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世界各國:我很好奇
上一次好像是在這臺“擬·金烏堆”聚變核心驗收成功的時候,當時莫名多出了666方。
這次更狠,一下子就是2048方!
邱睿直到第二天和B66項目組成員,一同參加完內部慶功會都沒想明白,系統到底爲什麼獎勵自己這麼多起源物質……
接下來的近一個月時間,邱睿一直在上京這邊開會。
其中有和軍方、關於聚變裝置艦載化的內部立項會,也有和華覈工業集團、關於民用化路線的可行性論證會,更有不少給接下來相關合作單位開設的專題講座。
總而言之,忙得那叫一個不可開交。
雖然這些會議的與會人員,都經過了安全部門的嚴格篩選,外加極爲嚴格的監控,但知情者的範圍擴大到了這種程度,世上又哪有不透風的牆。
很快,一則小道消息不脛而走,並在國際上形成了軒然大波。
最先做出反應的,是瘋不列癲的“保安報”。
2014年3月5號這天,他們再次使用了最爲擅長的震驚體,在當天發佈的報紙頭版上,刊登了一則新聞。
《震驚!華國竟然違反NPT條約,悄然進行核試驗?!》
該說不說,正米字旗的軍情六畜,在他國攪風攪雨這方面,還是有把子水平的。
文章中援引了大量來自軍情六畜卻未經證實的口頭證據及衛星圖片,包括一切地方部隊的非常規調動情況,推出了一個爆炸性結論。
即,華國2月28日那天,在福祿島附近的一座祕密設施中,進行了違反國際法的核試驗。
新聞一經報導,全世界爲之譁然。
緊接着,更多的消息被各國報社爆了出來。
有說華國是在研究新一代蘑菇武器的,也有說華國是在搞類似於毛熊那種大伊萬的,還有說華國是打算對誰動手了。
有趣的是,衆說紛紜當中,一家米國三流八卦雜誌,爆出的觀點更爲勁爆,賺足了噱頭。
《到底是核試驗,還是場另闢蹊徑的可控聚變試驗?》
在這篇文章中,該三流雜誌一改往日的八卦風格,正經八百地採訪了多位專家,包括但不限於軍事、核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等領域,從多個角度對事件進行了綜合分析。
其中,軍事專家根據媒體蒐集到的部隊調動衛星資料,分析出這一定是一場重量級的實驗。
不過部隊駐紮位置距離疑似核設施太近,大概率上不可能是核爆型實驗。
核物理專家根據某些“商業”衛星採集到的當地氣象與環境對比,分析得出了該地區並沒有輻射逸散的結論。
而等離子體物理學家,則是通過對華國這一年來在可控聚變項目上的技術突破、近期在各種先進設備的採購,以及ITER會議上表現出的態度,分析出了他們很可能在可控聚變上有了“不爲人知的長遠進步”這一推測。
結合所有專家的分析,文章最後部分總結道:
“……根據ITER委員會的最新公開數據所示,自2006年加入該項目後,華國方面需要承擔9%的資金,但卻對只有4%的科學家名額抱有微詞。
“曾有多位華國核聚變專家公開表示,ITER對華國的歧視是公開的祕密。
“儘管認爲自己未能真正參與到項目中去,但華國只要想獲得ITER的知識產權,就只能接受這個無奈的事實。
“事情的轉折點,出現在去年2月份,當時華國宣告突破了15分餘若干秒的超長可控記錄。
“當月在白旗國聖寶萊·杜朗茲ITER總部召開的特殊會議上,華國方面就以‘不屬於協議中規定的共同開發研究內容’爲由,拒絕公開技術細節。
“時間來到去年6月末的ITER月末閉門會議上。
“華國方面常駐ITER的代表團,首次明確拒絕了ITER理事會提出的新一批覈心項目科學家的分配名單,並強烈要求在新增12個核心席位中,必須至少包含一名華國科學家。
“雖然理事會其他成員,一同否決了華方的此項提議,但此舉也導致華國代表團破天荒的強烈抵制。
“綜合以上信息,我們不難看出,華國在ITER項目上逐漸變得強硬的態度,固然有長期受到所謂‘不公平’待遇的因素在,但更主要的,是他們很可能從其他方面獲得了更大的底氣。
“再結合從去年起多國衛星監測到的‘廬州·太陽島’核設施,以及本次‘福祿島·核設施’的異動,我們不難分析出,華國很可能已經在可控聚變上,取得了重大進展。
“但問題是,他們非但沒有履行《ITER技術共享協定》,與其他成員國進行技術分享,甚至沒有按照國際學術界慣例,對自己已取得的技術進步進行通告。
“所以在這裏,本報強烈譴責這種對全人類不負責任的行爲,並強烈呼籲各方對其施壓,詢問他們到底做了些什麼!
