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等到錢多明離京以後,大家才意識到首輔已經換了。
齊順義按照慣例,升任爲首輔。
宣麻拜相的儀式在他就任次輔時已經辦過了。
齊順義只是從皇帝與前任首輔手上接過了大印,交接就算完成了。
錢多明和齊順義配合默契,二人很快便完成了交接。
接下來,便是誰進入內閣的問題了。
這一次朝堂上又引發了新的風波。
錢多明在家裏打包收拾行囊,這次的風暴與他沒有任何關係。
錢多明的兒子錢順幫着父親整理書稿。
士大夫,最重要的地方便是書房。
會客啊,與別的官員書信往來啊,全在書房。
此時錢順正在燒燬錢多明的往來書信。
都不是內閣首輔了,留着有些東西就是麻煩。
錢順算是個挺爭氣的兒子,現在在國子監讀書。
父親要離京,都督北地,錢順也只好放棄目前的學業。
不過錢家已經實現了文臣轉變勳貴。
以後錢順也可以繼承父親的爵位與封地,讀書的意義也沒多大了。
不過錢順還是有點關心京都的政局。
畢竟年輕人的想法多一些。
錢順忍不住問道:
“父親,您離任以後,希望誰晉升爲新的內閣大學士啊?”
錢多明笑着說道:
“內閣乃陛下私臣,究竟誰進入內閣,那是陛下自斷的權力。”
“這朝野上下,但凡是五品以上的,都能進入內閣。”
錢多明又說道:“六部尚書率先入閣,只是先皇時期末年纔有的默契。”
“不過聖上用人,向來是不拘一格。”
“誰也猜不準陛下會屬意誰。”
朝堂局勢果然十分複雜。
錢順忍不住問道:“父親,你覺得這次,會入閣幾人?”
錢多明說道:“先皇時期,內閣官員的人數是挺多的。”
“最多時曾有過八人內閣的情況。”
“那時內閣整天爭吵不休,難以決斷。”
“到了先皇末年的時期,才把內閣人數控制在了五人以下。”
“陛下親政後,或許是厭惡輔政大臣,內閣大學士人數一直很少。”
“之前唐相獨相了很久。”
“後來又添了賈相爲次輔。”
“二人相繼離任,爲父與齊相入閣。”
“陛下這次恐怕也只會添一人入閣了。”
原來是這樣。
錢順恍然大悟道:“陛下的內閣爲什麼總是很少人呢?”
錢多明說道:“先皇末年,先皇的身體漸漸抱恙。”
“如果任命獨相,那內閣大權若入權臣手上,對於大周當然不是什麼好事。”
“任命很多的內閣大學士,就是想要相互制衡,不使一家獨大。”
“但是結果是朝堂相互攻擊,各派勢力角力,搞得朝野烏煙瘴氣。”
“當今聖上春秋正盛,又威望極高。”
“陛下乃千古一帝,壓根不可能弄出權臣來。”
“所以纔會一直新任閣老,操持大周。”
錢多明對着皇宮的方向行了一禮,道:
“說起爲父入閣,可以一展拳腳,實行了重整鹽鐵、紙幣發行的重任,也算是不負陛下隆恩了!”
錢順連忙說道:“父親還統籌後勤,擊敗了北莽,以後必定青史留名!”
錢多明說道:“咱們離開京都,就別再操心中樞的事情了。”
“以後你接替爲父的爵位後,更是要謹記,不準插手中樞的事情!”
“兒子記下了!”
錢順連忙說道。
錢多明這才說道:“這次去北地,日子較爲艱苦,可是如果辦好了這樁事,咱們錢家就有了安身立命,與國同休的百年底氣!”
。