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這是瀘州人的共識!
沒有奴隸,煤礦就開採不出來!
至於死在煤礦裏的奴隸,是北莽人還是大越人,是英吉利人還是波旦人。
瀘州百姓不在意,朝廷也不在意。
瀘州上下在意的,就是還有多少可以下礦幹活的奴隸。
瀘州人在渴望,渴望更多穩定供應的奴隸,那樣瀘州的煤炭產量就能提上去了。
所以瀘州人,也是最支持對外戰爭的。
這種擴張的思想,也影響了漠北、蘭鹿國和西疆等地區的政策。
西疆都護府、漠北國、蘭鹿國,全在瘋狂的引進人才。
現在但凡有些功名的秀才,到了西疆都可以爲任一方。
若是個舉人,去了漠北或者蘭鹿國,更是直接就可以委以重任。
掌櫃的、工程師,但凡有所長的,到了這種地方都可以施展拳腳。
瀘州,就是這幾個地區的人才聚集地。
瀘州這種擴張主義的思想,也跟着影響了這些地區的政策。
有人涌進了西疆,也有人從西疆離開。
……
楊振收到朝廷調令,讓他前去倭國就任新開設的倭國鎮撫使。
得到這個新官職,楊振的下屬們全部向他賀喜。
從武官轉爲文官,楊振以後說不定還能加入內閣!
即便已經是大將軍的蘭德,也羨慕楊振的這番際遇。
面對屬下的道賀,楊振把自己在西疆得到的賞賜分給了諸人。
最後楊振向蘭德辭行:
“大將軍,可惜不能同您打通波旦了!”
蘭德扶起楊振說道:“楊大人,朝廷此番是打算重用你了。以後脫武從文,說不定楊大人能有宰執之位呢。”
“宰執之位,楊某不敢想。”
“但是楊某不管在何處,都會爲朝廷盡力的。”
“只是這次前去倭國,楊某究竟該如何自處?”
對於西疆各國這種小國,楊振當然是無所不用其極。
但是倭國是大周恭順的藩國,算是所有藩屬朝貢國家裏的典範,楊振不知道怎樣拿捏對倭國的態度。
這下子蘭德說道:“倭國,蕞爾小國。”
“可是倭國人,不容小覷。”
“島國子民,心思狹隘。”
“重小節,無大義!”
“這是陛下在宮裏說的話,我是在家姐的書信裏看見的。”
“陛下描述倭國的話,的確是入木三分!”
楊振也連連點頭!
“重小節,無大義!”
“精闢啊!”
“陛下一句話,點明瞭倭國的特點啊!”
蘭德繼續說道:“所以對於大周而言,倭國是個不錯的藩屬國。”
“他們學習大周最積極,現在也最恭順。”
“所以倭國內廷的親大周派,我們得拉攏,讓他們把持倭國的政事。”
“但是也不可以讓倭國太強大。”
“這一點,你一定要想明白怎麼辦。”
楊振思索了一會兒,對蘭德說道:“謝過大將軍!”
與此同時,從南洋都護府發出的奏摺,也抵達了京都。
內閣首輔錢多明看完了奏摺,立馬轉往刑部辦理。
內閣署吏拿着奏摺,快步送去了刑部。
這種程度的事情,不用皇帝來批覆,只需到時候給皇帝閱覽即可。
大多數時候,這種地方事宜,皇帝也從不看的。
現在大周實在太遼闊了,對於首輔而言,這點小事,壓根不值得他多加思考。
刑部收到內閣轉發的奏摺以後,刑部尚書簡單翻閱了一下。
批註了“從嚴從重辦理”,就發去了餘杭布政使。
等華江府收到內閣與刑部的文書,那就是天大的事情了!
內閣首輔翻閱,刑部尚書批註,這件事變成華江府最重要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