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賈仁義入閣後,居然和唐孝仁合作的挺好。
二人沒有鬧出任何矛盾,反倒在二人的操持下,內閣的威望更高了。
就在這時,小魏子突然進入寢殿說道:
“陛下,首輔唐大人請求召開殿前會議。”
首輔請求會議?
是朕的機會來了嗎?
岳父,你終於要發力了嗎?
自從李天停止早朝後,殿前會議就成了天子與諸臣商討國事的地方。
前幾次殿前會議,都是李天主動召開的。
這次是首輔唐孝仁請求的。
李天立即說道:“擺駕御書房!”
等李天來到御書房時,內閣首輔與次輔、六部尚書全部到了。
“唐首輔,今日有何議題討論啊?”
李天端坐在龍椅,和藹可親的問道。
唐孝仁拿出一份很厚的奏摺,說道:
“陛下,上月從餘杭運糧到京都的貨船沉了八艘,糧食損耗超過五成!”
“臣請求派遣朝中大臣,治理漕運!”
此話一出,賈仁義和六部尚書全愣住了。
治理漕運?
賈仁義與六部尚書皆是先皇在世時就在京都的舊臣了。
當初先皇治理漕運,然後慘敗的事件他們都經歷過。
慘痛的教訓歷歷在目。
這次,朝中大臣的意見沒有一致。
賈仁義率先出列說道:“陛下,臣覺得不可!”
李天一下子精神了。
幹起來!
快點幹起來!
自打不舉行早朝後,那種羣臣爭討到面紅耳赤的場景便沒有了。
李天甚至開始懷念當初的景象。
每次羣臣都能達成一致,心平氣和的把事情做好。
這次終於有人站出來反對了!
見內閣首輔與次輔槓上了,李天終於興奮了!
賈愛卿,還得是你啊!
你聽聽岳父大人的提議!
整頓河運!那國運豈不是又要漲了?
不可以,絕對不可以!
如果解決了河運問題,國運豈不得翻好幾番!
朕還如何成仙!
河運,一直都是大周的積弊之一。
李天當然也知道。
倘若真的解決了河運的問題,那國運點得漲飛了。
可以說河運之患,甚至比邊境還要嚴重。
東遼用兵,每年消耗的糧草,也不及河運損耗的三分之一。
足以證明河運的禍患多麼大。
賈仁義說道:“陛下,先皇也曾決定過治理河運。”
“但是因爲操之過急,出現河運罷工。”
“京都斷糧近兩個月,糧價飛昇,百姓們民不聊生。”
“最終朝廷不得不終止河運貪腐案的調查。”
賈仁義躬身說道:“陛下,微臣不是反對肅查河運腐敗,而是不可以操之過急啊。”
賈仁義說完,除了工部尚書和戶部尚書,其餘四位尚書全部表示支持。
等等。
李天這纔想起來,當初先皇肅清河運的時候。
當年也是出現了河運貪腐大案,先皇當時的身體已經不好了。
李天身爲太子代爲監國。
御史臺派出一批御史,調查河運腐敗案件。
但沒想到御史尚未抵達餘杭,河運就斷絕了。
幾艘在餘杭停泊的船隻燒起了大火。
這件事致使京都的糧價翻了兩倍,連右武衛的軍糧都供應緊缺了。
河運罷工持續了快兩個月,調查河運的御史也毫無進展。
最後只能內閣首輔下臺,御史臺也罷免了調查河運的御史。
此事讓李天印象深刻。
所以繼位後,李天雖然有意整頓朝堂,但是一直沒敢動河運部門。
等等,此事可以說大有所爲啊!
果然,系統出現了提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