“如果華國繼續保持一意孤行,那麼本報的建議是,將其踢出ITER……”
本來吧,一個三流小報的流量也就那樣,更談不上什麼影響力。
但這次不知道爲什麼,該篇文章一經發表,反倒是引來了一衆米國主流媒體的競相轉載與熱議,就怪倒反天罡的。
因爲文章中描述得過於有理有據,很多自告奮勇的老外開始跟進,企圖挖掘出事件真相。
別說,還真讓一些隱匿在民間的社工大神們,挖出了不少猛料。
比方說,通過某些渠道內公開的華國各大研究所人員名單上,他們找出了明顯的人員調動現象。
關鍵被調離原崗位的人員當中,大多數都是原項目的核心科研人員。
另外,通過對“廬州·太陽島”兩年內衛星的圖片、以及對廬州當地人社交發布信息的反覆對比,這羣閒出屁來的外國網友們發現,自從蔚藍科技將總部遷至島上後,這座島好像就變得不一樣了。
島上的人員明顯增多了不說,周邊的防衛等級也提升了不止一個高度。
再加上太陽島本身就是華國EAST裝置所在地,他們很快察覺出,似乎一切的矛頭,都指向了這家新興的超級科技巨頭。
還真別覺得是不是也太疏於保密機制了,其實很多信息根本是瞞不住的。
就算堵的住B66項目組成員的嘴,但也攔不住人家在太空裏的間諜衛星,更攔不住那麼多海外情報機構的針對性分析。
畢竟蛛絲馬跡這種事,哪怕再小心,只要做了就一定會留下。
老米那些大名鼎鼎的祕密計劃,有幾個沒有提前露出馬腳,只不過他們到死都不承認罷了,因此真別小看這世上的能人異士。
其實華國能保住在項目成功前,不讓自己的祕密計劃進入各家的視野就不錯了。
再者說,高層也壓根兒沒想過瞞一輩子。
在事態挑明前,取得足夠掀桌子的底氣,便已經超額完成任務了……
但不管怎麼說,這下事件討論的核心,從“華國是否進行了違規核試驗”上,一下子就轉變成了“華國是否在揹着全球進行特殊可控聚變研究”,甚至是“蔚藍科技可能已經幫助華國完成了可控聚變”上。
一時間,國際學術界也跟着譁然了起來。
各國學者紛紛上書各自政府,要求必須向華國討要一個合理的說法出來。
但顯然,無論是處於漩渦核心的華國方面還是蔚藍科技,都沒有對此作出任何迴應,淡定的一批。
可越是如此,世界各國就越覺得這裏面有問題。
只是人家偏不迴應,事情繼續這麼僵持下去也不是辦法。
於是由歐盟、米國、毛熊、阿三、霓虹和寒國等六大成員共同密議,在3月末將進行的ITER月末閉門會議上,對華國的問題進行最後質詢。
倘若這次會議的結果不能令各方滿意,六方將在會議上發起投票,決定華國在ITER項目中的去留。
那囂張的態度,就好像在說:我們很好奇,阿華你不要不識擡舉!
最後通牒下達給華國的時候,邱睿剛剛結束此次長達大半個月的上京之行,回到了廬州的家中。
在聽明白電話中李剛教授轉述的內容後,他皺着眉思索了片刻,問道:
“上面是什麼意思?”
電話對面的李剛教授愣了下,“……這我上哪知道去,上面只是說要參考我們的想法。”
邱睿想想也是,轉而又問道:“那你們覺得呢,不光是咱們B66項目組,還有國內其他研究可控聚變的科研機構,大家的態度是什麼樣?”
“這還用問?”李剛教授心說這位今天怎麼奇奇怪怪的,卻還是解釋道:
“咱們項目組可是囊括了幾乎所有國內相關科研機構的骨幹人員,雖然各家原來的項目還有所保留,但經歷了B66項目,誰還能不認可你提出的那套《氘氚聚變陷阱論》啊?當然是全力支持你的想法。”
邱睿聞言,這才滿意地點點頭。
還好,沒枉費咱這麼長時間的付出,國內的廣大同仁終於放棄了DT聚變這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既然如此,那就由着那羣老外折騰就是了,我倒要看看沒了咱們的協助,他們能造出個什麼玩意來。”
李剛教授徹底愣住,“……你的意思是,退出ITER?”
“沒錯,相比於要花十多億歐打雜,退就是了!”邱睿斬釘截鐵地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