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認同 作者:未知 在表面上,李開陽就是一個一點兒也不把自己當成是領導的人,而這些公司職員也真心把他當成是一個親和的大哥,並不感到懼怕或者敬畏。 但是,在這些已經在企業待了多年時間的公司職員的心中,李開陽卻也已經是一個無法取代的高管了。 在他們心中,整個小組的領袖就非李開陽不可,因爲只有李開陽才瞭解他們每一個人在工作時最渴望的是什麼。 以前,李開陽聽趙總說過認爲自己是個江湖騙子,儘管只是一句戲言,但是李開陽卻覺得很有趣,而且覺得某種意義上趙總說的是正確的。 他的確就像是江湖騙子,因爲在讓聽從他們話語的人全部相信他們的話這一點上,兩個人是相同的。 李開陽身上看不出任何一絲其他高管身上那種氣質,但是實際上他做的事情,他在公司職員心中的地位卻要比大部分高管高上太多了。 雖然李開陽無意進行測試,但是他知道,一旦自己離開這個小組,然後有一個新的高管到來,十有八九那個高管會被折磨到待不下去。 自己手中的這些人,每一個都已經被培養成了凝結能力超高的個體。而當這些公司職員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 李開陽沒有給他們洗腦,也沒有和他們打感情牌,因爲李開陽腦海中的概念十分的清晰。 自己是公司職員,而這些人也是公司職員,他身爲高管,所作所爲都是爲了能讓大家一起儘可能獲得更多的利益。 而這個利益,一方面體現在工資上,這是最爲直觀的,也是最爲核心的。在這一方面,李開陽從來就沒有虧待過自己的公司職員。 但是另一方面,會讓公司職員們願意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甘願留下來,不是爲了企業,而是爲了這個小組付出自己的努力的,是他們自身對於自己的認同感。 這其實也是一種利益。人活着當然是出需要錢的,但是爲什麼需要錢呢?當然是爲了滿足自己的慾望。 其中對於成年人來說,自我認同感就是十分重要的一種慾望。李開陽發現,公司職員如果在職場之中感受不到認同感的話,他會變得漸漸低落,工作效率也會下降,最終要麼離職,要麼心態就徹底發生變化,變成企業最討厭的混喫等死的鹹魚。 那有沒有一種辦法可以讓公司職員和企業雙贏呢,有,而且這個辦法十分的簡單——讓一個小組之中的成員們互相尊重,互相認同,並且取得出實際的成績。 這就是唯一的辦法。聽上去似乎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小組的本質就是這樣的,李開陽覺得,只要一個小組裏的成員們開始學會了互相關照和互相認可,那麼這就是凝結力開始形成的徵兆。 在工作的時候,李開陽不會強調一定要把事情做的多麼的完美,而是會和他們強調,每一個的意見都可能會對解決問題產生幫助。 在這樣的一個小組之中,任何一個過於出衆的人都會破壞其他人吐出自己的想法的慾望,所以李開陽才刻意尋找了一羣相差不多的成員。並且讓他們在暗中競爭的同時,又無法拉開太多的距離。 這種競爭從李開陽的經驗上看來,其實不會持續太長的時間,因爲很快他們就會發現,比起這種暗中的較量,還是大家一起攤牌來進行交流合作更加的有效率。 只有完成了任務,利益就是出大家的,並不是屬於一個個人的。而李開陽在其中做什麼呢?就是起到一個潤滑油的作用。 他對於很多事情都十分的敏銳,對於人際關係微妙的變化也同樣是如此,他會事先看準問題,然後不動聲色的幫助公司職員或解決,或改善這種問題。 李開陽的做法總是十分的讓人舒服,而這讓公司職員們也是變得更加具有能動性,更願意開始主動加入這個小組,站在身爲小組的一份子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如果可以一個人願意開始作爲一個小組的一份子來思考問題,那麼就說明凝結力的概念已經開始初步在他的腦海之中形成了。 之後需要的只是一段較爲漫長的考驗,然後一個小小的成功,之後,真正的凝結能力就會形成。他會意識到,主動敞開心扉和人合作,並且認可別人的同時得到別人的認可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 在李開陽的小組裏,基本上都是一些善良的傢伙和內心纖細敏感的傢伙,那些所謂的“直性子”全部被李開陽給剔除掉了。 在李開陽看來,這個世界上沒有直性子的人,只有低情商,沒有發現自己問題能力的人和不願意去正視自己的問題的人。而這兩種人,在李開陽看來都是他的小組所不需要的。 無論他作爲個人的時候是一個怎樣的人,當他開始以小組一份子的身份思考問題時,只要這個人具有包容心和認可他人的能力,那麼這個人就是李開陽所需要的。 李開陽並不是什麼保姆,這些人私下裏是什麼樣的他實際上根本就管不着,他重視的是他們身爲小組的一份子時會做什麼事情。 而李開陽也是通過這一點,發現了一些比較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在他的小組裏,不乏一些在私下裏是糟糕透頂的傢伙,比如是個毆打妻子的混蛋,或者是個只知道喝酒玩樂的傢伙。 但是來到企業以後,每一個都會打扮的得體,然後變得十分的友善,他們彷彿具有兩種人格一樣,哪怕是李開陽在知道了這種反差以後,一開始也是感覺有些滑稽和新奇。 但是這個問題李開陽也很快就得到了答案。人是一種適應能力很強的動物,一般來說,對於一個人可能更加普遍的情況是在企業不順心,然後回到家以後就可以找回自己內心的歸宿,徹底解放自己。但是放在了李開陽的小組裏,部分人身上卻出現了完全相反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