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白紙黑字 作者:未知 說完後,杜青撇了撇嘴,朝着面色僵硬的黃明生看了一眼,淡淡道:“結果呢?您就瞧他現在這德性罷,別說有誰能高看他,現在是上哪兒都要面臨兩面不是人的局面,結果他自己還覺得挺美的呢,切。” 杜青是個不怕事兒的主,見八爺態度隨和沒有要生氣的意思,頓時又開始大大咧咧起來,他這張嘴說起來可厲害的很,根本就沒有任何顧忌。 這也就是他現在指桑罵槐的對象沒在場,聽他嘮叨的人正巧還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大人物,不然都不知道這一頓騷操作下來得給他得罪多少人。 黃明生聽杜青這麼說完,頓時就感覺嘴裏發苦,奈何八爺聽了後卻開心的哈哈大笑起來,直贊杜青說話爽快中聽,一副頗爲欣賞的樣子,不然的話,他高低今天得好好揍這小子一頓。 待八爺的祕書把協議寫好,雙方都看過一遍確認沒有問題後便籤了署名。拿到白紙黑字的協議後黃明生感覺心裏也是踏實了許多。口頭協議和紙張協議總是不一樣的,雖然對象是八爺,但至少對家族裏的人來說,這份協議卻更具有說服力。 談好之後八爺本邀請他在家裏喫個晚飯再走,但黃明生怕杜青在晚宴上喝了酒又惹出什麼岔子,說什麼也不願意帶着他留下來,不顧杜青那一副極爲不情願的模樣,黃明生直接拉着他就走人了。 深夜十點鐘,李開陽在龍眼老爺子給他安排的客房裏看了一下午的書就到牀上小憩了一會兒,結果睡醒後便發現晚飯已經送到了房間裏放在了桌子上,而外面的天色已經是一片漆黑,早早的就看不見了人影。 李開陽尋思放鬆一下身體就拿着煙到了陽臺上準備抽兩根,結果剛點上煙,他就看到了在大路轉角處有有一輛漆黑的轎車緩緩駛來,車燈頓時將寂靜無語的街道照的一片通明。 看到車子緩緩在店門口停下來,李開陽立刻就意識到了什麼,趕忙把手裏的煙一扔就急急忙忙的跑下了樓。 下去後李開陽就看到龍眼老爺子早就已經來到了大廳,一個身穿西裝的男人正剛把一個約莫手掌大小的錦盒交到他的手中,面無表情的擡頭看了慌張趕來的李開陽一眼,和龍眼老爺子道別後便迅速離開了。 “龍眼老先生,這應該是……” 龍眼扭頭一看,發現李開陽那慌忙的樣子,呵呵一笑,朝他招了招手,旋即拉了個椅子坐下,把錦盒放到了桌子上。 “不愧是八爺,說話算數啊,龍眼老先生,咱們趕緊打開看看,我可得好好開開眼界,好傢伙,這八旗家族專屬的信物我還是第一次見呢。” 看着李開陽心急的搓了搓手,龍眼老先生無奈一笑,道:“你以爲就你是第一次見吶,這東西我可也沒這麼正經的打量過,開陽,我可先和你小子說好,在明天你把東西拿走之前,這寶貝今晚可就歸我研究了,我必須得好好看看。” 李開陽當即心有不捨,但看着龍眼老爺子也是盯着錦盒兩眼放光,知道他對古玩的熱愛,當下便也沒扭捏,痛快的點頭答應了。 這寶貝要是沒有龍眼老爺子幫忙也不可能到自己手上,要是在這兒拒絕了那才傷了情分呢。 當龍眼老爺子在李開陽緊張的注視下緩緩將錦盒打開的瞬間,他就感覺有一道金光在眼前晃了一下。 “這是……” 在錦盒中的紅綢緞中靜靜躺着的,是一隻深金色的手鐲。手鐲的外徑約有八釐米,內徑在六釐米上下,徑厚2釐米,通體呈圓形。 在看到這鐲子的第一眼,李開陽就深深被這手鐲透出的金光給震到了。要說他這兩世爲人,金器也摸過了不少,在前世光是家裏收藏的就有上百件之多。 但是他可以對天發誓,他從來就沒有見過金光如此濃郁而通透的金飾品。 “這是……天吶,居然是八爺一直戴在手上的金鑲九龍戲珠鐲!!” “金鑲九龍戲珠鐲……?龍眼老先生,哎,我說您別光顧着自己琢磨呀,您讓我看一眼……不行您給我解釋一下這玩意有多厲害行不行?不能是贗品吧?” 龍眼滿臉都寫着震驚二字,他拿着這九龍戲珠鐲的手都是有點兒抖了起來,當然,他是因爲太興奮了。身爲古玩界的大能,有什麼能比親眼目睹把玩世間少有的絕品珍寶更加令他們熱血沸騰呢? 只不過聽了李開陽的抱怨後,龍眼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斥道:“你小子竟說瞎話,還是不是贗品,我就這麼跟你說,國內古玩界裏,你要是能找出來但凡一件九龍戲珠鐲的贗品來,我直接把全家家當都給你。” 聞言,李開陽頓時就慫了,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重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訕訕道:“這桌子這麼厲害啊?” 龍眼嘆了口氣,喃喃道:“八爺還真是看得起你小子啊,我本以爲他說要把隨身戴着的飾品給你拿一件,指的是他放在櫃架中的那些東西,沒想到……他居然是把這金鑲九龍戲珠鐲交給你了。” 說罷,看着李開陽一副好奇又不敢說話,憋屈的要死的樣子,龍眼老爺子緩過興奮勁兒,也是抱歉的笑笑,旋即仔細的給他解釋起了這金鑲九龍戲珠鐲的淵源。 金鑲九龍戲珠鐲,乃是乾隆至光緒之間的器皿,也是皇家御用的一種金器。但事實上這是官方的說法,據龍眼所知,這金鑲九龍戲珠鐲的歷史要更加的悠久,而它的原型則是龍骨金鐲。 可惜的是,龍骨金鐲的原品因爲保存不當已經因腐蝕喪失了原有形態,自然也就失去了自身珍貴的收藏價值。這也是現在金鑲九龍戲珠鐲成爲了代表滿清的龍頭金器的原因。 金鑲九龍戲珠鐲的鐲邊鏨刻着海水與龍紋,總計有九百二十八道紋痕,但這還只是外壁,在手鐲的內壁刻有“聚華足金”戳記,做工之精細,是當代金器根本無法比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