餃子裝入食盒,便命小環提着,幾個人同往長安宮去。
何子今日與幾位皇子一起,要隨着仁壽皇帝一同參加祭祀大典,故此不在宮中。何子嵐只是交代了他宮裏新任的掌事,說這是何子最喜歡的口味,請她晚些時命人將這餃子煮給何子喫。
新任的掌事是當日內務府總管親自挑選,爲人到也和善。她殷勤地接了小環手上的食盒,又畢恭畢敬請兩人進去飲茶,到比從前的高嬤嬤更加可親。
正主兒不在,何子嵐自然也不留下,推辭了幾句便與陶灼華往外走。陶灼華卻瞧得離着長安宮門口不遠處有幾壟被積雪半掩半蓋的菜畦,此時一片荒蕪,只露着些焦黑的泥炭土。
宮中養花講究,都拿河沙、赤玉、鹿沼等物配土,顯少直接用這種泥炭。此情此景,卻與御花園裏高嬤嬤那處百日紅的花圃有些相似。
貌似無意地一指,陶灼華向何子嵐問道:“七皇子莫非有些雅趣,到願意親自躬耕,專門闢了這幾畦地?”
何子嵐微微淺笑,將睫毛輕輕一垂,壓下心間那絲對高嬤嬤的不虞,只略略解釋道:“弟弟哪有那般閒情,這都是從前的高嬤嬤喜愛鼓搗些藥草,在御花園裏植不下,又種到長安宮來。”
心意驀然一動,陶灼華記得甄三娘提及不同的藥草相配便有不同的藥性,她還特意說了幾味藥草要自己尋找,不曉得謎題是否便隱藏在那零散的白雪覆蓋之下。
裝作十分感興趣的樣子,陶灼華提着硃紅色的聯珠寶瓶紋宮裙往前走了幾步,在那幾畦菜地邊蹲下身來。她拔下發上所簪的金釵撥拉着雪下的泥土,仰臉對何子嵐笑道:“我從前怎麼沒想到這一節,青蓮宮裏好些地方閒置,又從無外人過去,你說開了春我叫她們種幾畦青菜好不好?”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