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五甲
一聲刺耳嘈雜的敲鑼聲,正式宣告了豫州州試的結束。
正當姜陵準備收拾東西,起身離開的時候。
忽然,姜陵眼前一閃,視線中竟是突然出現了一位青衣白髮,高大挺拔的老人。
姜陵無比確信,自己絕對沒有見過他。
這張臉對於自己來說是無比的陌生。
可不知爲什麼,兩人僅僅只是第一次相見,姜陵就難以遏制地對他生出了深深的親近之情。
如同孺慕思親的孩子,姜陵臉色通紅,望着老人的眼睛裏卻是情不自禁的生出了百般幻象。
有老人騎着一頭老驢在草原上優哉遊哉漫步的畫面。
有老人坐在剔澈的湖面上,隨着小舟垂釣的畫面。
學堂讀書、教導兒女、愛人離去、降妖除魔……一幕幕畫面在姜陵的腦海中涌現又熄滅。
明明他的身後什麼也沒有,這一刻姜陵卻感覺對方沐浴着灼人眼目的光輝。
強。
難以想象的強。
即便是司天遊,也從來沒有給姜陵展現過如此輕描淡寫的強勢。
爲了擺脫幻象,姜陵情不自禁地就衝其低下了頭,不敢直視其光輝。
老人不知何時走到了姜陵的面前,寬厚的手掌在姜陵低着的頭上輕輕撫摸。
“你很好,楚國以後就看你了。”
這什麼意思?
姜陵微微一怔,猛然擡頭,赫然發現考房裏的老人早已失去了蹤影,四面八方盡是陸陸續續,魚貫而出,涌動的考生。
或是激動興奮、或是悲傷嘆惋……
人們的表情是那麼的生動鮮活,彷彿剛纔所發生的一切都只是姜陵的錯覺。
難道真得癔症了?
姜陵不解地眨了眨眼睛,陷入了自我懷疑。
我寫的兵法也不是“無中生有”啊,咋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恰逢衙役推着三輪車走到姜陵的面前,姜陵下意識地將整理好的試卷遞給對方。
就在這個時候,姜陵的眼皮子一跳,猛然發現。
卷面上本該光潔無字的左上角,竟然不知何時,多出了一個從未加過的大字。
“甲!”
看到這個字的時候,姜陵的身體如遭雷擊,難以置信的翻動起來之後的試卷。
果然。
不只是“銘聖”,就連“詩賦”、“經義”以及“雜科”四門,都寫上了一個大大的“甲”。
聖筆親封!
解元無疑!
哪怕上一次姜陵因爲《三字經》的緣故,已經經歷了一次聖筆親封的殊榮,可即便如此,親眼看到和事後通知兩者的驚喜程度依然是不同的。
顯然,伴隨着聖考官親自下場批卷的情況的出現,姜陵甚至都無需等待放榜,就已經知道了自己的成績。
四門甲等!
剩下的“功績”即便沒有公佈,姜陵也自信,整個豫州立身境的讀書人無人能與自己的功績相提並論。
“結束了……”
出乎預料的。
姜陵本以爲完成了半年前,自己所立下的,世人看來近乎不可能的“文壓一州”挑戰。
他應該無事一身輕,至少也渾身舒暢的。
可不知道爲什麼。
除了看到聖筆親封的那一刻出現了些許的波瀾,之後他的心就像是被轉移了一般,空落落的。
姜陵迷迷糊糊地走出考場,剛出現在衆人的視野裏,頭頂便落下了一道氣勢磅礴的才氣光柱。
榜上有名者才能獲得的才氣灌頂。
只是姜陵早已突破到了蘊靈境後期,所以這道才氣灌頂,反倒有點顯得不值一提了。
姜陵並沒有將其用作增長自己的修爲,而是用於擴大了文宮的面積,夯實了根基。
廣場上的人看着沐浴光柱的姜陵,個個目瞪口呆,難以置信。
“這是什麼情況?走後門嗎?怎麼才考完姜鎮國就獲得了才氣灌頂?”
“不知道哇!難道我們的聖廟弄錯了?”
“不排除這種可能……你們是沒看見,在你們考試的時候,咱們灃城天空竟是突然浮現出了一座宮殿!漂亮極了!比皇城還好看!”
“切,張老二,你可別瞎說,你又沒去過皇城。”
“我怎麼瞎說了,你難道敢說那宮殿比皇城難看?更別說之後還出現了一口大鼎了!”
……
文院廣場嘈雜喧譁,讀書人聽着四面八方,此起彼伏的聲音,感覺自己的腦袋就像是過載發燙的主機一般,混亂不堪。
“等等等等!你們在說什麼?”有讀書人不堪其擾,連忙打斷詢問。
不過只是考了三天的試,怎麼感覺就跟過了一年一樣,怎麼你們說的話我們一個字都聽不懂了?
於是民衆熱情的爲這些考生解釋了一下情況。
只是……
出現在雲端,華麗絕美的宮宇?
沒一會大火就把宮宇燒了?
緊接着廢墟里浮現出了一口大鼎?
這都啥跟啥啊!
不聽還好,一聽考生更懵了,只能捏住文印,嘗試向其他人詢問具體事項。
只是還未等好友回覆,他們就知道發生什麼了。
文印網絡世界裏,熱搜上掛着大大的幾個字。
——豫州灃城,州試天下知!
一石激起千層浪。
普通老百姓自然不知道這一句話中所蘊含的消息有多麼的驚人。
可他們是讀書人。
正因如此,每一個手捏文印的考生臉上纔會陸陸續續的浮現出驚駭之色。
灃城。
州試。
天下知。
一個個名詞如錘子般砸在他們的頭頂。
這不就是在說他們嗎?
到底是誰寫出了天下知?!
這個疑問纔剛從心頭浮現,無數道目光就猛然擡頭望向了不遠處正接受“才氣灌頂”的姜陵。
光柱當中,姜陵面色平靜,氣質超然。
雖然只是一位蘊靈境後期的讀書人,但經歷了太虛谷的歷練後,氣質已經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世人的眼中,“姜陵”這兩個字本就自帶光環。
更別說此時此刻,姜陵還在州試中作寫出了“天下知”了……
文院牆頭上忽然出現了一隊急匆匆的衙役。
“怎麼這麼快就把金榜拿出來了?”有百姓看見了幾名衙役一共扛着的巨幅榜單,驚疑不定。
難道這麼快就出成績了?
同樣的疑惑出現在每一個人的心頭之中。
議論紛紛聲中,衙役旁若無人地將巨幅的兩角在牆頭上固定好,隨後一放手,卷好的榜單頓時如同一掛瀑布般傾瀉而下。
無數人目光紛紛聚焦其上。
只是出乎所有人預料的,偌大個榜單,竟然存在着大片的空白之處待人填補,只有一個名字高高在上,高居榜首。
如同一座寂寞孤獨的泰山,凌絕俯瞰着一個個“無名之輩”。
姓名:姜陵。
籍貫:安陽府藤縣。
經義:甲。
詩賦:甲。
雜科:甲。
銘聖:甲。
功績:甲。
……
每一個“甲”字用的都是金漆作寫,雖然極少出現,可在場的所有讀書人都知道這代表着什麼意思。
因爲在府試的時候,姜陵的身上就已經出現過這種情況。
聖封甲等。
而且還是“五甲”的聖封甲等!
當看到姜陵的成績的時候,整個文院廣場瞬間就沸騰了,此起彼伏的呼嘯聲,瞬間就淹沒了文院。
“怪不得姜陵纔剛出考場,就獲得了才氣灌頂……”
有人失聲驚呼:“原來姜陵早已獲得了聖考官的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