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就在索洛莉打算學習大周化的時候。
大周兵部也提出了開辦軍校的建議。
現在大周的軍方里,兵家再度煥發了生機。
在中原王朝的實際存續裏,諸子百家中唯一傳承下來的只有三家。
儒、兵、法。
儒家當然不用說,自打董仲舒獨尊儒術以後,一直都是時代的主流。
法家有關治國的實際技術,也全隨着歷朝官僚體系延續了下來。
而兵家則藉由戰爭,完整的延續了下來。
歷朝都有兵法家,會總結兵法的學問,繼續傳承存續。
現在兵部的高層裏,包括武安侯秦天陽在內,全是兵家信徒。
朝廷的局勢,也讓諸子百家復興,重新走上了舞臺。
重視農業的農家,現在在廣大地區紮了根。
農家原本就沒什麼主張,所以朝廷還是挺支持農家學術的。
農家的學者們,在各地農村推廣農業技術。
也得到了百姓的支持。
但是除了農家以外,別的諸子百家就沒這麼溫和了。
墨家雖然是主張兼愛非攻。
可是墨家是個嚴密的組織。
墨家結社,原本就是個有互助會性質的集體組織。
在華江府、餘杭、江南這些工業發達的城市,墨家的結社十分的發達。
工坊的工人,百姓都會選擇參加墨家的結社。
畢竟誰不希望在自己遭難時,有一份別的保障。
墨家還會設立夜校,傳揚墨家的學術。
現在在東南地區可以說星火燎原,愈演愈烈。
對於墨家,朝廷是比較頭疼的。
墨家的理念還算溫和,可是組織十分的緊密。
在華江府,就發生了好幾起墨家結社與工坊鬥爭的事件。
最後的結果居然是工坊主退讓,由此可見結社的力量。
官府對於墨家結社,也是又愛又恨。
墨家結社分擔了一些互助和教育的工作,當然是有利於官府的。
但是結社同樣也是一份強大的力量。
若是這份力量被鼓動起來,那可是十分恐怖的。
餘杭和華江府的大臣,紛紛上書中樞,請求“正學術”。
而“正學術”,也就是想讓朝廷打擊百家,重新確立儒家的領袖地位。
但是沒成想這份奏摺直接被李天硃批否決了。
李天的理由也很簡單。
朝廷科舉的試卷,仍然是儒家學術。
也就是說,步入官場的階梯依然是四書五經。
只要還有這個前提,別的百家學術就無法撼動朝廷局勢。
學習這些學問,又沒法進入官場,所以不存在“正學術”。
這下子,餘杭地區的墨家發展的更加迅猛。
除此以外,在許多領域,也迎來了百家學術的復甦。
名家擅長辯論,隨着民間訴訟的增多,成了訟師必學的知識。
楊朱學擅長財貨,戶部的官吏們也在學習着。
迎客司裏,也掀起了學習縱橫家的潮流。
不過現在鬧得最兇的,卻是兵部。
現在兵部掀起了一股思潮,請求朝廷開辦培養軍官的學校。
這也並非兵部胡鬧,而是現在的大周軍官,的確需要基礎的文化素養。
在冷兵器時代,身強體壯就能當兵。
可是到了火器時代,對軍官的要求便高了許多。
炮兵得會寫會算,計算火炮諸元瞄準落點。
軍官要可以看得懂地圖,明白戰略配合。
這些都對軍官和士兵們的要求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