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劉曉英的野心 作者:未知 按照賀村長的意思,爲了儘可能把錢省下來,等到孫浩喝的差不多了,他帶着孫浩離開大食堂以後,她就要把一部人給趕回去,但不用一次性全部趕走,最好就是不要做的太明顯就是了。 而且賀村長還特別囑咐了,最好就是在李開陽本人也離開之後在這麼做,而如果他沒有離開的話,就儘可能做的隱蔽一些,和李開陽關係好的那羣人的飯桌不要碰,食物酒水該怎麼供應就繼續怎麼供應。 劉曉英一開始其實也沒多想,她就打算按照賀村長說的那麼做,但是等回頭接風宴都準備完了以後她心裏卻是變了主意了——她怎麼也沒想到賀村長居然捨得如此下血本來籌備這次的接風宴。 她雖然是谷坪村的村主任,但家庭經濟情況也算不上好,只能說是比貧農家庭強上一些,但也真的就是毫釐之差。原因主要和她那個軟弱無能的丈夫張安太不爭氣有關。 劉曉英的丈夫和她算是青梅竹馬,也是谷坪村的本地人,長得也算英俊,一身的書生氣息,劉曉英在年輕的時候也是暗戀過他一陣子的。但在知青返鄉潮過後,大學沒能畢業的張安,因爲沒有任何家庭背景,更沒有靠譜的人脈,於是就成爲了待業大軍中的一名。 其實早年的時候劉曉英對自己這個丈夫也沒有太多的指望,畢竟當時大部分人條件都差不多,沒有太大的差距,所以劉曉英也就選了至少長得比較順眼的張安來結婚。 要說一開始的時候,劉曉英還相當的賢惠,一個好妻子該做的事兒她都能做的門清兒,夫妻倆的小日子雖然過的清貧,但男耕女織的二人世界倒也還算快樂。 只是正所謂貧賤夫妻百事哀,隨着時間流逝,劉曉英的年齡和閱歷也都漸漸增長,她看到的,感受到的也就和少女時期變得不同了。 看着以前那些沒自己長得漂亮的閨蜜們,卻靠着人脈又或者有本事的丈夫漸漸開始過上了好日子,漂亮衣服和金銀首飾也漸漸有了,她雖然嘴上不說,但心中卻開始漸漸不平衡了起來。 張安雖然長得英俊,但也耐不住夫妻倆天天照面,看久了她也不覺得自己這丈夫有什麼了不起的了。可劉曉英卻沒有想到,自己這丈夫雖然沒人脈沒背景,但連野心都沒有,按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佛系青年。 平日除了下地幹活兒,甚至因爲身體不太好乾不了半天就得回來,剩餘的時間就悶在屋子裏看看那發黃的破書,此外也沒有其他的愛好了。 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張安從不出去和朋友鬼混,性格安靜溫和愛好看書的模樣在她眼裏幾乎就是個模範丈夫的標本,但如今現實卻是她對自己的丈夫趕到十分不滿。 劉曉英夫婦的矛盾特別是在改革開放政策在全國範圍大力推進之後迎來了最尖銳的時刻。劉曉英的性格偏急躁,雖然是女人但野心也不小,畢竟她自己也不是沒有資本的女人。 放在以前年輕的時候,雖然張安長得英俊,但他劉曉英也不差什麼,追求她的人可也不少來着,情書是沒少拿。當年兩個人結婚的時候,可不知道有多少人誇他們是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對鴛鴦來着。 但現在劉曉英的實際感受就是,她和張安不是鴛鴦,而是天生的冤家。劉曉英想趁着這政策來改變往後一看就能看到未來20年的貧寒枯燥的生活,可張安卻天生不喜變動,雖然日子是苦了點兒,但他卻不想冒險。 每次夫妻倆拿這件事兒吵起來的時候,面對劉曉英憤怒的嬌聲怒斥,張安的說辭每次都是一樣的——咱們倆雖然是過的窮,但谷坪村大部分人家不都是這樣的嗎? 的確是有幾家靠着做生意或者瓦坊市裏的人脈發了財,進了體制改變了生活,但這也只是少數,所以張安覺得自己這妻子就是在無理取鬧,甚至還說她變得愛慕虛榮了,以前她可不是這個樣子的。 對於張安的話,劉曉英自然是聽不進去的,她覺得丈夫就是在放屁,甚至完全不理解他的腦回路。噢,因爲能過上好日子的人是少數,所以他們就要一輩子窮下去?什麼狗屁道理啊! 於是在多次激烈的爭吵過後,劉曉英和丈夫的關係也是漸漸降到了冰點來。常說禍不單行,劉曉英也算是倒黴,就在這個時候,張安毫無預兆的生了一場大病,到市醫院裏治療,不僅是花光了家裏所有的積蓄,而且還和街坊鄰里的借了不少錢,這才抵夠了醫藥費。 這之後人雖然是救回來了,但張安卻沒能好利索,本就孱弱的身體變得更加糟糕,生病之前下地幹活怎麼也能幹上半天,這回生了病以後好了,張安幾乎不能做任何重體力活兒,不然輕則趟牀上四五天起不了,重則又要進到醫院去治療。 同時,劉曉英夫妻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在這之後也是沒了任何積蓄,以往省喫儉用半個月好歹順能喫上兩頓肉,這回兩三個月飯桌上都難見到一滴油水了。而這直接讓劉曉英的心態徹底崩了。 和丈夫的關係再不對付,劉曉英其實也還是愛她這個丈夫的,所以兩個人吵歸吵,平時抱怨歸抱怨,劉曉英事實上一直計劃着等生活再稍微好起來一點兒,再攢點兒錢之後考慮要個孩子。 但現在別說家裏根本沒錢養孩子,甚至就連她丈夫的身體都出了大毛病,能不能“做男人”都成了問題。隨着這種糟糕的情況長期持續下去,劉曉英的心態和以往相比也是逐漸開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在一次通過谷坪村婦女主任的介紹下,劉曉英抱着惴惴不安的心去和賀村長借錢的事情成爲了她完全改變想法的契機。當時她之所以需要借錢,其實也是因爲要給張安買藥。 和醫院開的補藥不同,那藥是不能落下的,要是斷了張安的情況就會立刻惡化起來。家裏的親戚能借錢的早都已經借了個遍,時間一長劉曉英夫婦還不上錢,人家自然也不願意再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