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大周國庫的錢怎麼花,你不和大臣商量。
和我一個亡國之君討論什麼!
罷了罷了。
胡晟晨說道:“罪臣在大越的時候,除了打仗,花錢最多的就是治河。”
“大越水網密集,時常會發生水在。”
“每次賑災都要花許多錢,所以每次治河,都會花掉許多錢。”
“但若是不治河,來年就很容易出現水患,那就會花掉更多的錢。”
李天眼前一亮!
朕怎麼纔想到呢!
治河!
大周境內,從北到南一共有兩條河。
大江與大河。
大江是南方的母親河,大河則是北方的母親河。
除了大江大河以外,閩南地區還有朱江。
還有許多大小不一的支流。
而其中大河與大江,經常出現水患。
每次出現水患,都會毀掉無數百姓的家園。
先皇時期,就發生過六次大規模的水患。
每次都是幾個省遇災,饑民百萬。
修!
一定得修!
李天詢問道:“治河很費錢嗎?”
大越算是熱帶地區,降雨量較大。
一條湄河,從大周流入到大越。
湄河也經常發大水。
所以胡晟晨也算個水利專家了。
他說道:“這治河,有兩個辦法,花錢各有不同。”
胡晟晨說道:“一個是沿河築壩,這個辦法花錢比較少。”
“只要把河壩修高,那樣降雨就不會漫出來。”
“這個辦法簡單,只需每年檢修河壩,再花點銀子築高一些就行。”
“可是這個辦法的弊端也很明顯。”
“沿河築壩,可以防範尋常的洪水。”
“而且隨着泥沙堆積,這河壩越築越高,甚至會高於城市地勢。”
“那若是遇到百年大洪災,河壩壓不住洪水了,那將是滅頂之災。”
李天點了點頭,大河就是這樣。
中原經過千年的築壩活動,現在大河成了一條懸河。
每次遇到洪災,洪水衝進城市,沖毀田地,都會造成嚴重的損失。
而且現在大河出現水患的頻率也越來越多。
“第二個呢?花費高的呢?”
胡晟晨說道:“第二個辦法雖好,可是造價太高!”
“大越當年差點被這個工程給拖垮了!”
可以啊!
李天立馬來了興趣!
這一聽就是個高昂的大項目!
最好是個無底洞!
李天又想起自己的前輩,隋煬帝楊廣。
那傢伙不就是到處挖水渠,最後拖垮了國家嗎!
朕怎麼纔想起來!
李天立馬說道:“銀子不用管,你快說!”
胡晟晨說道:“第二個辦法,便是造水壩!”
“造水壩?”
“對,在枯水期時水壩能積蓄河水,下游乾旱便能開閘放水。”
“到了洪水期時,放掉水壩裏的水,水壩就可以積攢起來雨水,不會直接沖毀下游的河堤。”
“我們可以用水壩來調節水流,避免很激烈的洪峯。”
胡晟晨又說道:“除了水壩以外,還有清淤、分流、泄洪等多種辦法。”
“這些工程費時費錢,可是一旦完工,便是千秋萬代的基業啊!”
一聽到費時費錢,李天立馬精神了。
李天問道:“大周若是修建水壩,大概得要多少銀子?”
胡晟晨說出一個天文數字。
李天都沉吸一口氣:“怎麼這麼多?”
“陛下,大周沒有徭役了,徵用勞工都得用錢的。”
“造水壩可是大工程,還得配套各種設施。”
“罪臣說的預算還是說少了呢。”
治河!
這是個敗家的好辦法!
李天這才發現,自己實在眼界太窄了!
建個玻璃宮才花多少錢。
哪有造水壩費錢啊!
朕是太狹隘了!
李天擡起頭,看着胡晟晨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