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新裝備GET
除了今年大洋洲冬季的溫度低的有些誇張之外,灑家一行人在卡奔塔利亞基地的測試工作進行的異常順利——澳洲地處南半球,12月-2月爲夏季,3月-5月爲秋季,6月-8月爲冬季,9月-11月爲春季,所以我們正好是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過去的。
到10月份春季降臨的時候我們已經差不多完成了本階段所有的測試工作,之後阿笠博士打算前往扎夫特在地球唯二軍事基地中的另外一個——位於伊比利亞半島上的直布羅陀基地,隨後從那裏搭乘潛水母艦祕密潛入北非沙漠中對脈衝進行惡劣環境下的壓力測試。
10月17日晚間23時42分,在10臺‘迪恩’空戰型機動戰士以及10臺‘巴比’空戰型機動戰士(迪恩後繼機型)的護衛下,我們這個隊人馬搭乘4架巨型運輸機開始前往直布羅陀基地。由於這20臺機動戰士所使用的能量電池不允許它們全程護航,所以在這過程中我們會額外更換兩次護衛部隊。
在經歷了17個小時的飛行之後,18日下午16時53分,巨型運輸機安全的降落在直布羅陀基地內。由於時間太晚,再加上長時間的飛行使得測試小組的成員普遍比較疲勞,所以阿笠博士決定在此地住上一晚,第二天再開始將貨物裝上潛水母艦。然後灑家從某個組員的口中得知我們將要搭乘的潛水母艦好象是經過特別改裝的,爲了配合脈衝的測試這艘戰艦的納格庫被完全改造,現在這個庫房中已經完全不能用來搭載機動戰士了。相反的,阿笠博士將一個小型全自動工廠以及脈衝高達維護平臺整個搬進了納格庫所在的前部船艙內,毫不誇張的說,這個納格庫裏可以維修絕大部分扎夫特的制式機動戰士,並且還可以生產一部分機動戰士所需要的零件。
由於需要爲工廠騰出足夠的空間,戰艦前部的艙室幾乎全部被打通。而這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船員生活區域(例如居住艙室以及公共浴室),這使得這艘名爲‘小丑魚’的潛水母艦所能維持的船員數量急劇減少。然後爲了保證它的能夠正常運作,所以阿笠博士爲這艘上面加裝了大量灑家從奧布撈回來的自動化技術,並且這個老頭還爲它加裝了一套他最新開發出的人工智能裝置。所以毫不誇張的說,這艘潛水母艦現在已經完全可以做到自動水下航行了(不過參加戰鬥的話還是太勉強)。
所以灑家果斷就動心了,這艘船簡直就是爲咱量身定做的——首先它的體積正好在咱擁有的‘載具空間’這個技能所允許的最大容積以內,其次人工智能免去了如何駕駛這艘巨型戰艦的煩惱,而自動工廠結合咱身體裏的工程機器人也使得今後灑家自己製造高科技武器變得可能——由於實在太過興奮,所以當天晚上灑家竟然失眠了。唉,看來還是太年輕,經不住大場面啊。
第二天一早,灑家跟隨着大隊一起開始將昨天晚上由基地內士兵幫忙從運輸機上卸下的六套組件、配套的武器以及其他裝備運輸進了‘小丑魚’號裏。將東西一股腦全都塞進去之後我們在另外兩艘潛水母艦的護衛下駛離了直布羅陀基地,開始向地中海進發。
按照計劃,我們會先用兩週的時間對脈衝高達的水下組件進行測試,隨後艦隊將在阿爾及爾登陸,然後從那裏進入北撒哈拉沙漠。
兩天之後我們三艘母艦到達地中海中心地帶,隨後灑家開始對脈衝的水下組件進行全面測試,而測試接結果卻出乎意料——雖然它的各項性能還不錯,這套組件的表現比之前的炮戰、空戰、劍戰組件有着不小的差距。之後我們又到非洲大陸上測試了機動堡壘組件、沙漠組件的性能,而這兩套組件的表現也不太盡如人意,所以這三套組件很有可能將會被廢棄掉。
隨後在12月23日平安夜這一天,我們這個團隊的測試工作正式告一段落。將所有東西收拾進小丑魚號的船艙中之後三艘潛水母艦再次出發,我們的目的地是擁有質量加速器的直布羅陀基地,到達那裏之後我們將通過質量加速器返回到宇宙中。
