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首發晉江98

作者:柏林雨聲
陳建業重感情,惦記着最好把兄弟三人的房子修在一塊。然而自家裏頭卻沒有能拿來修房子的合適地基,陳建業提出的“換”陳向武也不同意。

  開玩笑!

  這地到了手裏頭那就是自己的了,現在答應說換了,那萬一以後把房子修起來後別人看的眼紅、又跳出來說那地是他的怎麼辦?雖然他們也不怕,可要是天天上門來鬧,那豈不是大晦氣?

  陳向武不想把村裏人想的這麼壞,可事關他們的根本——地和房——那再怎麼謹慎他都覺得不夠!

  反正在陳向武看來,這換地風險挺高,就爲了大家住一塊完全不值得。

  陳向武直接把這個提議否決掉。

  所以最後這事商量來商量去還是成了各家看各家的地基,等看好了再修。

  至於具體選在哪……

  那就是自家該考慮的事了。

  “按照你爺爺的意思,最好廠房得跟一家挨着,要是都住的遠了,那萬一廠房裏出點什麼事都不能知道。”陳建業在商量自家地基的時候這麼說。

  這話劉冬雪挺贊同,“是該這樣。”

  陳辰點點頭,嘴裏卻問:“爸,那你有看好的地方嗎?”

  陳建業道:“村頭或者溪口那邊我覺得都行。”

  村頭指的村子進來聚集的一片住戶區域往側面延伸的地方,那裏有一片土地,之前劃分地的時候他們分到了一塊,只是不是特別大,修個大房子之後估計就沒太多能當菜園子的地方;

  溪口那邊則是偏向于山腳那邊,是經常去抓魚的後山那條河流經的地方,因爲河流拐了個v字彎,然後重新流走和小水池那條河流匯聚,所以被村裏人喊作“溪口”。

  陳辰仔細回憶一下這兩塊地,就知道是個什麼光景了。

  “那你們中意哪一塊?”

  陳建業說:“村口那塊地熱鬧些,溪口那邊有點偏。”

  劉冬雪卻是道:“可村口那塊地種點菜不方便,真修在那兒,估計到時候喫點白菜都要去地裏弄。”

  農村人,自留地的菜園子是必須的,這樣自家喫菜的時候也方便。

  陳建業道:“我覺得都行。”

  因爲他還沒下定決心,所以才提出兩個。

  陳辰想了想後就說道:“溪口那邊吧。”

  看着陳建業和劉冬雪臉上的“給我一個理由”表情,陳辰解釋了一下,“村口那邊的地一是小了點,到時候圈不出多少自留地,二是路不寬,就算我們自己踩踩,也不大好走;溪口那邊卻不一樣,地大,修了房子後還能有地種菜,最重要的是距離後山河也近,這臨近溪口的位置,我們能直接用後山那條河的水。”

  這個年代可沒有自來水、家用水消毒這一說,尤其在農村,家家戶戶喝的水都是從自然河裏來的,村裏挑水的小池塘,就是自然河隔斷出來的,跟後山那條河一模一樣。

  穿來這大半年,陳辰自己都記不清自己究竟挑了多少次水了,算得上是每日必修課,哪怕已經習慣了,但要他說句輕鬆……那他可真說不出口。

  現在重新修房,要是能起在溪口,那可太美妙了!

  尤其他記得他們家那塊地根本就是挨着溪口的位置,也就五十來米的距離,甚至可能都還不到五十米。

  陳建業卻擔憂道:“那邊都離村遠了,沒什麼人家戶住那邊。”

  “誰說沒有?”陳辰笑了,“杜星緯不就住那邊麼。”

  陳建業一噎。

  杜星緯的確是住那邊,但陳建業一時沒想起來,而且哪怕他們真往那邊修了房子,杜星緯其實住的也還比他們遠些。

  “我們算不得遠離村裏,就在前頭些,不也有幾家人嗎?只是大多數不住那邊罷了,可這又不代表只有我們一家住那邊。”陳辰是真的想往溪口修,所以理由也給的充分,“何況我沒記錯的話溪口那邊那條路年初分地的時候是沒劃分到地裏的吧?因爲碎石多,到溪口也方便。那是我們村裏的路,而且它本身寬,我們自己修一修,說不準連車都能進來,可省了不少的事。”

  陳建業臉色複雜,“小辰,你還想買車?”

  那必然是要買車的。

  “現在還說不準。”陳辰沒說那麼準確,“不過事先把這些事考慮好,也省的以後還擔心這個。”

  陳建業:“……”

  劉冬雪看看陳建業又看看陳辰,也說了句,“我覺得小辰說的有道理,那邊只是隔村裏大傢伙遠了些,但又不是真的出了村,更不是在山腳下要擔心山上會衝下野豬這些,再說用溪口的水,也省得再跑到小水池去挑了,人也能輕鬆輕鬆。”

  說來後山那條河村裏覬覦它的人還真不算少,臨近後山那段還好,畢竟那邊危險、又沒農田,所以就隨它去,但到了溪口這邊,尤其溪口拐過去之後,那用的就不少了,有田捱得近的,灌地的水都是從那條河裏引。

  只是打主意歸打主意,用水方便歸方便,農村人看重親戚同族關係,喜歡族羣而居,尤其還愛熱鬧,加上這年代起房子不是件容易的事,家家戶戶的房子都是住了幾十年的,輕易不動土,因此也就沒什麼人把房子修到溪口這邊來。

  少有的那個意外叫杜星緯。

  眼下,可能是陳辰給的理由充足的讓人無法反駁、加上劉冬雪勸,所以陳建業最後還是同意了,決定就把房子修在溪口那邊。

  等這個決定傳到陳家其他人耳朵裏,大家都有些驚訝,等聽完理由,齊齊就靜默了,再仔細一琢磨……

  這事妙啊!

