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接下來便是科考的慶祝節目。
頭甲三人會穿着紅色吉袍,從宮門騎馬出去,繞着京都的大道遊街一圈。
這是頭甲的待遇,也代表大周對科舉的重視。
然後禮部還會組織鹿鳴宴。
同一科的進士將參加宴會,飲酒作詩。
也算是拉近同僚之間的聚會活動。
不過這些內容李天就不感興趣了。
將這些事交給唐孝仁處理後,李天就回到寢殿躺平了。
翌日,吏部尚書前來內閣。
“首輔大人,聖上派呂爲賓出任餘杭知府,但是餘杭地區的知府全滿了。”
吏部尚書苦笑着說道。
餘杭是肥差,算是大週一等的地區。
所以餘杭地區甚少有官位空缺。
但是聖上金口玉言,難不成要讓別人騰位置?
但是這樣不符合吏部的規矩啊!
這讓吏部尚書十分的爲難。
唐孝仁說道:“聖上金口玉言,自然不能不算數。”
“我上次聽餘杭布政使上奏說,要在華江設府,不然就借這個機會,讓華江變成華江府,派呂爲賓去做第一任的知府。”
改河爲海後,原本只是個小漁村的華江府,成爲重要的樞紐。
餘杭的糧食要先送到華江府,然後裝至海船南上。
餘杭布政使也覺得華江府愈發重要了,所以便上奏朝廷,請求將華江設立爲府。
升級爲華江府後,華江府就可以統籌周圍的幾個縣。
這個新設立的華江府必然十分的重要。
吏部尚書震驚的說道:“一上來就讓狀元郎擔此大任,這樣合適嗎?”
唐孝仁笑着說道:“我記得狀元郎的策論裏,有這樣一句話。”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狀元郎能有如此志向,一定不是普通人。”
“就派他去試試吧,若是不行,再找別的官員替代就是了。”
吏部尚書聞言點了點頭:“那就這樣吧。”
接下來,呂爲賓收到華江府的任命。
他直接連同僚的聚會都不去了,直接乘坐馬拉鐵軌車,前往港口。
接着乘坐海船南下,前去華江府。
海運的便捷展現的淋漓盡致。
坐在船上,呂爲賓看見許多海船。
自從範建征服倭國與高麗後,三國間的貿易往來緊密了許多。
不光是官方的貿易,在大周解除海禁後,許多商人也開始做海運貿易。
原本範建的設想,是把高麗多餘的糧食,販賣給倭國。
但是很快,大周的商人發現,把餘杭多餘的糧食賣去倭國,比在高麗收購糧食的成本還低。
從華江府直接去倭國的路線,也被這些商人迅速開闢出來。
商人又發現,餘杭的絲綢,也是倭國的暢銷貨品。
很多商人開始給倭國販賣絲綢。
海上貿易愈加發達,華江的商人開闢出直達倭國的航線。
這下高麗被坑慘了。
原本高麗這邊,可以出口的就是糧食。
餘杭的糧商一出現,就打的高麗商人毫無還手之力。
他們只能放棄糧商生意,跑去山裏開採人蔘了。
待呂爲賓抵達華江府,就看見碼頭上烏泱泱的海船。
看見這麼多的海船,呂爲賓下船後第一件事,便是宣佈要在華江建立口岸,對進出商船抽稅!
這個命令一發布,餘杭的海商全部抗議。
餘杭府的讀書人,也說呂爲賓與民爭利。
不過呂爲賓還是強硬的建立了口岸,禁止沒有交稅的海船靠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