在回程時灑家找了個機會旁敲側擊的向阿笠博士詢問到了之後小丑魚號的命運——還好,扎夫特高層對這艘只需要少數艇員就可以投入作戰的新型戰艦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因爲如果研製成功的話每艘現役的戰艦上至少可以分流出近三分之一的人員,也就是說在總兵力不變的前提下整個扎夫特一下子相當於多出了近三分之一的戰艦——PLANT與灑家穿越前的以色列極其類似,屬於除了人口什麼都不缺的國家。戰艦、機動戰士對它來說根本就是小意思,武器庫裏要多少有多少,唯一缺少的就是操縱它們的人了。
他們準備將小丑魚號就近安置在直布羅陀基地裏並且由另外一個團隊繼續深入研究,以期能夠早日將這種自動化技術早日投入實際運用階段。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小丑魚號非但不會被當成廢品閒置起來(灑家很害怕等這個世界的任務結束之後拿回去一艘滿是鏽斑的破爛貨),甚至它還會受到定期的保養和維護——這基本上能夠保證到時候灑家順回去戰艦的狀態。
所以在某個月黑風高的晚上,灑家果斷將咱‘載具空間’的標識印記打在了這艘潛水母艦上,一陣紫色的光芒閃過之後,一個小小的‘王’字被印到了艙壁上——從此刻起這艘戰艦就姓王了,啊哈哈哈。
CE73年2月22日(這日子太TMD的2了),經過一週多時間的宇宙航行,我們終於回到了PLANT國內。之後通過對近一年實驗數據的彙總以及整理,脈衝高達終於被最後定型下來。它的保留了三套可替換的部件,分別爲強化機動性的空戰模組(空影形態)——裝備兩把光束軍刀、一門高能光束步槍以及一塊機動防禦盾。強調進程格鬥的近戰模組(劍影形態)——裝備光束迴旋鏢兩支、大型‘石中劍·改’型斬艦刀兩口。以遠距離火力打擊見長的炮戰模組(爆影形態)——裝備高能長距離光束炮兩門、超高初速電磁炮兩門、導彈夾倉兩個(每倉內含12枚近程導彈)、光束矛兩根。
而另外三套模組由於在測試中表現不佳,所以被捨棄了。然後本着廢物利用的原則,阿笠博士爲它們重新設計了一套核心駕駛艙,隨後將這三套模組重新拼接了起來作爲三臺次一級的高達——它們就是後來被地球軍搶去的混沌、深淵以及蓋亞高達了。
而作爲對這一年多時間來灑家辛苦勞動的獎勵,灑家獲得了一臺由扎夫特設計局最新研發的扎古幻影型機動戰士——扎古勇士系列機動戰士作爲‘蓋茨’型機動戰士的後繼機體由另外一組人員負責開發以及測試工作,期間還發生了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非洲事件’。
灑家得到的幻影型扎古勇士則是隊長機級別的機體,與普通的扎古相比,其各方面的性能都有不小的提升。隨後阿笠博士特意抽出兩週時間爲咱重新改造了一下這臺機體,包括更換大功率的能量電池,更換已在脈衝高達上獲得驗證的新型火控系統,將核心部分的裝甲改爲VPS裝甲以增強生存能力,同時修改左手的供能迴路使它可以額外多裝備一支MMI-M633型光束突擊槍。
並且他還將兩門M75型雙聯裝光束炮以及配套的供能系統埋設在了這臺扎古肩部兩側的兩塊盾牌內(同時去除了原本收藏在此處的電熱戰斧)並且爲了配合這兩組火炮,他還在盾牌末端與機體連接的地方加裝了兩個基座系統,使得這兩塊盾牌可以向各個方向旋轉。
最後在灑家的要求下他還重新設計了這臺機動戰士的‘焰’型揹包,將上面原本的兩個大型導彈夾倉去除,轉而換上了兩門MMI-M16XE2型超高初速電磁炮以及彈藥艙。最後由於咱現在對近戰已經有些心得了,所以阿笠博士還將原本存放在機動戰士腰部兩側的四枚手雷去處,換上了兩把光束軍刀。
至此,灑家這臺定製的‘扎古幻影·焰’型機動戰士的改造基本完成,CE73年3月10日,灑家帶着咱的新機體回到了瑞克·卡特部隊,開始繼續在服役。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