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海船很大,行駛起來很不穩。
這些軍士半輩子都在陸地上,很快便有暈船的人。
就算是蘭德,也暈船的十分嚴重。
他抱着木桶在船上嘔吐了許久。
終於在海船抵達華江口補給時,才緩和了一點。
而呂爲賓早就從華江口登船。
此時的他,正在與唐延喫飯。
“唐大人,你從西洋帶回來的金納膏,實在太厲害了!”
呂爲賓聽完唐延介紹金納膏的神奇藥效,忍不住讚歎道。
唐延說道:“我也是接手了大荷的殖民地,才知道此物,不過那些西洋人的學問,還是有許多可取之處的。”
呂爲賓點了點頭:“的確如此,特別是他們在數論上的造詣,早就超過了我們大周。”
這次唐延和呂爲賓見面,送給了呂爲賓幾本書。
全是在西洋剛剛發行的專業書籍。
呂爲賓雖然不會西洋文字,但是從書上的公式裏,他也看明白許多東西。
原來西洋人還是有點真本事的!
呂爲賓說道:“尤其是西洋人射炮的內容,計算非常精彩。”
“射炮?”唐延也來了興趣。
呂爲賓點了點頭:“西洋人想了個很巧妙的主意,用數字表明位置,然後用一個叫做方程的算法,計算炮彈的落地點。”
“這個算法可以用在炮擊上,如果可以快速計算出落點,就不用空炮定位發射了。”
這下子唐延也精神了。
呂爲賓所說的,就是火炮諸元的概念。
西洋的炮兵,是整個部隊裏文化最高的。
因爲炮兵要計算火炮諸元,纔可以準確的發射炮彈。
大周沒有計算落點的辦法,唐延的炮手只能憑藉自己的感覺去判斷,這樣會浪費許多炮彈。
呂爲賓居然說只需風向速度、開炮角度這幾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計算出如何擊中敵人。
唐延頓時眼前一亮,立馬說道:“請呂大人賜教!”
呂爲賓也沒藏私,直接把火炮諸元的計算辦法教給了唐延。
有一說一,數學的確十分神奇。
二人一討論,便來到了翌日清晨。
但是唐延覺得渾身舒暢。
用拋物線方程,就能計算出炮彈的落點。
這於炮兵而言,可是天大的飛躍!
再也不用浪費幾枚空炮來測試落點了!
剩下的幾天裏,呂爲賓在湘江建立了一座製作金納膏的工廠。
又讓人在同是熱帶氣候的湘江上,種植了大量的金納膏樹。
很快,呂爲賓發現,南洋的稻米價格十分的低。
南洋的天氣溫度好,種下去稻穀,一年就能豐收四次,因此南洋的糧價都很低。
只是大部分商賈都看不上糧食的一點收益。
南洋的香料、水果運到大周,都可以賺錢。
誰會費力不討好的倒賣糧食呢?
呂爲賓一下子又起了個新念頭。
他給市舶司下令,不管是大周返程的船,還是南洋的船。
想要進入湘江港口,就得隨船攜帶三分之一的糧食纔可以靠岸。
此法令一出,呂爲賓在港口快速地囤積了大批的糧食。
呂爲賓繼續下令,兩廣拿出錢來僱傭民工,把所有的糧食運輸到慎南的前線去。
廢除了徭役制後,改成了花錢僱傭民工。
這個政策立馬收到百姓的響應。
像這種運糧的活兒,從前根本沒人願意幹。
但這次一下詔書,就有許多本地人響應。
因爲衆人都知道,大周朝廷是不會騙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