  除了距離村裏稍遠了點,其它基本無可挑剔啊!

  陳建軍手裏也有塊地在溪口那邊,只是比陳建業那塊地距離村裏更近些,也不知道他們一家人怎麼商量的,最後竟也決定修在那邊。

  陳家人一想覺得可行,雖然到時候兩家不像現在這麼不出院子就能聽得見喊聲,可也沒有離的特別遠,四捨五入也是住一塊了!

  倒是老大陳建黨那邊……

  老大家也拿出了幾塊地,可王桂枝不太捨得當下的房子。怎麼說呢?雖然眼下這房子不太夠住,但實際上也沒有特別破,住個七八年完全不成問題。

  要是真的重新修了搬運了,那這邊的房子不就荒廢了?房子是要人住的,不然破敗起來就非常快。

  王桂枝想着老二老三家都修的遠,他們就最好修的距離老房子近些,這樣老房子也不用荒廢。可想的挺好,現實條件卻不允許,他們手裏能拿出來合適當地基的地……都距離如今住的地方有些遠。

  這可就叫人犯難了。

  實際上不止王桂枝一個人覺得都搬走了可惜,但架不住他們想要住樓房的渴望、加上現在的房子的確住不太開,兩廂結合下就下定決心要修新房了!

  那這怎麼着才能多全齊美呢?

  最後大家商量來商量去,決定乾脆就把老大家都房子修在原地。

  老二老三已經挑選好地基了,先把他們兩家的房子修起來,等他們搬出去之後再把兩家的房子推倒,然後再起老大家的房子。

  別看兩家原先的房子不大,可實際上兩家的自留地都不小,合併在一起修個水泥房是綽綽有餘的,哪怕圈個大點兒的自留地,也還有剩餘。等老大家搬進新房後,那份餘下的地以及老大家現在住的舊房子又重新推掉修成廠房,這樣一來廠房就在老大家隔壁,照看起來也方便。

  至於這其中老二老三家的地都歸了老大家也不要緊,這就當是他們出了廠房的地,之後修廠房的錢再由老大家全出,而廠房最後不屬個人,而是屬於陳氏。

  當然,這樣的協商並不一定百分百公平,總會有人喫點虧。可這些都是陳家人的事嘛,陳家人也不愛跟自己人計較誰佔便宜誰虧了的這一點兒。

  大家都覺得這個方案非常好,完全沒有任何意見。

  這集思廣益後協商出來的主意,對此陳辰也覺得挺好。

  修過房子的地沒有普通地那麼肥沃,用心整也要兩三年才能肥起來,要是直接拿來修房子,其實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地基都選出來了,那之後就是着手修房子了,此時大家的意見形成了高度統一——全都要修成水泥樓房!

  別問,問就是愛時髦!

  這水泥樓房,那可是城裏人才住的!這幾層高的水泥樓房,那可是省城的人才住的!

  自家要是修座省城人住的樓房,那這十里八鄉的誰不高看一眼?

  只是村裏修房子一向都是修木房子,水泥的房子還真沒人會修,這樣一來就不能請村裏的工匠來了。

  只能去縣裏請人修。

  八十四年永興縣的房子還沒炒起來,也沒有專業的建築公司,甚至就連普通的小建築隊都很稀少,這樣一來這件事就比較難辦了。

  “總不能我們自己修吧?”陳建軍嚷嚷着。

  “爸你會啊?”陳前說:“這修水泥房裏頭的名堂可多着呢,我之前聽人說,要是這柱子或者房梁固定的位置不對,這房子就很容易塌,我們自己住裏頭可不安全。”

  陳建軍瞪他一眼,“你爹我不知道?要你說?”

  陳前嘖一聲,“我只是提醒提醒,反正這房子得要找人家修過的人來修。”

  “是得找有經驗的,最好是那種老師傅。”陳建黨說:“不過究竟去哪裏找得好好想想。”

  大家對這些事真不瞭解,也就有些無所適從。

  陳辰也不熟,穿來至今他都沒跟這方面的人打過交道,加上不是後世,連上網搜都不行。

  最後大家討論一陣,陳辰思來想去才提議說:“我去找縣裏人打聽打聽,他們說不準能知道。”

  李氏聞言就道:“我看這樣行!他們常在縣裏,知道的肯定比我們鄉下人多!”

  陳前摸着下巴說:“那我也去找我縣裏的朋友們問問,說不準他們也知道點這方面的消息。”

  “這樣最好。”陳向武滿臉欣慰,“家裏其他人對縣裏也不怎麼熟,對這些水泥啊鋼筋啊更不懂,你們熟悉的幾個就去找認識的人打聽打聽,到時候再整和整合消息,說不準就齊全了,這房子也能順利修起來。”

  “那可不是。”李氏眉毛揚着,高興的同時又有點警告的意味,“那句老話怎麼說來着?兄弟齊心,其利斷金。這可是我們整個陳家的事,有主意的出主意,沒主意的就出力氣,總得都忙起來!”

  其他人忙應好,也覺得陳辰和陳前說的主意可行。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