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啪啪朝臉就是磕
實際上,他心裏已經提高了警惕。
因爲從小萌發到平板上的信息來看,站起來提問的這位老爺子,可是大有來頭。
卡爾·繆勒,今年86歲高齡,是來自斯維斯的國際着名物理學家,其研究成果在材料物理學領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尤其是在上世紀80年代,他和他的學生、喬治·貝德,一同發現了陶瓷材料中的高溫超導性,徹底改變了超導材料的研究方向。
憑藉着開啓超導材料應用新紀元的豐功偉績,兩人於幾年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有人可能好奇,一個搞陶瓷的,來給金屬材料挑毛病,是不是狗拿耗子?
其實則不然。
繆勒研究的超導陶瓷材料,是由鑭、鋇、銅和氧等組成的。
而在材料科學中,通常會根據材料的組成、結構、性能或用途來命名材料。
又因爲在製備工藝上,採用了生產陶瓷的高溫燒結,所以即便看起來全都是金屬元素,可它依然是陶瓷的一種。
所以總的來講,這位材料學公認的大佬,研究的也算是金屬材料,自然有提出疑問的資格。
此時,年逾耄耋的繆勒教授,顫顫巍巍地拿着麥克風。
“請問邱博士,你在論文中提到的‘精密噴射成形技術’,是源自於瘋不列癲的Osprey工藝嗎?”
邱睿大方承認,“是的。”
追根溯源,PSF技術的前身“噴射成形”、也就是SF技術,最早是由瘋不列癲的奧斯普瑞金屬公司,於1972年獲得的專利。
此後歐米的科研團隊,一直試圖實現直接用該技術噴射出更復雜的形狀。
但受當時的技術限制,一直沒有成功。
直到2003年,時任芬蘭國家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的朱雲峯教授,利用一套奧斯普瑞公司淘汰的設備改造升級,才實現了直接噴射成較爲複雜結構的全新生產工藝。
命名爲“PrecisionSprayForming”,就是比原先的SF技術,多了個“精密”的前綴。
邱睿也是按照這個命名邏輯,粗暴的在PSF前,疊了個代表超級的“S”罷了……
聽到期待中的答覆,繆勒教授點了點頭,繼續開口說道:
“聽聞邱博士已經把PSF的相關專利收入囊中,但據我所知,即便比原先的SF技術更進一步,運用PSF技術生產出的金屬,其內部微結構,也無法達到像論文中展露的那種程度吧?”
“何以見得?”
“因爲我專門翻看過所有關於PSF技術的論文,得到的結論是,用這種工藝生產出的特鋼,其內部晶相也僅比反覆電十幾次的電渣鋼好一點,甚至比不上粉末鋼,但你這種鋼材,比最優秀的粉末鋼性能都要超出50%,怎麼可能用的是同種工藝。”
邱睿挑眉,“國際上有規定說新材料的誕生,必須要在發表論文時,附上獨家的製備工藝嗎?我有足夠的樣品,可以任你們檢驗,事實勝於雄辯。”
繆勒教授老神在在,“不,你錯了,如果不把這種事情說清楚,你那種來路不明的特鋼,誰知道會不會涉及什麼污染環境或者有毒的工藝,我看還是不驗也罷。”
邱睿聞言也是有了點脾氣,心說喲呵,老東西圖窮匕見啊!
技不如人,就跟老子盤場外是吧……
哼,他知道個屁!
坐在距離繆勒不遠處的曹鳳鳴院士冷哼一聲。
雖然身爲聚變項目“十八羅漢”之一,曹院士有的是工作要處理,但他同時也是國內金屬冶煉方面的泰山北斗,在國際上也享有一定聲譽。
所以像今天這種,要對SPSF-1367特鋼做現場質檢的發佈會,他還是需要出來站臺的,否則光憑這堆老外的名頭,就能壓倒一片。
其實也不止是曹院士,場上來自國內的近千名學者,基本上都抱着助威的想法。
不過立場歸立場,,沒有看到生產設備的前提下,他們心裏也沒多少底就是了。
比方說來自工程院的江繁凱院士,同樣也是國內冶金行業的頂級學者,就有些拿不準。
聽到旁邊曹院士的那聲冷哼,他才面色古怪地低聲問道:“曹老,您覺得邱博士能挺過這一關嗎?”
抱着胳膊的曹院士,側頭看了這位“後輩”一眼,“等着瞧好了,小邱絕對能打得繆勒那老東西滿地找牙。”
竟然這麼有信心麼?
