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書山有路,學海無涯
更別說在場的衆人都是年輕一輩的佼佼者,風華正茂,正是想要大展拳腳的年紀,自然更是如此。
張華儀微笑地看向司馬玦,打趣道:“那今天這事就看司馬兄了。”
衆人紛紛露出笑容。
司馬史家作爲司馬遷的後代,極少有不修史家的後輩,司馬遷不是例外,在孔城便是頗有文名的史家讀書人,此事有他在場說不定還真能成。
司馬玦笑道:“看我可不成,我就是一個破寫書的,今天這事想要成,諸位還得看某人才是。”
說罷,司馬玦帶頭笑臉吟吟的看向了姜陵。
衆人會意,就連站在一旁的司魚也笑了起來。
“你們啊……”
姜陵搖頭失笑,從乾坤袋中取出紙筆,正準備提筆沾墨,這時,頭頂的天穹之上竟是忽然響起了一道不冷不熱,如同機械般的聲音。
“已有承虛者從石臺進入第三重天,承虛禁令已解,諸位可通過令牌自信切斷與神山聯繫,此舉雖可保全性命,但卻自動判定失去石臺修行資格,還請承虛者自行掂量。”
可以通過令牌離開神山了?
衆人微微一怔,下意識的拿出了令牌感受了一下,果然發現竟是可以自行切斷聯繫了。
這算是一個好消息,畢竟如果可以離開隨時離開太虛神山的話,那危險的程度無疑會大大減少。
只是還有一個壞消息。
——狼絕估計已經進入第三重天了。
司魚開口說道:“開始吧。”
姜陵點了點頭,提筆沾墨的同時,擡頭望了眼面前冰藍透徹的汪洋,緩緩說道:“想我姜陵成名至今,還從未寫過關於學習的作品,今天見這冰極谷外面的海洋格外壯闊,便有感而發寫一幅對聯吧。”
對聯?
聽聞這話,衆人頓感稀奇,如果將詩詞比作是小道的話,那毫無疑問的,警句和對聯無疑就是小道中的小道,極少會有極佳的作品出世。
更別說姜陵還給自己圈定了一個“學習”的題材了。
一時之間,衆人心癢難耐,心中升起濃濃的好奇,竟是沒有一個人懷疑姜陵會作詩失敗的。
“此次太虛文會舉辦的目的是渡海,重在一個‘渡’字,而何爲‘渡’,如何‘渡’?這纔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司魚面色平靜,淡淡說道:“別看顏遼他們主要書寫有關‘風’的詩詞,諸位便陷入了‘風’這一字中不可自拔。我們當前最緊要的,還是要先擁有‘船’,才能以‘風’推之。”
司魚這一句話看似在點撥衆人,實際也是在提醒姜陵,顏遼他們之所以能夠不用船,那是因爲他們將浮冰當成了船,所以才能高枕無憂的使用風力推動。
只是姜陵怎麼可能想不到這一點呢?
姜陵哈哈大笑:“不愧是我師姐,知我姜陵者,司魚也!”
油嘴滑舌……司魚沒好氣的白了姜陵一眼。
姜陵提筆沾墨,沒有絲毫猶豫,手腕輕甩,一行端正遒勁的大字頓時躍然於紙上:
書山有路勤爲徑。
姜陵擡手停筆,才氣通過筆尖與墨水流入紙張,一層又一層的寶光接連亮起,不到一會便呈現出了登府纔有的藍色寶光。
一句登府!
這一刻,紙頁上的文字彷彿是活了過來一般,一道道流光從中激射而出,化爲一張張翻飛的紙頁。
不到一會,這些紙頁便在衆人的腳下鋪就成了一條寫滿了文字的道路,綿延數百米,直接與遠方一塊堅厚的浮冰連在了一起。
這一幕場面聲勢極其浩蕩,頓時將四面八方的目光都吸引了過來。
“這……怎麼可能?!”簡遷失聲驚呼,臉色煞白。
顏遼遠遠望去,眼中浮現出敬佩之色,感慨說道:“書山有路勤爲徑……朗朗上口,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是直指吾輩讀書人學習的本質啊,姜鎮國真是名不虛傳。”
孫庭軒笑着說道:“不止如此,而且此句還形成了一條書頁鋪就的道路,可以悠然行走在海面上,比我想出來的這個法子要愜意多了。”
原來顏遼隊伍的方法竟然是孫庭軒想出來的。
不過也對,作爲兵家讀書人,在實操方面的經驗,他確實理應比其他人更加豐富。
雲承平沉默地看着這一幕,看似平靜,實際上掌心的肉已經被指甲刺破,鮮血滴落在了腳下的冰層上,刺目無比。
“你不會成功的……起勢開得過高,只會導致無法承接。”
心中雖是這樣想,但云承平已經感覺到自己的文宮出現了輕微的搖晃,心神一動,文靈大日光芒驟盛,瞬間便將文宮的異常鎮壓了下來。
不過雲承平也知道,這只是治標的手段。
“諸位文友,請吧。”
姜陵微微一笑,與衆人一同踏上了這條道路。
落腳的瞬間,每個人的心底都浮現出了以前秉燭夜讀,苦研文字的日子。
雖是艱難,也有辛苦,不過衆人的心底更多的還是滿足。
短短兩三分鐘的功夫,便橫跨了數百米距離,這個進度甚至比妖蠻還快一點,不過衆人依然與顏遼他們相差甚遠。
“無名先生,還請補全此聯!”
走到書路盡頭的浮冰上,衆人齊齊揖首行禮,神情虔誠,皆是因爲對一首好作品的真心熱愛,也更好奇姜陵會以什麼樣的句子承接上聯。
不知不覺中,無論是顏遼等人還是妖族,此時竟是都將目光投向了姜陵他們的方向。
顏遼等人之所以會忍不住看來,是因爲好奇姜陵會寫出怎樣的句子。
而妖族居然也投來了目光,顯然便是從姜陵剛剛寫下那句對聯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
姜陵微微一笑,在原先的紙頁上再度落筆:
學海無涯……苦作舟!
落筆完成的瞬間,勁風吹起,一股濃郁的墨香味從姜陵身前的紙上炸開,香飄十里,寶光止也止不住的層層點亮,不一會便達到了貫州的層次,直到巔峯貫州方纔停止。
紙頁無風自燃,化成了一艘小舟落在海面。
衆人懷着緊張而又忐忑的心情走上,驚奇的發現。
這首對聯形成的小舟,居然無風自動,不需要衆人作詩,只需要姜陵心念一動,便可往前游去。
徐修筠驚喜叫道:“姜兄大才!有此學海小舟載着我們渡海,必然有驚無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