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他們覺得三貝勒是弒父篡位的,不肯忠於他,可是也不想幫助別的貝勒們奪位。
反正只要他們不摻和此事,最後效忠獲勝者,就能立於不敗之地。
三貝勒對於這些人,一邊恨得咬牙切齒。
一邊又不得不重賞,安撫他們別倒向另一邊。
汴京城的守軍並沒有發現大周的艦隊。
趁着夜色,鄭凱問道:“還要多久纔可以抵達岸邊?”
一名船員說道:“還需一天的時間。”
“一天,來不及了,測過冰面的厚度了嗎?”
“測過了鄭大人,這裏的冰厚足夠大軍前行了。”
“那就停船,準備好草蓆了嗎?”
“都準備好了!”
“幹活!”
夜裏,破冰船走下來的工兵部隊帶着草蓆,在光滑的冰海面上鋪設了一條可以行軍的地毯。
後面船艦的士兵,在冰面登陸。
全軍朝岸邊的汴京城衝了過去!
汴京城的守軍可謂是一觸即潰。
在奇努赤時期,汴京城是駐紮了一支水師的。
不過冬季一到,北莽的兵力緊張了以後,奇努赤就打散了這支水師,分到別的隊伍裏。
現在城市裏就只有一支陸地的守軍。
這支守軍的裝備落後,也沒什麼士氣,在汴京城就是混日子的。
守軍也全是庸碌之輩,否則也不會被奇努赤打發過來守冬季的軍港。
總之,汴京城面對海面是完全不設防的。
率領登陸作戰的,是東遼總兵李成。
李成的兒子親自去汴京勸降三貝勒。
李成也帶着屬下親自攻打汴京城。
等到汴京城的守將被人在宿醉裏拖起,押送到李成面前。
李成眼皮都沒眨一下,下令把汴京城所有的北莽軍官全都斬首。
士兵則全都押送回去。
這六千大周的精銳槍騎兵,將會極大的影響戰局。
六貝勒八貝勒,壓根沒有意識到,在汴京還會出現大周的部隊。
這次北莽內亂之所以如此嚴重。
除了老北莽王奇努赤威望大,鎮壓的北莽內部矛盾一觸即發。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此時是冬季。
一到冬季,北方容易結冰,大軍不易前行。
北莽壓根沒有想到大週會在此時動兵。
正常來說,草原喜歡在春秋季南下。
而大周想要打仗,通常會選擇秋季。
大周是農耕民族,春季事務繁忙,得種田插秧。
所以壓根來不及組織部隊。
而草原上則不一樣,春季時草料充足,隨時都能發動攻擊。
冬季是兩方不約而同休戰的時間。
因爲北境苦寒,到了冬天以後,地面結冰不利於大軍駛進。
而汴京,距離兩國交戰的區域其實還非常的遙遠。
所以六貝勒八貝勒都不擔心汴京被大周攻擊。
這也是爲何這次北莽內亂弄得這麼大的原因。
他們不擔心大週會干預,才愈演愈烈,戰爭不斷地升級。
以至於時至今日,全部都殺紅眼了。
這對於大周而言,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北莽越亂,大周的機會就越大。
東遼總兵李成的兒子,李佑看見了機會,主動請纓,去汴京勸降三貝勒。
而李成則親自率領六千槍騎兵,登陸汴京城,幫他擊潰其他兄弟的部隊。
三貝勒當然難以拒絕這個條件。
向大周投降,可能是他最後的出路。
六貝勒八貝勒已經打算慶功了。
他們的部隊在距離汴京城不到二十里的地方駐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