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經義甲等的關鍵
直到冊封這件事過去一個星期,姜陵的腦海中仍然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然而聖旨頒佈卻並沒有因此結束。
或許是司魚成爲天子茂生的消息,直到第二天才傳到宮中。
總而言之,次日,司魚也接到了同樣的聖旨,也被封爲了文仕。
要知道即便是蒲逢春,那也是辛辛苦苦了半生,立下了汗馬功勞後纔拿到的文號。
不過姜陵也不會妄自菲薄,既然那皇帝願意給,那自己自然就不可能有拒絕的理由。
畢竟自己既然註定已經與沈家背道而馳,而且對方還這般兩次三番的落井下石,那皇室對自己拋出橄欖枝那也是預料之中的事。
現在姜陵的當務之急,還是即將面對的府試。
雖說姜陵因爲清明文會上,藉助着《陋室銘》的力量,成功地鑄就了文宮文像,踏入了立身境的第一境界,立人境。
可如果不考過府試,那他終究與一般的立身境讀書人無二。
以這樣的實力,進入到立身境多如狗,蘊靈境也不少的太虛谷……無論怎麼看,姜陵都感覺沒有絲毫的把握。
這些天也有好消息傳來。
比如《陋室銘》的問世,居然引得諸葛世家的家主公然稱讚,言語中,毫不掩飾對姜陵才華的喜愛之情。
還有就是,姜陵的《竇娥冤》發行後沒多久,就因爲別出心裁的題材,耳目一新的排版,成爲了當今最爲流行的現象級小說。
人們不僅對裏面故事的情節與人物爭論不休,而且還爲第一次出現的“標點符號”以及“段落”等新事物感到新奇。
許多高文位的讀書人提前發現了這些新事物的恐怖前景,讚歎地說姜陵很有可能改變後世文人的寫作習慣,至此標點符號開始初步流傳。
而這一期的《涼州文報》因爲《竇娥冤》的緣故,更是已經賣脫銷了,聽說就連鄰國的商行也有上門求購的。
不過一份文報的總篇幅是有限的,當初即便有院長先生從中擔保,實際上也只給姜陵爭取到了能發行三分之一的承諾。
至於《竇娥冤》接下來三分之二的故事後續,則要看反響如何,《涼州文報》才決定刊不刊登。
現如今《竇娥冤》大火,這個問題自然也就變得沒有爭議了。
而且不僅如此,這樣的分章節發佈,反而好似還激發了讀者的期待,明明距離下一期的《涼州文報》還有兩個星期,情緒高漲的讀者就已經叫嚷着要加更發刊了。
姜陵看向了書桌角落的那一沓《竇娥冤》原稿,上面藍光盈盈,已然達到了登府的級別。
相信等《竇娥冤》全部發布完成後,伴隨着時間的推移,熱度的高漲,它最少也能達到貫州級別,就算鎮國也不是不可能。
就是不知道這個時間,得多久了……
府試將近,感受到壓力的不止是姜陵。
整個涼州學宮都開始變得忙碌起來。
外出的狩獵小隊紛紛迴歸,三之境的讀書人秉燭夜讀,夜晚居所亮起的火光甚至如點點繁星般,密密麻麻。
在所有人看來,按道理來說,身爲天子才生的姜陵考過府試,成爲立身境的讀書人是一件板上釘釘的事,本應無人在意。
可偏偏姜陵在離開豫州的時候,發起了文壓一州的挑戰。
所以,如果府試時,姜陵做不到文壓一府,摘得“廩生”頭銜,那麼迎接他的,必然是來自四面八方,鋪天蓋地的嘲諷謾罵。
這份壓力可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承受的。
羞辱、無力、悔恨……
幾乎所有曾發起過文壓一州的讀書人,最後的下場都不太美麗。
正因如此,姜陵這段時間的學習才愈發刻苦,配合上皇帝賜下的神藥,姜陵每天幾乎只睡兩個小時。
不是在上課,就是在讀書,休息的時間少之又少。
俞梅等一衆好友估計也是知道他的壓力,看見他這拼命三郎的勁,每個人的眼神都頗有不忍,但卻無一人阻止,也無人打擾。
生活中的一切都回到了正軌,在平靜無波的日子裏,狩獵時刀尖上舔血的時光恍若前世。
姜陵每天都會抄寫衆聖經典,一方面是可以練字,另一方面是他從前世就覺得“讀”不如“寫”,唯有一遍又一遍的反覆抄寫,才能讓他的記憶根深蒂固。
期間,爲了補足學習經義時日過短的原因,姜陵每天都會寫至少五篇經義,先是送給王維老師指點,修正了之後,晚上又會捧着一大沓紙頁跑到院長的那裏求教。
往往這一問就得花去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
王維得知此事後,曾哭笑不得的對姜陵說:“也就你這小子有這臉皮,敢這麼請教院長了,要知道就連院長先生的親傳學生都不敢每天都纏着他問問題的。”
在此之前,姜陵一直覺得此事沒什麼不妥,聽到這話,纔回過神來。
畢竟在前世,只要有禮貌好學,哪怕是下課時間,學生拿着題本去辦公室,絕大多數老師也是不吝賜教的。
但這個時代確實不同。
天星大陸雖然崇文,但學生和老師之間卻存在着一種看不見,但卻十分強烈的割離感。
除了地位最高,最受疼愛的親傳弟子外,極少有學生敢每天都恬不知恥的去問老師問題的。
特別還是大半夜的去問了……
姜陵想想自己這些天的行爲,確實也夠奇葩。
正因如此,姜陵這幾天還特意剋制了前去請教的次數。
沒想到他倒還好,院長先生先坐不住了。
在一天夜裏,他再一次踏上求學之路的時候,院長面黑如鍋底問他:“怎麼不天天來了,你是覺得我沒東西可教了嗎?”
行吧,感情來也不是,不來也不是,裏外不是人唄?
時間就這樣一天一天的過去。
五月底,坐在竹椅上的老院長緩緩放下了姜陵手中的試題,望向姜陵,感慨地說:“你這小子,進步太快了,這篇經義雖然仍有小毛病,但瑕不掩瑜,金句頻出的情況下,乙等是絕對沒有問題了。”
“如果你考試時,能夠將這一點優勢發揮到極致,甚至能夠引出那麼幾句真言的話,或許你取得經義甲等的關鍵,就在這了。”
姜陵聞言,喜上眉梢,心想這段時間的學習果然沒有白費,連忙揖身行禮。
“謝院長先生這段時間的傾囊相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