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再見石刻
畢竟這樣的衝突,哪怕是在皇室學宮中也不多見。
更何況這起事件當中,還包含了好幾個可以深究的“點”,所以一下子就成了近些日子裏,皇室學宮學子茶餘飯後的談資。
“你們還真別說,侯學長就像是咬定了這個孫庭軒一樣,當日贏了孫庭軒後,說還要來,就真的再來了。”
“這樣也就罷了,關鍵每一次‘沙盤談兵’過後,他都是一副安然無恙的樣子,反倒是孫庭軒……嘖嘖!別提有多慘咯!那小臉煞白的,最近一次更是搖搖欲墜,一副隨時都有可能暈過去的模樣!”
幾人在食堂的邊緣輕聲議論着。
說到這裏的時候,更是引得桌上不少心性溫和的讀書人倒吸一陣冷氣。
“這侯學長爲何這樣對待孫庭軒?他一個新人,沒理由惹上遠在千里之外的侯飛鵬吧?”
“對啊對啊!而且兩人明明都是曾在軍隊中歷練過的讀書人,即便不在同一軍,也應當看在這一份上,惺惺相惜纔對啊?至於這般咄咄逼人嗎!”
“‘沙盤談兵’雖說是用雙方兵家之力虛構出來的戰場,卻也隱隱的代表了兩人之間的聖道,孰高孰低,一盤手談下來自然高下立見。”
“這強者若仁慈也就罷了,偏偏侯飛鵬還是抱着羞辱的目的去的……嗨,照這樣的趨勢輸下去,孫庭軒的文靈大日保不準會因此受損,再無前進可能……”
文宮會受損,那是因爲自身做了違背自身確立的聖道的事情。
而文靈受損,則意味自身的意志出現了動搖,甚至絕望。
聖道之爭本就你死我活,衆目睽睽之下,“沙盤談兵”屢屢慘敗,這無疑是說明了孫庭軒如今對兵家聖道的掌握遠遠不如侯飛鵬。
這對於心高氣傲,自尊心強的人來說,絕對算得上是一種深深的羞辱。
只是即便皇室學宮這邊鬧得再兇,身處於定海樓七層的姜陵也無從得知。
因爲在這十二天接近兩個星期的光陰裏,姜陵像是成爲了與看樓人一樣的存在,生活在了定海樓中。
他每日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全身心的放在學習感悟《百草經》這一件事當中。
站在窗前灑落的陽光裏,姜陵的指腹細細摩挲着手中的筆跡。
利用敏銳的觸覺,他彷彿能夠感受到作者劉彰在作寫每一個字時,心底所浮現出不同的情緒體會。
有久久頓住,無法往前的苦悶。
有洋洋灑灑,一氣呵成的舒暢。
有寫到動情,連帶着字跡都顯得潦草顫抖的激動……
這就是抄作與原作最大的不同。
原作寄託着作者最真摯的情感與領會,不僅散放着抄作無法比擬的聖道氣息,能夠助人快速學習,而且一筆一劃間,還寄託了作者最純粹的情感。
在感悟的過程中,姜陵能夠非常清楚的感覺到,自寫完《天花篇》後便停滯不前的醫道之力在飛速增長。
終於,在第十三天的時候,姜陵掌握了《百草經》的第一篇,裏面記載了有十二種重要的草物。
有些草物看起來很平庸,屬於隨處可見的“野草”。
可放在藥方裏,這些草物往往能夠起到中和調理的作用。
利用這十二種草物,姜陵能夠佈置出二十餘道針對性的藥方,但凡是常見的疾病,他都有了一試之力,已經可以勉強算得上是一位“醫師”了。
“《百草經》就到此爲止了。”
姜陵依依不捨地將《百草經》原本放回了原地。
看樓人注意到姜陵的動作,謄抄着書籍的腦袋自書桌後擡了起來,微笑着看了他一眼:“不看了?”
姜陵搖了搖頭,說道:“足夠了。”
以他目前的實力來看,掌握這麼一篇醫文就已經足夠,多了反而會拖慢他成長的速度。
畢竟這只是幫助人的“技”,本身的境界實力纔是“法”。
若沒有強橫的根基支撐,即便“技術”登峯造極,那也只是無根之水,飄零着就消逝了。
看樓人聞言,讚許地點了點頭,欣慰道:“能夠自己懂得‘過猶不及’,說明你這一路的虧並沒有白喫。怎麼樣,要走了嗎?”
姜陵思忖片刻,自己好像確實離開家中太久了,將近兩個星期沒看見那胖子,也不知道它咋樣了。
正當姜陵打算點頭稱是的時候,突然之間,腦海中想起了某件重要的事。
於是姜陵話鋒一轉,急聲問道:“對了,先生,定海樓有王明亞聖的天啓石刻嗎?”
如果說整個楚國,還能有哪裏存在王明所留下的筆跡的話。
毫無疑問,除了學宮文塔,那就只剩下面前的皇室藏書閣了!
看樓人詫異地看了姜陵一眼,似乎沒想到姜陵竟然會突然問起這個:“有倒是有,不過即便只是抄本,也需要花費不少的文功,你確定要看?”
看是絕對要看的。
只是爲了不暴露自己,姜陵故意表現出“爲難”的模樣,過了好一會,方纔“咬牙”說道:“那可是一位亞聖留下來的東西,萬一學生能領悟呢?”
聽見這話,看樓人頓時搖頭失笑:“得了,看來我還真是高估你小子了,跟我來。”
姜陵相信,在天啓石刻的面前,和他抱有同樣想法的人絕對不在少數。
即便是天命境,甚至歸一境的強者又如何?
誰又能在一口號稱“記載了亞聖聖道”的石碑面前保持從容不迫?
姜陵強行按捺住心中的激動,亦步亦趨地跟在看樓人的身後。
看樓人一邊領路,一邊爲姜陵解釋道:
“按道理來說,一位亞聖的作品,放在第九層都不爲過,只是這畢竟只是抄本,而且還從古至今無人能夠參透,所以也就和歸一境的作品一起放在第七層了。”
“仔細想想,好像每一個能進入這裏的,都會要求看看傳說中的天啓石刻……嗨,依老夫來看,那上面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聖道,充其量就是一些王聖的碎碎念。”
因爲從來沒有人蔘悟過天啓石刻的內容,所以讀書人中傳出了許多種關於“天啓石刻”的猜測。
看樓人說的,便是其中支持率最高的幾種之一。
“到了。”
一個拐角,姜陵面前的書架上突然出現了一塊約莫三個巴掌大的石塊,漆黑反光的表面,篆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I'mWangM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