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說媒 (感謝潔不是結打賞 )
家裏養的兩頭豬都打算殺了,交一半給隊裏後,剩下的就是宴客的,楊大海張羅着殺豬和廚房掌廚的人,還有親戚家也要提早通知到,張名花則帶着兒媳逐家逐戶地去借碗碟桌椅,換一些白菜雞蛋等食材。
剩下的楊培英帶頭,把家裏裏裏外外打掃乾淨了。
這事兒楊培敏自認是能做的,她也加入幫忙的行列裏去。
擦桌子擦廚房物品歸類打掃地面,也算是她的強項了,誰叫她有那個潔癖症呢,雖然是輕微的,但對於這個家裏來說已經足夠了。
“姐我看這桌子已經夠乾淨了,不用再抹了,桌腳下面不用了吧?”
“姐這個縫隙你也擦啊!”
“姐家裏的水不夠了,我看也可以了,不用再洗了。”
“姐累不?要不你休息休息?都幹大半天了!”
“姐你還是回去躺着吧,累壞了你又得受罪了,你看這大中午的又到了要午飯時間了,剩下的就交我來吧。”
楊培英看着其他人要回來的當口終於鼓起了勇氣搶過楊培敏手上的抹布,把她推出了廚房,不肯再讓她沾手了,這位主墨跡不說還特別龜毛,一個碗要洗上五六遍,碗櫃裏的縫隙不許有污跡,連廚房煙燻黑的牆上也想要擦一遍,楊培英就趕緊阻止了她,把她給請了出去。
楊培敏也不能理解自己幹活如此細緻還被嫌棄了,她憂愁地嘆了口氣,回屋裏擡了張搖椅出來,放院裏躺在上面曬起太陽來。
“敏敏咋躺在這兒了?”
楊培敏睜開了眼睛,看到張名花跟她三嬸擡着借來的碗筷走了進來,這話是三嬸問的。
“這孩子身體還有些虛,曬曬太陽有益身體。”張名花解釋道。
楊培敏坐起來喊了人,看到她們要院裏整理這些碗碟,她也走過來要幫忙,張名花忙把她哄進屋裏去。
兩人拿矮凳子坐着,沉默地洗着碗,三嬸陳招娣並不是個話多的人,大多數時候只看到她一味做事的身影,可這會兒她看了眼楊培敏回屋的身影,忍不住問起了自家大嫂來,“大嫂敏敏也有十九了吧?”
張名花沒擡頭,“翻過年十九了,咋啦?”
陳招娣有些不自在地鋝了鋝耳邊的碎髮做掩飾,道:“培娣比敏敏小一歲的,也十八了呢。”
這下張名花擡頭了,看了她一眼,問:“培娣咋啦?”
“昨兒有人來給培娣做媒了,我孃家那邊村的。”說起這個陳招娣黑黃苦相的臉上有了絲笑意。
“男方那邊挺好的,也是家裏的老大……看中了培娣能幹結實……”
張名花總算知道她爲啥問起自己的大閨女了,敢情這是炫耀來了。
她這位三弟妹生了六個,其中五個男孩一個女孩,女孩就是楊培娣,是家裏的老大,還沒學會走路已經學着照看弟弟了,三歲上竈臺五歲跟着大人去掙工分,沒上過一天學,十二歲的時候已經能跟成年婦女一樣掙上十公分。
是村裏出了名的勤快姑娘,提起她無不豎大拇指的,長得也壯實,用大夥的話來說就是‘看着是個好生養的’,在農家找媳婦,一是挑長得結實的,二是會幹活的,其他的相貌高矮學歷文都不在考慮範圍之內,所以在某些人眼裏,十個楊培敏也比不上一個楊培娣。
張名花心裏有些不快,就陳招娣這個恨不得壓榨閨女最後點兒價值的主,也敢在這兒炫耀,有什麼好炫耀的,即使自己偏疼大閨女一點兒,但對楊培英也從來沒有像陳招娣這樣沒給過閨女一天飽飯,更別說動輒打罵了。
只是臉上沒有表現出來,“恭喜你了,那你捨得培娣這麼早出嫁?”
“不捨得咧,我跟她爹商量過了,她兄弟還小,讓她在家裏多幫襯幾年……”
張名花聞言更是暗地裏撇了撇嘴。
只是到喫飯的時候,張名花臉上還有些不得勁。
楊培敏瞧了她兩眼,“娘是不是飯菜不合胃口?”
“傻姑娘,能喫上飽飯已經很不錯了,還挑?那要遭雷劈的!”張名花嗔了她一眼。
楊大海視線也掃了過來,“是啥沒有備齊的?”他以爲自家婆娘是因爲楊培軍的婚禮事情。
“那天要幫忙的人我今個兒去給人家打過招呼了,這幾天也會過來幫忙準備,都安排得差不多了,只不過這人來人往的,人多口雜,敏敏上一段時間生病的事,我怕她被人拉着打聽,這咋說都是一段閒話,我想着我二姐的芹丫頭的好日子也是在後天,比培軍早一天咧。”
“讓敏敏明兒過去住一晚,陪陪她,我這邊也忙着也當是代表我過去了。”這也是張名花從陳招娣那兒警覺到的,到時候這些媳婦婆娘過來幫忙,看到敏敏在一旁不幹活又是一頓閒話,她覺得自家閨女雖然脾氣急了點,性子嬌氣了點,但其他的是千好萬好,她容不得別人在她面前說自家閨女的閒話。
楊大海點了下頭,沒意見。
楊培敏卻是好奇地問了兩句。
“你芹表姐比你大三歲,小時候你不是喜歡跟在她屁股後面玩的?你過去給她送嫁,也跟她學着點,看人家是怎麼說話做事的,以後到你的時候也有個章程。”
哎,這孃親三頭兩句就扯到人生大事上去,咋回事?
也不知是不是張名花的第六感來了。
喫過午飯後,楊大海夫婦還在屋裏的炕上商量着事情,有位媒婆就登了楊家的門。
“我今個兒過來是給大安鎮供銷社人事主任黃建新給你們家大閨女說親的。”
張名花聞言把倆閨女支了出去,請客人坐下,但自己怎麼也沒能從腦海裏搜出這位黃建新是誰?怎麼就冒冒然地就來提親了呢?
媒婆李大娘看着一臉茫然的楊家夫妻,出言解釋道:“是這樣的,前天楊家妹子不是到鎮上的供銷社買東西來着?正好碰上了你家姑娘,這不看上眼緣了,咱們黃主任年輕有爲,一表人才,家境殷實……”
張名花總算是想起來了,就是那位出面給他們解決問題的那位同志。
楊大海看老伴想起來的神情,忙問怎麼回事。
其實那天回來的時候,也有跟楊大海提了提,楊培敏還得了楊大海兩句遇事多想想的訓話總結。但對於這位黃主任也只是一提帶過,也只是認爲他出於也許像楊培敏說的那樣,不想自家供銷社的名聲受損的原因,所以纔出面幫他們,他們也並沒有放在心上,只覺得這位黃主任也算得上是位深明大義之人。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