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人死了以後也要回家
李靖、程知節、房玄齡、杜如晦等人,全部都在。
程知節臉色十分難看。
突厥居然有在邊地鬧事了。
而且這次,絕對來者不善。
“陛下,現在邊軍剛剛變革,補充了不少新兵。看書溂
突厥突然南下,一定有所圖謀。
依臣只見,需要派人過去纔行啊。”
李二點點頭:“朕已命牛進達,薛萬徹分別去大同和幽州,統轄兩地邊軍。”
房玄齡想了一下,對李二道:“陛下,此事可能會影響軍心。
是否要瞞下來?”
不管怎麼,這件事出去都不太好聽。
雖然從傷亡人數上來,大唐並不輸陣。
但是畢竟大唐這個團,是全軍覆沒啊。
一旦消息傳出去,被人給傳歪了,那可就麻煩了。
如果是老兵卒,那倒沒什麼。
但是對於新兵卒,那心理影響,絕對不可覷。
畢竟邊軍裏面的新兵卒,雖然都進行過訓練。
但是還沒有參加過一場戰鬥。
這沒見過血,就很容易會亂子啊。
房玄齡的話,李二也想到了。
但是他總覺得,如果就這麼瞞下來,那對那些死去的兵卒來,太不公平了。
站在房玄齡旁邊的李靖皺着眉頭。
下然有些不贊同他的話。
“梁國公,你的這番話,我斷然不能贊同。”
李靖對着李二拱拱手道:“啓稟陛下,在臣看來,我們不僅不能隱瞞此事,反而應該告知於下。
將戰死將士進行大葬。
這是將士們應該得到的禮遇,”
“否則,大唐變革,就失去了意義。”
李二一聽,臉色立刻就鄭重起來。
“李靖,下去。”
“是,陛下。”
李靖繼續道:“大唐兵事變革,下震動。
此時變革已基本完畢。
大唐統領的下之兵,乃朝廷之公器。”
“非一家之私物。”
“這些戰死的將士,是爲了大唐江山,是爲了下百姓。”
“我大唐變革的目的是什麼?
不就是如此嗎?”
“如果變革的目的,僅僅我們這些人明白,而下明白不明白。
則變革就是去了意義。
也失去了根基。
如此一來,我大唐和以往王朝的變革,又有何區別?”
“我們需要讓下百姓明白,大唐的變革,不是爲了某一個人。
不是爲了某個家族。
而是爲了下萬民。”
李靖的話擲地有聲。
聽的李二心中一震。
連旁邊的房玄齡都不由的臉色一變。
是啊。
這些將士爲何能死戰不退?
難道僅僅是爲了朝廷嗎?
顯然不是。
支撐他們這樣做的,是他們心裏都信念。
他們這些人之所以能夠不畏生死,那是因爲在他們身後,是大唐的萬千百姓。
他們用生命守護的,是大唐的同袍。
對待這些將士,自然要告知下,讓百姓銘記於心。
李二重重的點點頭。
然後道:“傳朕的旨意。
死去的將士,要一個不落的全部送回來。
人死了,也要回家。”
……
很快,李二的旨意就傳到了大同。
“陛下聖諭!
大同左衛第三團全體將士,忠勇愛國,血染疆場。
凡籍貫州府,皆設壇祭拜!”
“第三團全體將士,賜爵一等,入縣誌!
遺孀由朝廷供養。
……”
李二就是要用這種方式來告訴下。
這些戰死的將士,都是大唐的英雄。
他們是爲守護下百姓而死!
很快,大同血戰的消息,就從長安傳遍了整個大唐。
身在大同的蘇定方,在軍中大營進行祭奠。
身着鎧甲的蘇定方,眼睛猩紅。
站在高高的祭祀臺上,蘇定方拔出長刀。
用盡自己的力氣嘶吼道:“死去的兄弟們!
回家了!!!”
一時之間,地爲之泣。
突厥大將阿史那,並沒有徹底的撤退。
而是隱藏在大同城的外面,打探消息。
當他看到大同城那聲勢浩大的祭奠儀式時,臉上充滿了震驚。
同時還有一絲絕望。
這樣的情況,和阿史那預想的完全不一樣。
正常情況下,這樣的情況,是一定會隱瞞下來的。
畢竟全軍覆沒。
消息一旦傳了出去,那肯定會動搖軍心。
甚至會讓一支大軍徹底的崩潰。
可是大唐皇帝,居然完全沒有隱瞞這個消息。
而是昭告下。
這明什麼?
明大唐的皇帝相信,自己的大軍,根本不會因爲這一件事動搖軍心。
如此大事,都不會動搖軍心。
那這支大軍,能是一支普通的大軍嗎?
這……
阿史那越想心裏越驚訝。
這大同的兵卒,不過是大唐極爲普通的一支大軍而已。
要精銳,那絕對算不上。
但是就是這樣一支尋常的大軍,居然就已經如此恐怖了。
那如果他們突厥的大軍,和大唐真正的精銳對上,結果又會如何?
蘇定方祭奠陣亡將士的高臺,就設在大同城外。
在高臺的不遠處,就是一片山坳。
阿史那他們就隱藏在那裏。
蘇定方站在祭臺之上,眼睛一陣凌冽。
從旁邊一名兵卒手中奪過弓弩。
一支箭矢朝着那出山坳就飛了過去。
在蘇定方看來,那裏定然有突厥饒斥候。
箭矢劃破長空。
飛行了好遠,最後插在了距離阿史那十多米遠的地方。
在箭矢的尾端,繫着一條麻布。
阿史那臉色頓時就是一僵。
他命人立刻把那箭矢就取了過來。
然後就看到了麻布上面寫着的字跡。
“不死不休!”
四個大字龍飛鳳舞。
看的阿史那不由脖頸一涼。
戰死的將士,由大同左右兩衛,派出千人兵卒護送。
旌旗滿。
號角低沉。
自大同城,進入關內。
在關內,右武衛中郎將、魏城縣男牛進達,率隊迎接。
然後一路返回長安。
縱然大同血戰之事已經傳遍了下,但是大唐畢竟消息閉塞。
地處偏遠的百姓,在看到那滿的素縞之後,才最終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不過,和長安城的百姓不一樣。
這些百姓在看到這些素縞的第一反應,就是突厥又要南下劫掠了。
這種反應,很快就變成了巨大的恐懼。
畢竟這些地方的百姓,被突厥給劫掠怕了。
他們對於大同血戰,並不知曉。
只看到大唐兵卒死傷了。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