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從武官轉文官,倭國鎮撫使是個非常關鍵的位置。
現在大周都知道,大臣若是想要入閣,必須得有以下的經驗。
首先是就任父母官的經驗。
宰輔必起於州郡,這是皇帝親自定下的標準。
也就是說,宰輔必須得從地方父母官開始做。
沒有就職父母官的經驗,是沒法理解大周的基層運作的。
這樣的人入閣大學士,一定是不接地氣的。
接下來,還必須有外派一方的經驗。
而鎮撫使衙門與都護府,這更是關鍵的履歷。
楊振有了戰功,原本已經封侯。
現在又擔任鎮撫使,說明很受朝廷看重,要把他從武官轉爲文官。
那放在楊振面前的便是青雲之路了。
說不定登閣也是有可能的。
護倭校尉府也爲楊振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
但是井川浩三心裏是不痛快的。
從前倭國事宜全由高麗鎮撫使代管。
倭國和高麗之間還有一段距離,鎮撫使大多時候都不管。
現在大周特意開設了倭國鎮撫使。
以後井川浩三再耍什麼小動作就不容易了。
但是歡迎儀式上,仍然是一派祥和的景象。
楊振到任後,先稱讚了護倭校尉,接着帶着手下開始遊歷倭國。
“大人,倭國自稱有八百諸侯,其中反骨最重的是西南邊的長豐和齊河兩番。”
楊振乘船,第一站就是去長豐和齊河番。
“什麼幾百諸侯,許多倭國貴族都不如咱們村村長呢!”
說話的叫做大牛,是楊振的親衛統領。
船上的人一塊大笑。
大牛的話雖然糙,可是理不糙。
倭國的八百諸侯,大多數全是村長的水平,有的諸侯甚至一年都喫不上一餐肉。
楊振的機密文書,也就是文祕邱員說道:
“長豐和齊河兩番,對大周也最不友好。”
楊振好奇的問道:“爲何?”
邱員也做過許多調查,開口道:
“護倭校尉府弄繅絲工坊時,長豐和齊河也跟着弄了許多。”
“後來被咱們大周的經濟戰整頓了,許多長豐齊河的大名全破產了。”
“倭國的西南地區原本是發達地區。”
“但是現在長豐齊河治安混亂,許多富商全破產了。”
楊振點點頭。
倭國與大週一樣,也實行重農抑商的國策。
但是倭國比大周更不徹底。
在倭國法令裏,商人的地位不高。
但其實,大商人可以說是倭國校尉府的座上賓。
倭國的大名貧窮,基層武士也貧窮。
長年征戰,使大名經常會向商人借錢。
其中,大名欠錢不還,甚至殺了富商全家的事情也有發生。
但是這種大名幾乎是自掘墳墓了。
因爲不會有商人再借給他錢。
而且倭國原本就地方割據,商人在那裏生存不下去,換個地方就好了。
所以大名與商人都會保持良好的關係。
一個地方發達富庶,富商多。
那麼大名可以籌備的資金就更多。
商人投資大名,大名若是攻克下土地,再反饋給商人。
這便是倭國商人特殊的地位來源。
長豐齊河的商人大批破產,便意味着兩地的大戶沒有了金主爸爸。
這年頭沒錢都養不起武士,失業了的武士導致治安混亂,商業更是一落千丈。
邱員說道:“長豐齊河二番,是反對護倭校尉府,反對大周最嚴重的地方。”
“鎮撫使大人,咱們得多加小心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