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相反,漢朝還發掘恢復了許多先秦百家的書籍。
漢朝的獨尊儒術,也並非一蹴而就的。
不是漢武帝獨尊,儒學就成爲官方學術的。
漢武帝只是下令,只有學習儒學的士子,纔可以成爲大漢的官員。
朝廷並沒有禁止學習別的學術,只是你做不了官罷了。
所以百家漸漸消亡。
這是個演變的過程,漢武帝一直用這種辦法到執政末期,儒家才變成朝廷的官方學術。
墨家,這門消失了上千年的學術,卻在餘杭和華江的工廠裏復甦了。
原因也很好理解。
墨家雖然不能科舉,可是墨家的理念,卻與工人的理念相符合。
墨家倡導的是“兼愛”,倡導節儉,同時提倡公理道義。
同時墨家還要求,需要成立嚴密的組織。
墨家組織的領袖稱作鉅子。
墨家還十分推崇技術,覺得技術是發展進步的動力。
墨家的道德代表,是鉅子。
在先秦時,墨家鉅子是十分平易近人和樸實的樣子。
他們帶頭提倡節儉,也會傳揚新型的技術。
這一切,和現在興起的工程師與工人羣體不謀而合。
也不知哪個讀書人,找出了墨家的典籍。
這門學術在餘杭的工坊裏很快煥發了生機。
這種“學會”組織,就是墨家的。
這些工人們意識到,加入墨家的組織,就能維護自身的利益。
比如東家侵犯了他們的利益,墨家鉅子便會代表工人同工廠主交涉。
工廠主若是不同意,墨家鉅子便會組織反抗。
同時墨家尊崇團體道義。
這並非幫派的那類義氣,而是普遍公平的一種正義,也是底層維持秩序最好的辦法。
通過鉅子的聲望,維護了基本的道義。
這讓墨家成了許多底層家庭的糾紛調解人。
更多墨家的學會組建起來。
華江地區的墨家領袖,名叫周懷。
周懷原本是一名落榜的窮秀才,後來過不下去了,便學習了工程學進工廠工作。
後來接觸到墨家學術後,立馬把這種學問當做圭臬。
周懷立馬組建了墨家的學會,同時建立了華江府的墨家體系。
他擔任整個華江府的墨家鉅子。
還有個學會的領袖,就是他的弟子與助手,也叫做墨者。
剩下的便是學會的成員。
整個組織共有三千多人,墨家學會除了傳授基本的算術知識和工程學,也會宣揚墨家的思想。
墨家學術在復甦,諸子百家裏的楊朱學同樣也在復甦。
財貨的學問,就是楊朱學。
楊朱學與墨家恰恰相反。
墨家推崇極致的個人道德。
楊朱學則尊崇極致的利益。
楊朱學講究利益,覺得社會發展的動力就是利益。
所以楊朱學會傳授怎樣經商,怎樣增加財貨的知識。
楊朱學曾是法家和儒家都痛恨的學問。
法家覺得商人蛀蟲,儒家更是覺得,楊朱學是無君無父,毫無廉恥之人。
但是楊朱學,在商人階層裏備受歡迎。
瀘州地區的礦井主,也開始集中學習楊朱學派。
他們發現,楊朱學並非全是自私自利的學問。
對於財富經濟、商品流通,這個學問有很深的研究。
正好符合現在財貨增長,市場繁榮的現狀。
商人們建立會館,一同鑽研楊朱學的學問。
這股風潮甚至刮到了京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