江院士暗暗咂舌,解釋道:“我也不是不相信,主要是繆勒這個問題,明顯是在旁敲側擊打聽具體工藝,我怕邱博士年輕氣盛,不小心着了這羣洋人的道。”
曹院士聞言皺眉,覺得此言有理。
但想到這陣子接觸時,邱睿體現出的那種滴水不漏的作風,老院士又釋然一笑。
“就算他們是羣喫人不吐骨頭的餓狼,我也相信小邱能夠從容應對,因爲即便是狼,也不可能打得過雄獅,何況還是一匹牙都快掉光的老狼。”
見對方還想說什麼,老院士有些不耐煩地將其打斷。
“小江啊,能不能給你提個意見?”
江院士愣了下,“您請講。”
“有沒有人告訴過你,話有點多啊。”
江繁凱:……
得,我閉嘴看戲還不成嗎?
無獨有偶,場中發生的類似交流,其實並不在少數。
只是不是誰身邊都有曹院士幫着打強心劑,因此國內的學者們此刻,心都提到嗓子眼上了。
相對的,外國佬們紛紛在心中叫好,覺得臺上的那位年輕人,就該爲自己的傲慢付出代價。
爲什麼搞得跟他們贏了一樣?
沒看到把臺上那位都問沒話了麼。
其實無論邱睿解釋或不解釋,他們都是賺的。
還真別覺得,僅憑隻言片語的,能起到什麼作用。
在座的可都是材料學方面的學者,哪怕是被捕捉到一點線索,都有可能讓他們琢磨出門道來。
雖然“SPSF3D打印機”的技術壁壘,並不比“CD精裝機”來得薄弱。
即便讓別人知道技術路線,沒個幾年、甚至是十年如一日的刻苦鑽研,也甭想搞出點像樣成果。
但畢竟和主要被用於民用領域的精裝機不同,打印機是用來加工金屬的,相關的成果,很容易被用在軍工上。
邱睿纔不想變相資敵。
他就這麼皺着眉,低頭盯着講桌上的平板電腦,稍微沉思了一陣。
就在曹院士都爲之捏了把汗的時候,邱睿終於打破沉默。
“繆勒教授是嗎?”
“正是。”繆勒眼中流露出一抹戲謔,也想看看這年輕人如何破局。
“我還以爲,雖然科學家有國界,但學術領域,至少還會存在着一定公平性,方纔繆勒教授的這番言論,可真是讓我開眼界了。”
老繆勒臉不紅氣不喘,心說就這?
還是嫩了點……
“學術界自然有它的公平性,但前提是大家都要開誠佈公。”
公平你媽麻花__!
邱睿冷笑,懶得反駁這種批話,“我承認,蔚藍科技在PSF工藝的基礎上,繼續增加了特殊改良。”
說到這,他頓了下,然後呲着滿口小白牙,“但你不是覺得,沒了你們的認可,我的產品就賣不出去吧?”
這下不止繆勒,在場不少老外一同表示,定會上書各自政府,絕不會允許國家進口這種生產工藝不明、甚至有可能有毒有公害的鋼材。
帶着同傳耳機的華國學者,自然聽懂了洋人們的逼逼賴賴,一個個也開始反駁,揚言愛幾把買不幾把買,我們國內有的是市場潛力。
然而沒過多久,場下的混亂局面便戛然而止。
因爲每個人都聽到了一陣引擎轟鳴聲,外加從腳下傳來的微微震動的感覺。
看着平板上打到頭的進度條,邱睿冷笑一聲。
該不會以爲老子挑這麼個地方,就是圖地廣人稀吧?
“既然大家對我的鋼材心存疑慮,看來也沒必要檢測了,不過既然來都來了,還是看看應用好了。”
言罷,他“啪啪”拍了兩下手,鋪在舞臺背景牆表面的那層帷幔緩緩打開,露出了後面芝麻白色的石牆。
這時,同傳耳機中響起用佩戴者母語表達相同意思的兩句話。
“這面牆,內部由一米見方的花崗岩堆砌、外部由混凝土澆築而成。”
“請注意,接下來的環節會伴隨着巨大噪音,請戴上位於座位下方的專業主動降噪耳機。”
與此同時,仍挺立在舞臺中央的全息投影設備上,也顯示一個計時器來。
衆人還沒反應過來這是怎麼回事,就聽一陣尖銳刺耳的噪音響起,腦瓜子嗡嗡的,趕緊依令從座位下掏出降噪耳機戴上。
3分鐘後,隨着“砰”的一聲悶響,石屑撒落一地,噪音也戛然而止。
等塵埃落定後,只見,一個外徑至少數十公分、像是長滿了牙的東西,正在緩緩減速旋轉着,從背景牆裏探出頭來。(按慣例,圖有話)
看到這一幕,半圓形劇場內鴉雀無聲。
嘶~~~牙輪鑽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