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這種毛玻璃,既可以透光還能擋風,還可以遮擋,更多京都百姓,開始給家裏的窗戶安裝毛玻璃。
京都的百姓開始盛行玻璃,京都各司衙門,也呼籲把衙門的窗戶裝上玻璃。
於是工部殿造司,開始着手整改整個京都衙門的玻璃。
這是徐安最後主持的一個項目。
徐安說道:“不然咱們修建一座透明玻璃的展覽館。”
小湯子也知道玻璃窗戶。
自打京都出現玻璃以後,李天就下旨,把窗戶全安上玻璃。
小湯子也很喜歡這種材料。
透明的玻璃,不用像窗戶紙似的,每隔半年就得更換。
只要拿溼布擦拭,就可以重新干淨剔透。
聽到徐安要修建一座玻璃展覽館,打造一座獨一無二的殿宇,連小湯子都覺得這個想法不錯!
徐安繼續說道:“咱們要舉辦萬國博覽會!”
從去年以來,京都就涌現了許多外國人。
最開始,京都百姓還以好奇的心態來看這羣外國人。
但隨着外國人的增多,現在衆人對老外就見怪不怪了。
大周人甚至已經可以分出西洋人和土耳斯的區別。
土耳斯帝國在大周第一個建立了使館,派遣了一支二十五人的使節團,來加固與大周的盟友關係。
高麗、倭國這些藩屬國,也派駐了使節團,與大周保持聯繫。
高柬、泰王國這些國家亦是如此。
高柬的鄭太后甚至都在京都常駐,不願意返回高柬。
大荷人也效仿土耳斯帝國,在京都設立了一個辦事處。
現在的京都堪稱萬國來朝。
既然這樣,舉辦萬國博覽會,也算理所應當的事了。
徐安立馬把這個方案上奏給內閣和工部。
內閣當然不敢怠慢,把徐安的方案上奏給皇帝。
玻璃殿宇?
萬國博覽會?
聽着就很燒錢的樣子!
李天十分滿意徐安的這個計劃!
直接硃筆一揮,讓工部好好配合,全力打造這座玻璃博覽館!
同時禮部也負責聯繫各國的使者,傳出去舉行萬國博覽會的事情。
十二月份,務必召開這個萬國博覽會!
朝廷的詔令一下來,整個京都都翹首以盼。
大家全在期待十二月的這場盛事!
雖然現在才九月,不過修建中的玻璃展館會,已經勾起了百姓們極濃的興趣。
小湯子找到徐安說道:
“徐大人,我有一個主意,說不定可以賺回來修建玻璃展覽會的費用。”
……
泰王國港口的大周商人明顯增多。
自打泰王國與大周簽訂了友好平等的通商協議後,大周商品瘋狂的席捲了泰王國。
原因也很簡單,這份協議規定了,兩國都不得設立關卡,阻撓對方的商品進出。
但是泰王國能賣給大周什麼東西呢?
除了熱帶水果和那些象牙以外,大周對泰王國幾乎沒有什麼需求。
但是大周的貨物,在泰王國可是非常暢銷了。
泰王國是熱帶地區,透氣又柔軟的絲綢,王宮貴族最是喜愛。
現在的泰王國王室,由女王引領的絲綢風潮,帶動了整個泰王國。
如果哪個貴族夫人,沒有幾件絲綢的漂亮衣服,那壓根沒法參加宴會。
在泰王國,最高端的宴會,要使用大周的瓷器,喝大周的茶。
賓客必須得穿戴大周絲綢紡織的衣服。
甚至連珠寶,都得是大周工匠打造的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