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而且是批量製作的,價格也低廉。
許多酒樓的夥計,碼頭的苦力,商行的夥計,街頭的報童,都開始買這種衣服。
一些腦子活泛的商人,很快就發現了商機。
但是這些鐵廠工人的尺寸一般比較大,許多衣服買回去還得改一下才可以穿。
一家制衣坊的老闆看見了商機,他立馬生產出大中小三個尺寸的衣服。
一經推出,立馬備受歡迎!
這些衣服在店裏直接售賣,成衣店這種店鋪,在京都流行起來。
百姓穿衣,耐穿就挺好了。
縫紉機的出現,減少了成衣製作的成本。
而現在京都許多家庭,夫妻二人全在工坊工作。
丈夫在鐵廠做工,妻子在縫紉廠幹活的比比皆是。
這些家庭增加了收入,生活變好了。
不過在家的時間就變少了。
妻子在外工作,當然也沒時間和從前一樣,給孩子、丈夫製作衣物了。
所以在外面買成衣,也逐漸從選需,轉變成了剛需。
還有一些老闆,開始製作高級的定製成衣。
其中最出名的,是一名離宮的宮女。
李天對於宮廷十分寬容,若是不願意待在宮裏的,只需申請就能離宮。
反正後宮只有一後兩妃,還有太后一人,也用不着那麼多人伺候。
這名宮女叫做梁錦怡,原本是宮裏刺繡坊的宮女。
宮廷刺繡的手藝當然是最好的。
梁錦怡不光心靈手巧,還很喜歡鑽研。
手藝好,性格好。
梁錦怡離宮後,立馬在京都租了個店鋪,開始自己製作成衣售賣。
梁錦怡也是個很有性格的女子,在宮裏一直伺候人,如今也不想再伺候裁縫了。
梁錦怡索性把自己製作的衣服,掛在櫥窗裏展示。
梁錦怡買了京都最時興的玻璃材料,拿玻璃裝飾鋪面的窗戶。
門口經過的人,透過玻璃,就可以看見櫥窗裏的衣服。
梁錦怡只做自己喜歡的衣裳,然後在櫥窗放上標價。
衣服不議價,不裁剪。
這便是梁錦怡的性格!
但是很快,一個年輕的郡主,穿了梁錦怡的衣服,豔壓羣芳以後,梁錦怡的店鋪在京都爆火了。
豪門小姐,全以可以穿上樑錦怡的衣服爲榮!
什麼?這衣服爲什麼穿不上?
那是因爲你太矮了!
這是因爲你太胖了!
這全是你的原因,怎麼會是衣服的原因?
豪門貴女家的僕人甚至早起在梁錦怡的店門口排隊,一開門便進去搶購。
許多離宮的宮女,也在京都開辦了自己的店鋪。
有了宮中培養的手藝,這些店鋪都備受歡迎。
京都一下子涌出許多高端成衣店。
吏部的裁縫動作也很快。
沒一會兒,就做好了三套官服。
陸閒試穿了一下,特別的合身。
這時,又有官員拿出一本文書,這是就任的文書,還有一枚私印。
這是知縣有要事上奏朝廷的私印。
知縣大人的官印,則封在衙門裏。
因爲陸閒是去北方就任,所以吏部還額外發了一身羊毛衣。
這種羊毛做成的衣服,又暖和又輕,也是京都很流行的衣服。
四人走出吏部,相互交換自己的門牌號碼。
現在京都普及了門牌,只要交點錢,驛站就能把私信放在門上。
只要有了門牌號,不管多遠都能寫信交流。
大家相互留了地址,這也是步入官場結識人脈的第一步。
接下來,便要各奔東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