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上三舍則需按年升三年級。
等第三年時,可以選擇參不參加科舉。
若是不參加,通過了國子監和禮部的考試。
只要成績合格,就可以得到監生的身份。
雖然監生沒有進士貴重,但也比舉人金貴一些。
監生授官的起點也是知縣,但是不可以擔任京都的文官清流。
但也比舉人的起點要高。
現在京都的權貴家庭,也喜歡把子弟送去國子監。
陸閒並非權貴子弟,他是在國子監一路披荊斬棘,獲得了監生的身份。
現在他已經快被授官,所以特意來和國子監祭酒呂爲賓此行。
“祭酒大人,弟子就要被選人司授官了。”陸閒帶着對未來的期冀說道。
進入官場的第一步,當然是非常重要的。
陸閒也有點忐忑的說道:“聽說選人司現在授官都按抓鬮的辦法,朝廷任命官員此等大事,居然要抓鬮。”
“現在朝野都說,吏部侍郎是抓鬮侍郎。”
“民間還有笑談,他的官位,也是陛下抓鬮任命的。”
陸閒搖搖頭說道:“沒想到朝廷居然做出這種決策。”
呂爲賓卻說道:“我倒是覺得,這個辦法不錯。”
陸閒擡頭問道:“這是爲何?”
呂爲賓說道:“這世上第一難的,便是公平。”
“等候授官的人,也最渴望公平二字。”
“在這世上,還有什麼辦法比抓鬮更公平嗎?”
陸閒聞言一怔,反駁道:
“難道不可以按才能爲標準嗎?”
呂爲賓笑着說道:“大家全是舉人進士,都是科考出來的,難道因爲授官再考一遍嗎?”
陸閒搖搖頭。
呂爲賓又說道:“況且,一次科舉,真的可以證明一個人的才能嗎?”
“有多少科舉不第的賢才呢?”
這下子陸閒也愣住了。
他也是屢次科舉不第,所以才選擇國子監的路子,通過一次科舉,的確不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才幹。
呂爲賓又說道:“話說回來,即便是科舉完全公平,那就能說明,學識高的人,就可以做好官嗎?”
“就說黃曉黃大人,他的學識如何,大家都看在眼裏。”
“但並不妨礙他是個好官。”
陸閒無言以對。
呂爲賓又繼續說道:“用家財來計,用家世計,這又回去九品中正的老辦法了。”
“不管什麼選官方案,權貴一定可以找到漏洞。”
“就像從前那樣。”
陸閒點點頭。
從前選人司任命官員,當然是關係硬的人分去肥差,又權勢的分到好職位。
陸閒在國子監這麼多年,也見過許多才學卓著的學長們,被分去了偏遠地區。
一些勳貴富豪的子弟,一經授官,一定是肥差。
這種不公,在寒門學子心裏,就是朝廷不公的烙印。
現在吏部按抓鬮授官,寒門學子雖然也會打趣的吐槽,但是他們卻感覺這種辦法挺好的。
從前那些肥差,怎樣也落不到寒門學子的身上,現在抓鬮還有機會。
而且抓鬮以後,即便是分到不好的官位,也心悅誠服。
呂爲賓又說道:“再者說,科舉是真的爲了給朝廷提供人才的嗎?”
陸閒立馬問道:“難道不對嗎?”
呂爲賓說道:“唐宋以前,沒有科舉,朝廷就沒有賢能嗎?”
陸閒愣住了。
呂爲賓說道:“不管是秦朝的軍功爵位體系,還是漢朝的舉孝廉,亦或是魏晉的九品中正,朝廷都有可用的人才。”
“其實朝廷開設科舉,並非爲了選拔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